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至极!美刚宣布中东和平计划又来拿中亚新战略说事
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结束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访问两天之后,2月5日,美国南亚和中亚事务局通过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美国中亚战略2019-2025:促进主权独立与经济繁荣》,标志着美国中亚新战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美国中亚战略2019-2025
美国中亚新战略,开篇强调了美国一直以来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独立与主权的支持”,并致力于“确保这些国家的安全、发展与繁荣”。
报告写道,中亚一直居于欧亚文明冲突与商业贸易的十字路口。美国在该地区的主要战略利益是:建立一个更加稳定与繁荣的中亚,使其可以自由开展对外政治、经济与安全合作;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且开放国际投资;拥有强大的民主、法治制度并尊重人权。
报告声称,一个稳定与安全的中亚,是对美国开展反恐行动、维护区域稳定、确保能源安全及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的直接贡献。为此,美国将提供超过90亿美元的直接援助,用以维持和平与安全、促进民主改革与经济增长,并满足人道主义需求。
中亚新战略中关于90亿美元的投资分配计划美国中亚新战略对于地区安全问题的基本判断是:中亚地区内部及跨境恐怖主义仍然是最大的安全威胁,影响中亚国家稳定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极端主义,毒品走私等。在合作方面,美国中亚新战略强调:在优势领域开展合作,特别是鼓励私人资本参与,要求中亚国家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透明的政策和规则。美国新中亚战略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主要是:维护和加强中亚国家的主权与独立,无论是某个国家还是整个地区;减少中亚的恐怖主义威胁;加强对阿富汗稳定的支持;鼓励中亚与阿富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法治与人权改革;促进美国对中亚发展的扶持与投资等。
对于《美国中亚战略2019-2025》的正式发布,美官员柯蒂斯当日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表示,美国中亚新战略的颁布,为长期以来受俄罗斯影响的中亚国家,提供了替代方案。
“一直以来,俄罗斯对中亚地区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们没有期望这种情况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美国将努力与之竞争”。“我们希望为这些国家提供替代方案,继续尽可能的保护中亚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从中亚国家25年前获得独立之时起,我们一直也是这样做的。”
美国中亚新战略的正式发布,暴露了美国的两大野心:一是破坏俄罗斯正在推行的欧亚整合战略,削弱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在地缘政治和军事方面与俄罗斯展开竞争;二是高调介入中亚地区的地缘经济争夺,试图影响中亚国家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延伸阅读:美以中东和平计划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中释放这几大信号
从1979年戴维营协议到1993年奥斯陆协议,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美国历届总统都想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留下浓墨的一笔,成为政治遗产,特朗普总统也不例外。但其政府花费近三年时间起草的“中东和平新计划”近期公布后,除以色列外应者寥寥。作为当事方的巴勒斯坦坚决反对,并断绝与美以一切关系;阿盟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拒绝“新计划”,伊朗、叙利亚、土耳其和约旦批评美国偏袒以色列;欧盟、中国、俄罗斯和联合国呼吁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解决巴以问题;连原本支持该计划的沙特和阿联酋也语焉不详,政策模糊。
首先,在安全上,“新计划”出发点似乎不是为了实现巴以和平,而是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以色列面临的安全威胁。美国认为,巴勒斯坦治理能力低下,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巴方不是问题解决方,而是地区不稳定的根源,故美国需要帮助巴“量身定做”一套安全治理体系,和以色列一道对巴进行“和平改造”。
“新计划”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为恐怖组织,认为其宣扬暴力极端主义思想,在战略上配合伊朗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构筑反以包围圈。“新计划”要求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必须“非军事化”,哈马斯和杰哈德必须解除武装,巴只能保留有限的安全部队,承担警务和反恐任务,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且以色列国防军有权进入巴境内执行安全任务。
故“新计划”不是要解决巴以问题,而是要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将巴纳入以色列的发展轨道;美以是“治理者”,巴勒斯坦是“被治理者”。
其次,在政治上,“新计划”体现出当前这届美国政府典型的单边主义。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巴以问题应以安理会242号决议为基础,根据“两国方案”和“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但本届美国政府一改过去历届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谨慎立场,将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关闭巴勒斯坦驻美办事处,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主权,支持以色列在巴土地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在以强巴弱、巴内部陷入分裂的情况下,巴以早已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美国无视巴以平等对话的地位。
在“新计划”起草过程中,美方未与巴沟通,而是居高临下,规定了巴单方面应承担的安全义务,而不是巴以双方应承担对等义务。美国丧失了和平公正的斡旋者角色,挑战了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共识,也改变了美国的一贯立场。
再次,在争议点上,美国从“巴以平衡”到“对以一边倒”。美方认为以色列是强大的民主国家,巴勒斯坦缺乏良治,甚至威胁巴方,时间在以色列一边,这是巴勒斯坦的最后机遇。
“新计划”试图造成既成事实,巩固以色列既得利益和强势地位,进一步压缩巴生存空间。如“新计划”承认争议的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谷为以色列土地,巴勒斯坦领土进一步“碎片化”,由公路和隧道相连;美方要求巴方须承认以色列的犹太国家属性,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巴勒斯坦只能在东耶路撒冷部分地区建都;巴勒斯坦每年只能批准5000名难民回归,十年总共才5万人;未经以色列允许,巴勒斯坦不得加入任何国际组织。按照这一“新计划”,巴勒斯坦恐将变成以色列境内的“自治区”而非“独立国”。
最后,在经济上,美国提出的“和平促繁荣”构想有“画饼充饥”之嫌。“新计划”承诺十年内筹资500亿美元投资巴基础设施,为巴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使巴国内生产总值十年内翻一番,减少巴一半的贫困人口,使巴勒斯坦人民享受实实在在的和平红利。为此,“新计划”主张“经济治理”“人民福祉”和“政府管理”三管齐下,为巴开辟高科技“工业区”和“农业区”,为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开出了综合治理的“良方”。
美国向巴方兜售“和平促繁荣”计划,表明从以往敦促以色列作出政治让步、实现“以土地换和平”,转向迫使巴勒斯坦作出政治让步、实现“以主权换援助”。但是,500亿美元如何分摊、怎样规划投资,目前还只是一种构想。美国想让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盟友买单,做到“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顶多出个零头。即便巴方放弃政治诉求,最终能否得到经济实惠尚不确定,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
美以或许明白,巴勒斯坦不会接受这份“新计划”,但如果巴方拒绝,则可以把皮球踢给对方,给巴方扣上“拒绝和谈”的帽子。
总之,美国的“新计划”,是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陷入分裂、巴勒斯坦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严重对立的背景下推出的。“新计划”遭冷遇,主要是因为其核心内容缺乏公平正义。
近年来,叙利亚、也门、利比亚局势以及伊朗核问题等不断发展,巴以问题被边缘化。“新计划”的公布客观上使国际社会重新认识到巴以问题在中东的基础性地位,巴勒斯坦事业有望赢得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同情和关注。
但是美国迁就和偏袒以色列,美以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单方面公布“新计划”,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巴以冲突的根源,反而火上浇油,引起巴勒斯坦民众的愤怒,甚至引发局部冲突。巴以在安全和经济上存在共生关系,巴以问题得不到公正解决,从长远来看美以利益也会受损,最终没有赢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