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解放军各军种蓝军部队:既是磨刀石也是"全军公敌"
在关于中国蓝军部队的相关报道中,最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一直被“红军”“悬赏捉拿”的陆军蓝军旅以及其旅长满广志了。除此之外,其他军种的蓝军部队则比较少的出现在相关报道中,让我们难以管窥到各支蓝军部队的“面貌”。
近日,中国军网在《从这里走向战场!"蓝军司令"与"基地司令"来了场头脑风暴》的报道中,罕见的披露了陆军、火箭军、空军、海军四大军种蓝军部队的相关情况,让我们终于有机会了解到除了陆军蓝军旅之外的其他蓝军部队了。
在关于火箭军某蓝军部队指挥员的描述中,提到“蓝军司令”虽然到任时间不长,但在与参训部队的对抗中,围绕“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不断升级“侦、扰、打、破”对抗体系。
通过“准战场+假想敌”的实战化训练模式,要使蓝军真正成“为难局、危局、险局的制造者”。关于这些描述,其实早前的相关报道总结的很通俗:就是用一个个难局危局险局,不让导弹部队按时打,不让他们打得准。
而在这篇报道中,对于空军蓝军旅描述的比较详细:2015年首次公开亮相、定位是“应该是所有人都打不败的”、组建伊始参加了一场陆空对抗演习以7比0完胜对手、在旅实兵对抗中几乎屡战屡胜。关于他们能拥有“碾压性”的优势,报道称这并非偶然,因为蓝军旅列装了空军现役最先进的机型,飞行员从全空军选拔,不乏“金头盔”得主和空战高手。
而比较令大家意外的是,在对抗中,空军蓝军旅会展示自己狼一般的“侵略性”,但不求碾压对手,而是“降维打击”,主动拉低自己的“身价”:对手是“大学一年级”的水平,他们就主动把自己降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与其对抗。
在这篇报道中,海军指挥学院作战试验室蓝军中心主任龚佳自己号称是“全军最小的蓝军司令”。论职务,他是最低的,手下也只有“十来条枪”,在护卫舰上当过4年航海长的“蓝军新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从不思考一枪、一车、一船、一机的得失,他模拟看重的是“战役级”以上“蓝军司令”的“大脑”,深度研究蓝军指挥系统的作战理念、原则、方法、特点和手段。
也就是说,海军蓝军部队醉心于对“蓝军大脑”的精准模拟。
而关于海军蓝军部队的建设,则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地方,那就是:民间的力量可以参与(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基地建设,也可以参加蓝军的建设,成为扮演蓝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外军已经这么做了,有些专业蓝军的扮演,就直接外包给了民间公司。
承上启下的2020,解放军会有什么新变化?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王世纯】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都没能过好年,但本周,我们还是告别了202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对于进入2020年代的解放军来讲,新的一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落实到具体装备上,今年解放军既要练兵备战,让各个军种熟悉刚刚列装的三代装备;也要铺开列装2010年代研究的第四代装备,摸索新装备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战法,为30年代推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任务打好基础。本周的军评将“预言”一下今年解放军在装备方面的一些动态。
2000年来的“三个阶段”
要讨论今年解放军的动向,我们还要从“20年来解放军都做了什么”说起。新世纪以后,解放军的军事建设根据内外形势,大体经历了三个特色鲜明的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2000年到2008年的临战周期,这一时期,解放军的特点是为了可能的祖国统一军事斗争,快速研发、采购和列装铺开了一批二代装备和三代装备。这些装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基于成熟技术,缩短研制、生产、采购周期,以便尽快列装,帮助解放军一线部队获得压倒台独分裂势力的装备,使其在关键时刻具备“使用武力”的能力。
