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设备已抵海南,白宫感到害怕,专家:美或后悔了
近日根据俄罗斯相关媒体报道,在几日前我国海南终于迎来了一款关键设备,而就是这个设备,使得美国方面开始害怕了。了解到,这款关键的设备就是我国未来的天宫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它目前已经成功地运送到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在和长征五号运送火箭作着最后的联合演练,不久之后将会发射,而我国的空间站项目也将正式开始运行,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却被排除在这个项目之外。
空间站,是人类太空中的高科技产物,代表着人类目前能够探索太空的最高水平。据了解,在上个世纪起美苏两国在国力竞赛中航天项目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而两国也都也都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空间站,在当时,很多国家都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因为能够加入到太空站项目就能极大地提升一个国家全方位的科技水平,唯独我国被美方所拒绝。
从此之后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发愤图强,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我们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之一;我们的探月设备也已经多次成功地进行了登月探索,其中的代表就是嫦娥四号已经成功的登陆到了月球背面,而火星探测设备也将预计在今年发射,同时在太空站方面我们也没有落下,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不久之后将会发射成功完成最后的建设。
而美方的太空站在使用了多年后终于在近些年要“寿终正寝”了,而很多国家也就盯上了我国的空间站,表示希望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我国也是对这些国家长期保持着欢迎的态度,只要愿意拿出诚意,拿出技术我们都愿意为这些国家提供参与到太空站项目的机会,随后经过我国相关部门的认真挑选,已经预定了17个国家作为我们的合作国,而这些国家也已经表示能够参与到中国这个项目中是十分的开心及幸运。
但是唯独美国,多次申请参与却是被我国相关部门明确的拒绝,首先是因为美国没有足够的诚意,其次也是因为我国曾经想要去参与美方的项目被无情的拒绝,现在也终于轮到我们拒绝它了。
而最后想说,目前我国的太空站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甚至已经超越了美方,由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美方如今的航天探索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甚至棋宇航员前往空间站都要花费大代价去购买俄罗斯的船票,因此在美方想加入太空站项目被我国严词拒绝后,就有美国专家直言,非常后悔曾经拒绝了中方。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中国的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有18个国家同时加入到中国空间站的项目研究中来。很多人好奇,这18个国家到底包含哪些呢?对此,专家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18个国家中没有美国的位置。我们知道,当年国际空间站建立时,美国的所作所为让国人至今都铭记于心。
当时美国以安全为由,拒绝中方加入国际空间站的项目。受此耻辱之后,我国暗下决心,无论多难,必须要搞出自己的空间站。在北斗研发的路上,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因为从无到有,只有一边摸索一边前进。北斗系统从最初的只有即可卫星,发展到现在遍布全球网络的第二大导航定位系统。
这一路来都是无数中国人的努力换来的。无论是从故障率还是精确度上来说,北斗都堪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之一。我们知道,世界上拥有3大卫星定位系统,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的GPS,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的北斗,排在第三位的则是俄罗斯的格洛纳斯。
当年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也是相当厉害的,拥有80颗全球卫星,但是后来衰败之后,只剩下10颗勉强支撑运行。让人们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衰败,但也看到了另一个王朝的崛起。不过这次美国被拒之门外,无法加入中国空间站的研究项目,让国人非常开心,可算是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无悔的军旅人生)
大家都知道,国际空间站会在2024年左右退役,而中国空间站会在大概2022年建成,到时候,整个太空中,只有中国的天宫空间站还在轨运行,全球国家都只能找中国来进行合作,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空间站设计上,可以长期驻留3位乘员,中国人自己肯定是占了一个席位的,那么剩下的两个席位要如何分配呢?
国际空间站
我们可以先看看国际空间站是如何运营的。国际空间站是由美俄主导,全球16国共同出资建造的空间国际项目,这16个国家根据出资的多少,来分配各自进行太空科研项目的时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16个国家虽然使用国际空间站是免费的,但要将航天员送上空间站,可是要花不少的钱。
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航天局网站发布的报告中显示,截止今年7月,为了将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美国多次借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目前已经累计向俄罗斯支付了39亿美元(相当于270亿人民币)的“座位费”!
