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摔失败?印度军队:这不是坠机,我们叫硬着陆
2020年,印度军队飞行器的总体状况保持了不错的势头。在整个一月份没有坠机的公开报道,而在2月3日,今年的“首摔”也没有成功。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月3日,印度军队的一架直升机出现事故,最初的报道称是坠毁了,2名飞行员逃生。
不过随后印度北方军区发言人称:这不是一起坠机事故,我们称之为硬着陆。从现场照片来看,也的确如此,可能是直升机出现故障后紧急降落了,因此飞行员身体上安然无恙,直升机的损伤也不是很大。
不过这次出事的飞机是印军中普遍装备的猎豹直升机,该机在印军中也可谓是“大名鼎鼎”了,有着坠机专业户之称,这次没有出大事,也算是运气颇好了。
猎豹直升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技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从法国得到生产许可,后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又在该直升机的基础上推出了改进版本。
印度生产的猎豹直升机及其改进版本总计有625架。
这些战机都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制造,并且由该公司提供维护的,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因为经该公司之手摔过的印军战机已经不下1000架了。
因此在印度,HAL(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简称)也有着魔鬼之手的绰号。
通常情况下,但凡是经过HAL维护的战机,危险度就已经很高了;
而猎豹直升机不光是HAL制造,而且还是该公司提供维护,可以说是双重“魔咒”了。
据统计,仅1994年到2014年间,猎豹直升机的坠毁数就达到了191架,坠毁率可以说是相当之高了。
而这些战机的坠毁还导致了294名印度军官的死亡,非常高的死亡率使得印度的军嫂们对猎豹直升机非常不满。
2014年,由28名军嫂组成的“印度陆军军人妻子抗议组织”要求陆军航空兵停飞老旧的“猎豹”直升机,因为其事故率太高。
该组织是当年10月2日成立的,在成立的前一天,就有一架猎豹直升机坠毁,导致了机上的2名飞行员及1名工程师死亡。
该事件引爆了印度的舆论,有超过上万人联名请愿希望印军停飞所有的猎豹直升机。
当时,印军中依然在服役的猎豹直升机还有120架,虽然印度陆军也希望退换这些老旧的直升机,但印军的直升机缺口很大,仍不得不依赖这些直升机执行山区补给任务。
对印度陆军来说,此时是内外交火。
在各国军队的作战系列中,直升机大部分是归属陆军管理的,海军一般只拥有舰载的直升机,而空军则拥有搜救等辅助直升机。
但印度军队比较特殊,1986年的《陆空军联合指导意见》规定,印度陆军只能拥有5吨级以下的直升机,而该级别以上的直升机都要归空军所有。
这就使得印度之前采购的米17系列直升机和米35直升机都是空军序列中的,印度陆军航空兵只拥有猎豹系列直升机和国产的北极星直升机。
无论是猎豹直升机还是北极星直升机,都是直升机坠机界的亲兄弟,二者的坠机率不分大小,也不分先后,当然也不管机上拉的是谁。
2015年2月,印度陆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乘坐猎豹直升机失事,死里逃生;
2017年9月5日,印度陆军一架北极星直升机失事,印军第14军司令和第3师师长侥幸逃生;
2019年10月23日,印度陆军北部军区司令兰比尔·辛格中将乘坐的北极星直升机失事,也侥幸活了下来。
这些高官虽然没有没有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但很显然经历过一次坠机之后,就绝对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不过从这些事件中也可看出,印度陆军确实没有很好的直升机可用,以至于高级军官都要冒险乘坐国产直升机。
其实自2010年以来,印度陆军一直在与空军争夺直升机的主导权,但是没有成功。
印度空军拿下了超过30亿美元的进口直升机项目,其中包括22架美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15架支奴干运输直升机。
而规模超过百万人的印度陆军此时竟没有一架专用武装直升机,同时印度陆军耗费7亿多美元采购的美制M777式榴弹炮还要依赖空军的直升机才能实现空中机动。
这让印度陆军大为愤怒,为了平息陆军的怒火,最终批准其以9.3亿美元高价采购6架阿帕奇直升机。
至于空军版和陆军版的阿帕奇为什么价格差距那么大,没有更多细节公开,可能是版本和服务有所差别吧。
这6架直升机的到来,其实算不得什么。
但是请注意,其实际上已经打破了30多年前《陆空军联合指导意见》对于印陆军5吨级直升机的限制。
印度陆军希望,为其每个军(现13个,在建1个)都配置侦察、攻击、运输直升机中队各一个。其中武装直升机每个中队的数量约10架,印陆军至少需要140架武装直升机。
同时,印度希望以新的侦察或运输直升机替代目前已经老化的猎豹直升机。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自己能拿出来的运输直升机只有北极星,而国产武装直升机尚未研制成功。
如果寄希望于外购的话,印度陆军全年的装备费仅能采购22架阿帕奇和15架支奴干,确实也不太能买得起。
所以有理想是好的,但还是要面对现实:继续使用剩下的猎豹和北极星直升机。
有使用,就有事故,既然猎豹直升机还是要用,那么恐怕这次的事故就不会是最后一次,甚至说下一次恐怕就不是“硬着陆”这么简单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