解放军在这一时期“快速”列装了05系列两栖装甲车族、96A主战坦克、04式步兵战车、039型常规潜艇、053H3和054型护卫舰、基洛级潜艇、歼-10A、歼-11B战机、东风15B/C等新一代装备。
这其中不少装备,例如96A型坦克、武直-9装直升机和053H3护卫舰的技术水平还属于“二代半”;这一时期列装备军队的三代装备,例如05式两栖车族和2007年紧急入列人民空军的歼-11B战机,为了尽早装备部队也不得不“舍弃”部分先进功能。
建国60周年大阅兵,可以看做是第一个军事周期的集中成果汇报展示
虽然这些为了潜在战争紧急列装部队的装备在性能方面“差强人意”,但是相较仍大量服役的一代装备,这些新装备毕竟有了质的飞跃。由于采购规模大,这些为了应对台海危机而紧急采购的装备成为了目前我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陆军为例,目前列装陆军的4000余辆坦克中,有60%以上是2000年以后采购的96式或96A式主战坦克。而空军则列装了包括歼-8F、歼-10A、苏-30MKK、歼轰-7A等一系列具有应急战备色彩的三代机或者二代半飞机。
进入2010年代早期,解放军装备建设进入了第二个周期。由于预想中的“节点2008”随着台湾当局的“政党轮替”没有到来,2008年以后,内外形势的变化使得解放军有了相对宽松的内外环境。在军事建设上,解放军不仅研发完善了一批三代装备,还根据“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思想,预研了一批四代装备。
这一时期,第二炮兵“杀手锏”武器,例如东风-21D、长剑-10、东风-26等导弹相继服役;空军方面则以差不多每年一百架的速度装备了约500架三代机,“虽迟但到”地构建起了媲美其他军事强国的空军三代机队;以轰-6K为核心的远程航空兵部队和以空警-2000预警机为代表的支援机群的发展,使得我国空军在“攻防兼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陆军定型了大量下一代战场机械化装备,包括99A在内的“土豪旅”的八大件信息化装备和陆航旅的武装直升机也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海军则开始为后续的“大建”定型下水了052D型驱逐舰、071型两栖登陆舰等。
2015年的九三阅兵是第二周期的成果集中汇报展示,这一时期,“杀手锏”武器集中亮相图源:新华社
这些三代装备的换装定型,让解放军“改头换面”,在主力部队的装备水平上追平了西方发达国家,并在多个方向上建立起对周边军事集团的技术优势,在部分领域甚至获得了压制强敌的手段,也为后来2015年以后至关重要的“军改”以及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打下物质基础。
2015年举行的九三阅兵,可以看做是第二个军事建设周期的集中汇报展示。而2015年开始全面推进的军改以及随后建设发展的新质战斗力则可以看做是第三个周期的开始。
进入第三个周期以后,得益于此前“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长期规划,一系列下一代战场装备,如055舰、歼-20、下一代高超音速武器厚积薄发。除了武器装备稳步推进以外,解放军先是在“军改”中建立起适合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上层架构,随后各个军种在第三代武器的推动下也开始推进内部的体制编制改革。2019年的建国70周年阅兵则是一次第二个周期跨步到第三个周期的“承上启下”的汇报。海军、空军、火箭军在本次阅兵中展示了大量下一代战场系统,以及部队架构重塑后的面貌。很多新一代,或者说第四代的战场系统集中亮相,很多相关系统,甚至是强敌在短时间内也难以企及的。
很多四代装备,是强敌也难以企及的图源:央视
2020年,解放军要干什么
梳理完解放军过去20年的军事发展,不难看出2020年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的意义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二步则是在2035年推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任务。我们在前20年,用两个军事建设周期基本能完成了原先计划的第一步目标,而2020年,解放军各个军种将开始大量列装新一代战场系统,为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国防现代化目标打好基础。