俄罗斯联盟号飞船
该报告中提到,在近8年的时间里,美国一共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购买了70个座位,综合算下来,一个往返空间站的飞船座位价格在5100万美元左右。美国人可被俄罗斯痛宰了一笔,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美国人自己把他们的“航天飞机”计划停了,新的太空往返飞船又没研制出来,现在花冤枉钱用俄罗斯的飞船也是无奈之举。
而不同的是,由于中国空间站是自主设计建造的,空间站的接口可能会不兼容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未来想要去中国空间站的人,应该是只能乘坐我国的“神州”飞船。但我们的“神州”飞船的会如何运营呢?会和俄罗斯一样收取“座位费”吗?中国天宫空间站以后能赚多钱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之前,官媒曾多次强调,“中国的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将向全世界敞开”,从官方的措辞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空间站是免费不收钱的,不仅如此,中国还会提供免费的上行发射、测控和回收等保值性服务支持。
中国神州飞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免费是有前提要求的,只有满足这个要求的国家,我们才会为其分配进入空间站的名额。更重要的是,这个“前提要求”能为我国创造出远超金钱的利益!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师总师的说法,使用中国空间站唯一的要求就是,科研成果必须与中国分享!
要知道,由于去空间站进行科研实验的机会是极其宝贵的,因此各国都十分珍惜机会,纷纷挑选本国前沿的科学项目去太空实验。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选择免费使用,共享知识成果的做法,无疑是更具前瞻性的。
中国空间站CG图
且更重要的是,此前在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在太空项目上,都是与美国NASA站在一块的,科研成果完全不共享,而现在,中国敞开大门,不排斥任何国家使用空间站,不像美国一样搞“小圈子”,我们真心实意的推动和平利用太空的准则,这比美国小肚鸡肠的心态不知道要高上了多少倍!(强国军情)
从“欧洲航天员学中文”到“中国未来空间站加设中意(意大利)合作舱”,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航天技术,尤其是轨道科学研究领域向中国靠拢,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但就在意大利科研项目和中国空间站一齐升空之前,意大利已经表露出“等不及”的架势:就在近日,意大利空军已经和美国商业航天企业“维珍银河”签署了商业运载合同,并将在2021年前使用“维珍银河”的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进行失重研究。
图为维珍银河公司的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该机只活动在亚轨道区域。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寻常人“圆太空梦”最廉价的选择,维珍银河公司的亚轨道航天飞机在成本上拥有现阶段“一骑绝尘”般的优势。就拿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来说,它的飞行高度已经突破美国对于大气层的定义(80千米),未来更将达到101千米,突破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大气层和太空分界的“卡门线”,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飞机”。
而在达到这一目的的同时,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的“机票票价”不过每人25万美元……
图为“白骑士”载机携带的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中)。
相比之下,从俄罗斯“联盟”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票价”就高达至少7000万美元/每人,这还不包括到达国际空间站后的运行费用……换句话说,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过把太空失重瘾,或是进行某些时间需求低的科研项目,维珍银河公司的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确实是便宜划算的首选。
同样的,意大利空军本次在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进行的科研项目也并不如何高大上,只不过是要观察生物燃料在微重力下的变化和性质,为未来意大利空军的“燃料环保化”打下基础罢了,确实用不着“大动干戈”。
图为意大利设计建造的国际空间站舱段外景。
事实上,自商业航天这一概念逐渐转变成各类新概念航天器开始,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站、返回式卫星就已经有点“英雄迟暮”的意思:科研机构、院校乃至于军队研发部门的小型空间实验和应用不必再削尖脑壳搭上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和载人飞船这些“快车”,而是用单纯的微小卫星,甚至是用亚轨道航天飞机就能达成目的。
图为搭乘猎鹰九号运载火箭“撒土豆”的微小卫星,它们多半来自科研机构和院校。
但和门槛放低相对应的是,商业航天企业逐渐从传统航天企业手中夺得了主导权——意大利没有把空军的生物燃料研究项目交给国际空间站、欧洲空间局抑或是中意合作空间站,而是用“短平快”的亚轨道航天飞机解决问题,这一现象就是明证。
而在不远的未来,这样的事例还将继续增多:没有人能抵抗得住物美价廉的诱惑……而如果英国、法国和日本之类“二线航天国家”不能迅速跟进,它们也终将被世界航天市场淘汰。
图为可能具备登月能力的重型猎鹰火箭改进型想象图。
当然,作为维珍银河公司拿下的第一桩“军用业务”,意大利空军的选择对中国航天而言亦有着现实上的警醒意义:平心而论,Unity号亚轨道航天飞机在技术上不甚激进,远不如已经现身的高超音速武器复杂,其部件更是大量取自通用航空领域的现成品,但这也就造就了它的低成本优势,并最终使得它夺得了意大利空军的青睐——换句话说,作为未来中国航天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中国空间站不仅要加快进度,更要具备和商业航天发射工具可匹敌的“短平快”成本优势,如此才能保证竞争力。(利刃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