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直言:新冠肺炎已成日本政治议题,需要全民重视
日本共同社2月6日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6日的众院全体会议上,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大表示,如果疫情继续下去,会影响日本企业的生产和出口。
安倍指出,“中国很多地区采取了移动限制和停业措施等”。他谈到如果疫情长期化,中国经济的减速会波及整个全球经济,并强调“也可以想见会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和生产造成影响。将充分关注并谨慎应对”。
此外,安倍还表示,疫情不会影响今年夏天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而除了企业的生产出口可能受到影响外,疫情的爆发也在威胁着日本的旅游业。
《日本经济新闻》2月4日报道称,受肺炎疫情影响,访日中国游客数量骤减,导致春节期间日本大型百货商场免税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两位数,旅游、航空等行业也遭受重创。
日本旅游业协会2月3日表示,从今年1月底中国政府暂停团队出境旅游至3月底,预计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团体游客可能超过40万人,游客数量不及往年的半数。这一数字还不包括自由行游客和乘坐邮轮来日的中国游客,因此日本旅游业协会认为,实际取消人数将会超过40万。
而中国游客对日本旅游业的重要性,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访日外国人整体消费额达到创纪录的4.8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52亿元),比2018年增长6.5%,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而在访日外国人中,中国内地游客的消费额达1.7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23亿元),名列第一,在访日外国人整体消费额中占比36.8%,比上一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人数方面,2019年访日外国人总数达3188.2万人,成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人数为959.4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4.5%,在全部访日外国人数中占比超过30%。由于日韩关系恶化,去年访日韩国游客数量下降25.9%,至558.5万人。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经成为日本政治重点议题。根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4日报道,2月3日,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正进入2020年度预算案的基本质询阶段,朝野各党相继提出了对新冠肺炎的质询。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民党,以及在野的国民民主党和立宪民主党,都针对新冠肺炎询问了日本政府的应对举措。
报道指出,日本朝野各党花在新冠肺炎上的质询时间占整体的23.4%,超过预算与经济(16.7%)和安倍主办的“赏樱会”的问题(10%)。
延伸阅读:中国发生疫情,日本火速援助!为啥日本对援助中国如此热心?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应对疫情的诸多举措,不仅牵动着全国亿万民众的关心,也引来世界各国从官方、媒体到民间的高度关注。与过去十多年间同样影响全世界的重大疫情相比,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进步让疫情信息的传输更为便捷;
然而发达的交通,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日益密切的中外联系也为本次疫情防控制造了新的困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患者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走遍全国各地,而位于疫情中心武汉的中外人员,也可以通过国际航班,在不经意间将病毒传播至世界各国。
▲世界疫情地图
在中国出现疫情的十多天时间里,疾病也迅速传播到了包括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在内的20多个国家与地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控制病毒传播、遏制疫情扩散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一个国家需要面对的难题,更是需要各国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的挑战。
▲医护人员给旅客测量体温
很快,来自五洲四海、全球各地援助的医疗物资开始运往中国多个急需的城市,然而令不少网友感到一丝惊讶的是,在众多对中国施以援手的国家中,反应最快的,竟然是近邻日本。
在中国国内疫情愈发严峻的时刻,日本从官方到民间,都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了响应。在1月25日凌晨时分,日本企业伊藤洋华堂公司就通过川航的东京-成都航班,将100万只口罩运抵成都双流机场,引来不少中国媒体与网友的关注,一度登上“热搜新闻”。
▲1月25日川航的官方微博发布消息
随后,日本官方也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了回应,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向公众表示,日本政府愿意尽一切努力,帮助中国一起度过难关。日本愿同中国一道,共同应对疫情威胁,向中国提供全方位的支援与帮助。
▲日本外相表示将全力支援中国遏制疫情