首先是陆军方面,对于2020年的解放军陆军而言,落实2017年“脖子以下”军改带来的合成化改革成果,进一步推进陆军信息化、机械化、合成化建设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反映在装备上,则是重型旅、中型旅和轻高机旅成体系的大规模换装。
在网上讨论中大家经常戏称陆军“没钱”,不过玩笑归玩笑,现实情况是,当前的陆军依托较为宽裕的军费以及各平台日趋成熟的优势,正进行史无前例的大采购和大换装。
即使按照公开露面的新装备推算,陆军每年采购的机械化装备已达四位数。在陆军突击力量的核心——重型旅建设上,在2019年,陆军为三个旅——82集团军某旅、78集团军某旅和81集团军某旅换装了以99A式坦克为代表的下一代信息化装备,让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豪旅”。
合成某旅换装99A坦克,这个旅比较有意思的图就是这张“三代同堂”图:军网英文
值得一提的是,陆军的“新装备”替换的已经不再是“五对轮”,而是“六对轮”。陆军现在的机械化装备主力,是以1996年以后购买的第二代半和第三代主战装备为主,仅有个位数的合成旅和装甲团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前遗留的一代或一代改进型装备。
2020年的陆军无疑将保持2019年的换装速度,在重点方向继续普及新一代战场装备。可以推算,随着台海形势走向又一个“四年周期”,我军今年换装的重点,可能是负责台海地区战备工作的南部战区和东部战区的各个单位
。这意味着除了99A和直10、直20等重点三代半装备以外,陆军今年还要大规模列装在2018年以后摸索成形的、具有信息化时代新理论基础的机械化装备。随着15式轻型坦克的列装,南部战区和西部战区甚至东部战区的一些重型旅今年也许会成建制接受新装备;同时第三代装甲猛士的采购量激增,陆军实验性打造的第一支由三代装甲猛士构建的轻型高机动旅也有可能会在今年亮相。
当然还有对台一线的合成旅也要换装图源:国防军事早报
除了地面突击力量,陆军今年另外一个重点依然是陆航力量。在去年阅兵中高调亮相的直-20直升机在2019年前就已经加入我军某空突旅和陆航某旅两个单位。目前,所有陆军陆航旅都对10吨级的直-20突击运输直升机有着极为迫切而巨大的需求,随着直-20系列产量不断提升,从今年起,陆军航空兵部队将进入直-20的高速换装期。
除了地面突击力量以外,成建制换装的新型370毫米模块化箱式火箭炮、新型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等等一批具有新质作战力量也是一个看点。这些“战区级”的武器。对于陆军的高级指战员们来讲可能更加重要——毕竟有了它们,才最能保证陆军在新时代有效的“全域作战”。
直-20今年会普及到第三个单位图源:军事报道
在空军方面,对于解放军空军来讲,2020年最大的事情,无疑是歼-20的全面铺开。在看了好几年飞训某团歼-20、歼-16、歼-10C混编的画面后,中国空军在2019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全面换装歼-20的作战部队——王海大队所在旅。从公开信息来看,该旅至少已经列装了两个大队歼-20战机。
随着作战旅正式列装歼-20战机,我军的四代机,已经摆脱了“试训”的性质,走上一线部队执行战备勤务,成为维护我国空天安全的重要精锐力量。
解放军目前拥有4个大队的歼-20图源:中国空军
在国防压力日益严峻的2020年,承担空天安全重任的空军,无疑需要在一线部队前向部署更多四代机,应对不同方向的空防压力。这样也使得人民空军列装了比想象中更多使用俄制发动机的歼-20。从这个角度来讲,王海大队所在旅列装歼-20战机的意义,无疑和他们的前辈在1992年接收苏-27SK战机是一样的。
不过2020年的中国航空工业早已是今非昔比。去年大量照片证明,装备国产“太行”改进型新批次歼-20战机已经在成都某地密集试飞,即将在今年交付我军第二支歼-20部队。装备新型“太行”发动机的歼-20,发电量和推力都会有所增加,更有助于空军发挥这款战机的战斗力。面对强敌一如既往带来的空防压力,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第二支歼-20部队,可能会是另一个重点战略方向的主力航空兵部队。
国发版歼-20即将入列图源:酒色财气吕洞宾
