最新数据已报出,足够让日本痛心,也足够让国人振奋!
日本经济新闻社以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就2019年的人气商品和服务展开了独立调查。调查显示,在中国,购买国货的热情高涨,“爱国消费”趁势崛起。而在韩国,日本产品受到大范围抵制。从亚洲整体情况看,快递和外卖等便利的互联网服务正在快速普及,是科技企业怒刷存在感的一年。
其实在这一年中,不仅仅是对华为以及国产智能手机的的支持,包括在化妆品、服装、动漫领域,都出现了国货大受追捧的现象。依靠着国内的巨大市场,国产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萎缩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手机出货量的增幅,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度罕见。
在双十一期间,百雀羚化妆品更是迎来了出乎意料的销售增长,在这期间百雀羚销售额突破8亿元,力压一直以来人气颇高的进口品牌。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现如今国产电影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前可能观众都扎堆看美国好莱坞大片,但是今年国产电影成为了国人疯抢的影片
。
被称为国漫之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机长》、《攀登者》、《流浪地球》都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电影。在小编看来,这些事实都在表明,一种爱国消费正在在中国崛起!提起国货,很多人还停留在山寨、低质的怪圈中。
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导致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山寨泛滥。比如提起汽车,有德国的、日本的、美国的,他们的产品与品牌都比我们的要硬;提起互联网,也有苹果,有谷歌,有亚马逊,有脸书,也比中国同行业企业要硬。
但是提起高铁,毫无疑问中国才是标杆,运营里程最长,年发送旅客最多,技术标准最高,舒适度最好,全球综合竞争力最强。但是伴随着我国的复兴崛起,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抢手货。虽然,在很多领域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中国制造正在慢慢蚕食西方制造。而现如今,提起中国制造,撇不开的就是中国的高铁。而中国高铁发展的这些年,不仅仅解决了高铁的技术问题,在人性化方面也做到了很高的一个层次。
不仅仅在国内大放异彩,并且出海走向了全世界。再比如我国的基建设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在中国工程师的努力下,都变成了现实。港珠澳大桥的问世,让中国在世界基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中国制造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必需品。包括日常吃的、用的玩的,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
要知道,义乌可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基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也基本上都是国货,以华为、小米、OPPO、vivo为例,这些国货基本上占据了国内的市场,并且走出了国门。
一个很显眼的事实就是,全球销量第一的三星已经很难在中国市场上觅得踪迹,苹果的市场份额也在下滑,华为小米成为了国人手机的新选择。爱国消费为什么会席卷中国?多难兴邦,用在中国身上最适合不过。外国的打压越厉害,我们的民族就越团结。在小编看来,持续的贸易战、香港问题、NBA事件、华为及其他地缘政治问题,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推向更高的浪潮,导致消费者愈发青睐国产品牌。
我们只需将天猫作为一个指标就能发现,有四分之三的品牌在其产品页面上加入了“中国制造”这个词,而在2017年这个比例还不到一半。
每当遇到外来势力的入侵,我们中国人更容易凝聚成一股绳子,击不垮的,只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很明显,中国人骨子里那种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外部势力的碰撞下开始茁壮成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