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颜无耻!乌军在前线苦战,后方有人拆台侵吞采购款
如果提及乌克兰军事的话,许多人只能以“不敢想象”来形容了,自从2014年之后,形势变得越来越糟糕,除了在正面战场上没有讨到太多便宜之外,后方形势似乎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容忍,似乎已经呈现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如果回顾一下新闻,最近几年,乌克兰军火库大爆炸几乎成了常态式新闻,同期其他国家压根没什么事,只有乌克兰军火库接二连三的爆炸,原来还有人相信为意外,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属于人为制造,试图掩盖大量军火被倒卖的事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乌克兰的军火失窃问题非常严重,大量装备流失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乌军在前线苦战,急需装备时,后方有人敢拆台,随意侵吞装备采购款,这个情况比军火库失窃更严重!为了保证作战行动,乌克兰在千方百计筹来了军火采购款,以便让国内的军工厂供应各种装备,现实情况却是乌军还没领到装备,采购款已被侵吞,不见踪影。
从最近发现的一些资料都可以看出,乌克兰的军工厂根本没有拿到足额的采购费用,按照其提供的资料来说,大约2/3以上的采购费根本到不了他们手中,这事也许只能是上下联手才能完成的操作了。
不仅以前,被曝出丢失了几十辆装甲车的尼古拉耶夫工厂,最近又被发现,其购买用于装甲车所需的热成像系统时,正显现多报金额的问题,表面上说,有关合同总额为2300万格里夫纳,相当于每套购买的价格为50万格里夫纳,可是调查后,发现实际成本不超过15万格里夫纳,多余的费用被直接转入海外帐户了。
这仅仅只是揭开的问题一角,实质上近年以来,为了侵吞各种拔款,从上到下一直在采购各种各样的方式,直接后果就是装备生产质量直线下降,别说供应本国军队了,连出口都出现了问题。
比如:向伊拉克供的BTR-4装甲车被发现一大堆的技术问题,部分部件更被怀疑使用退役车辆上拆下的东西,最终伊拉克取消合同,进行退货处理。在2018年时,又被曝光,乌克兰为克罗地亚提供米格21翻新工作,结果被投诉存在质量问题。乌克兰军队急需各类装备,可惜有人在借机发财,曾经从国外引进了一批的BMP-1步兵战车,本为报废装备,废铁价出售,几经周转之后,几乎为20万美元一辆卖给乌军部队,还不算翻新的费用。乌克兰更曾经以天价,向美国采购反坦克火箭筒,本可以自己生产的东西,非要以几十倍的价格进口。
一系列不正常的现实,只能证明有人在随便侵吞军费,可是乌克兰对此没啥办法,至今没有任何犯罪嫌疑人受到真正的惩罚。这也许才是最大的问题,明知存在问题,一直不想去解决,或者无法解决,这才是最大的悲剧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