对于部队来讲,第二支歼-20部队的意义,可能会比第一支歼-20部队的意义更大一些。尽管这种能给部队带来“震撼”的四代机部队“越多越好”,但作为一款先进复杂的技术兵器,歼-20生成战斗力的时间无疑要比老式三代机要长的多。从之前获得发动机产量有关的信息来看,20年代前中期,歼-20将步入稳步量产阶段。第二支部队的建设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部队的接装工作。
在海军方面,去年海军先后下水10条驱逐舰,打破世界纪录,蝉联世界第一,令人鼓舞。但军舰终究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看的。海军今年的任务,需要在大量军舰涌入各个战区海军前,探索熟悉新一代大中型军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
055舰首舰官兵担负着探索新装备新战法的艰巨任务图源:央广军事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当前海军的状态是三代舰052D型驱逐舰的编制逐渐补齐,同时四代舰055型驱逐舰即将大量服役。作为我军高精尖技术的集合体,055型驱逐舰拥有更加强大、更加全面的作战能力,是海军未来走向蓝海争夺制海权的主要力量。
装备提升了,对人的要求也愈发提高,055舰服役以后,接装驱逐舰支队需要抽调大量精干人员转隶上舰。和歼-20不同的是,海军没有飞训团这样的单位,各个支队的官兵一旦上舰,必须从零开始,摸索更加复杂的军舰以及探索新技术条件下现代化海战的战役战法,压力很大。
此外,第一支部队对于四代舰的摸索,将直接影响后续各支队接收055舰后的战斗力生成模式,通常情况下,当前我海军主力舰艇,从下水到服役的时间约为900多天。以“南京”舰为例,155“南京”舰2017年下水,去年4月入列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支队。随后11月份赴西太平洋参加远海训练。
这意味着2018、2019年密集下水的三代驱逐舰和四代驱逐舰会“扎堆”在2021、2022年服役。海军能否在今年打好后续055型的基础,我们拭目以待,也许,在今年055舰的远海训练中,就可以初见端倪。
除了055舰以外,人民海军还需要熟悉双航母时代的海军运作规律。解放军拥有两艘具备实战化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这使得我国一跃成为“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有航母战斗群”的国家。如何使得我国能在需要航母时用上航母,将会是海军今年的重点。同时,航母战斗群作为一种既具有军事意义又具有政治意义的军事存在,我们也可以关注今年航母战斗群的远洋航行训练会激起什么样的反应。
辽宁舰和055同框,时间不等人,海军必须尽快熟悉两种新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才能维护祖国海疆图源:微博@社会主义新青年
在2019年的大阅兵中,火箭军无疑成为主角。我军新一代中近程对地攻击力量,使用高超音速战斗部,即将在未来取代现役的东风-11和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的东风-17弹道导弹一度造成了“技术奇袭”的效果。
对于火箭军这支较为神秘的力量,外界知之甚少,我们也无从谈起今年哪个基地哪个发射旅会适应新的高超音速导弹系统。但核常兼备的火箭军,自2010年代以来,长期处于“扩军”状态,编制不断扩大。
在2017年以后火箭军和陆军一样经历了的编制体制改革,新的体制下让火箭军更加灵活,适应“战区”这一编制,这一点,可能会在今年的一系列联合作战演习中出反映出来。
此外,我们也可以关注火箭军公开的实战演训活动。去年,火箭军应对严峻的国防压力,高调亮相了又一支装备东风-21D的中导旅,以及某支装备东风-26的部队,并试射了多型战略核导弹,传递出重要的政治军事信号。今年的火箭军,毫无疑问将接收更多在2019年大阅兵中亮相的主战装备。
我们可以期待的是,如果国际局势变化,火箭军的各个新导弹部队,可能会通过公开或者不公开的试射方式,传递政治军事信号,阻止某些国家和势力军事冒险的野心。
东风-26实弹试射图源:军事报道
春节过完,对于中国人来讲,新的一年也就正式开始了。观察者网也将继续在新的一年里报道分析解放军的诸多变化。尽管当前世界局势风云变化,但有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那就是一年过后,解放军肯定能在“决胜之年”,为人民再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