1月27日,日本宣布将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认定为日本《感染症法》中的“指定感染症”。此举意味着不论国籍,所有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将由日本政府承担。1月28日,日本派专机飞往武汉,接回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日本国民,顺道运来一批日本政府捐赠的医疗物资。
▲日本的撤侨客机
在日本中央政府的支持与牵头下,日本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展开行动,向与日本各地结为友好城市的中国城市提供“对口支援”:
▲日本大分市政府职员装运捐赠物资
日本大分市向其友好城市武汉送去了口罩3万个、防护服600套、防护眼镜400个,并在装运箱上贴上了“武汉加油”的中文标语。大分市政府还在市政大楼设置了捐款箱,用以购买新的援助物资;
▲大分市设置的捐款箱
北海道的苫小牧市向友好城市秦皇岛市提供防护服和口罩约100套,并将送去市消防部门和市立医院的储备品;秋田县由利本庄市和兵库县明石市向无锡市赠送口罩和防护服;
水户市、广岛市向重庆市捐赠了共计7万个口罩(其中水户市5万个,广岛市2万个)。与大分市一样,水户市还在装运物资的纸箱上张贴了用中文书写的“中国加油!重庆加油!日本水户市支持你们!”的留言。
▲水户市向重庆捐赠物资
川崎市在收到沈阳市的求助讯息后,把8万个口罩装入写有“中国加油!”的纸箱内送往当地;滨松市1月31日收到杭州市和沈阳市的求助,向两市寄送了共计7400个口罩。滋贺县彦根市也表示,将向湘潭市运送1万个口罩,并“祈祷疫情尽快平息”。
同样在1月31日,广岛县也向缔结友好关系的四川省赠送了8万个口罩。该县国际课表示“2018年西日本暴雨灾害时,四川省送来了捐款。我们想尽快满足(其他物资)的需求。”东京都港区向区内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捐赠了5万个口罩,并表示“在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帮上一些忙”。
▲萨摩川内市向常熟市捐赠口罩该市人口仅为9万余人
类似这样的捐助新闻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很多捐赠城市都是人口不多的小城,在中国类似于县一级行政单位(例如大分市47万人,水户市66万人),
▲鹿儿岛市向长沙市捐赠口罩与防护服
诸如大分市这样的城市经济在日本也不算发达,即便如此,这些城市在得知消息后都第一时间展开援助,甚至拿出“压箱底”的救灾应急物资,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这些日本城市的诚意了。
▲部分日本网友为中国加油打气的评论
除了日本官方的及时援助,日本民间也有不少商店、企业、组织团体通过各种形式,向我国的各级政府、在日游客提供支持与援助,例如在日本大街小巷的药妆店中,很多店都贴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等支持中国对抗疫情的中文标语,一些商家甚至主动降低口罩价格、优先出售给中国游客甚至是华人。
▲日本商店内的中文标语
此外,日本国内也组织了对中国的募捐活动,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1月30日17时,旅日侨界及日本各界累计为我国募集善款1357.8万日元(约合86.6万人民币)、人民币1132.5万元,筹措近284万枚口罩、7.3万余套防护服、8万余副护目镜、1吨消毒粉、2.6万副橡胶手套、6000个体温枪、1万个体温计。
这些物资是由华人在日商会、各大学校友会、日本的科技医疗机构以及成都伊藤洋华堂、丰田汽车、花王等团体和企业共同筹集的,其中还包括了日本道观、日本阿含宗等宗教组织。
▲1月31日,日本东京晴空塔点亮红色灯光声援中国对抗疫情
日本在第一时间的雪中送炭,展现出相当一部分日本人极高的国民素质与觉悟,对中国人而言,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个人角度出发,日本的行动都值得尊重与赞赏。
▲类似标语还有很多
然而在日本援助中国新闻成为热点后,网络上也不乏一些厚此薄彼、过度吹捧的不和谐声音,在一些博主大V的渲染下,日本似乎被打造成了成了悲天悯人、大爱无疆的“圣人”形象,而中国则被扣上了拘泥于历史、心胸狭窄的帽子。
事实果真如此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军武菌觉得,无论是社会众生百态,还是世界国际往来,史学大家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留下的告诫,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实际上,在国际关系中,一国受灾别国给与适当的人力、物力援助,本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外交于合作方式。通过援助可以改善、巩固与受灾国的关系,在受灾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甚至可以起到“破冰”的决定性作用,通俗的说是“花少钱办大事”,这些积极作用对援助国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汶川大地震时,日本向中国派出救援队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第一时间向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参并先后提供了共计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49.3万元)的经济援助,为当时中日关系迎来短暂“破冰期”(2008-2011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中国迅速向日本灾区派出了专业救援队,并在3月14日即决定向日本政府提供三千万人民币的援助,随后又向日本无偿援助了1万吨汽油与1万吨柴油,并追加2000万人民币的援助。
据估算,中国向日方提供的援助总价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仅各种燃料价值就高达1亿6650万元人民币(以2011年物价计算)。
▲2011年3月12日在日本灾区救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为遇难者默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