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强近防炮开火,外形酷炫火力猛,却坦言:穿甲弹太贵买不起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越南海军一共拥有4艘俄罗斯建造的“猎豹”3.9型轻型导弹护卫舰,这是越南海军最现代化的战舰,该舰的对空防御主要依靠一套“棕榈树”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两套老式的AK-630近防炮来提供。
“棕榈树”防空系统是俄罗斯“佩刀”弹炮合一系统的出口版,也就是常说的“猴版”。为了和AK-630近防炮保持一致,该炮仍然使用同样的30毫米弹药,主要是普通的HEI弹(高爆燃烧弹)和HEIT弹(高爆燃烧曳光弹),缺少昂贵但是反导专用的钨合金脱壳穿甲弹。这导致了该炮反导性能并不比普通的AK-630近防炮好多少。
图片:越南海军“棕榈树”近防系统是其最强防空炮,火炮上部还有8枚防空导弹。
整个“棕榈树”近防系统包含有8枚防空导弹和2门6管30毫米的AO-18KD(GSH-6-30KD)自动炮,以及3V-89光电多波段火控系统、光电探头和分置的搜索雷达。据俄罗斯报道,该系统能同时与8千米以外的6个目标交战,火炮的杀伤半径为0.2-4千米,高度为3千米,导弹的杀伤半径为1.6到10千米,高度为5千米。
从本质上将,这种综合防空系统就是将近防炮和防空导弹合二为一进行设计,是继“卡什坦”近防系统后俄罗斯第二代弹炮合一近防系统。
图片:我军装备的俄制“卡什坦”近程防御系统正在发射导弹,下方是6管30毫米机炮。
我军在引进俄罗斯海军“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时候,就曾经引进了“卡什坦”近防系统。
使用下来对这种号称弹炮合一的全能防御系统颇有微词。一方面这种武器系统实在太重,灵活性并不好;另一方面由于其使用的近防炮其实就是老式的AK-630近防炮的升级版,AK-630的一些问题仍然继承,最大的问题就是震动巨大,精度差,俄罗斯不卖专用反导穿甲弹药。
图片:越南海军保养“棕榈树”近防炮。
给人的感觉就是因为AK-630舰炮的精度差,所以在“卡什坦”上装2门炮,又由于2门炮的散布面积还是太大不靠谱,所以又加了8枚导弹。
这种汤多加菜,菜多加汤的办法,造出来的“卡什坦”近防系统虽然看上去高大上威猛无比,其实在使用中颇有不便,反导效果也不佳。
最终我国还是选择了研制独立的730系列、1130系列加上“红旗”10近防导弹。
图片:注意“棕榈树”近防系统的火炮仍然是AK630式样,但是加装了外框架支撑,以降低震动。
图片:猛烈开火的“佩刀”近防系统,使用次口径穿甲弹反导,但这种弹药没有给越南。
由于“卡什坦”系统研制时间较早,随着苏联解体,一些部件生产商也成了其他国家的厂商,因此俄罗斯又重新研制了“佩刀”近防系统。将“卡什坦”的搜索雷达分开布置在军舰上,降低了炮塔的重量,提高灵活性。另外,针对炮管容易剧烈震动影响射击精度的问题,在其外加装了框架支撑结构,以减少开火后的震动幅度。
“佩剑”系统使用由努德尔曼精密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的AO-18KD型速射炮,相对于AK-630近防炮的AO-18速射炮,算是升级版,使用了无弹链供弹系统,射击效率有所提高,炮管和机械装置的寿命大大延长。
图片:越南“棕榈树”近防系统使用的高爆燃烧弹和高爆燃烧曳光弹。
俄罗斯自己使用的“佩刀”系统配备有专用的次口径曳光穿甲弹,以保证有效击穿反舰导弹的战斗部。但是在出口的“棕榈树”系统中,仍然使用老式的高爆燃烧弹和高爆燃烧曳光弹。这种弹药主要是用于打飞机的,打击反舰导弹的效果不佳,不但弹道性能无法与次口径穿甲弹相比,穿透力也不行。
我军在研制730近防系统和1130近防系统时,专门研制了尾翼稳定的脱壳穿甲弹。这种钨芯穿甲弹,配合精心打造的高强度线膛炮管,保证了炮弹能够以超群的初速和精度发射。使用针对反舰导弹的弹药时,初速高达1150米/秒,可以保证在有效射程内弹道平直,并具备足够贯穿增强防护的反舰导弹关键部位的能力。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时,有效射程超过3千米。
图片:1130近防炮猛烈开火,抛撒的弹壳都是钱。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钨芯穿甲弹这种高大上的贵族弹药,采购价格也能吓死人,穷国根本用不起。
以钨弹芯使用的钨粉原料为例,中国曾以2万美元价格进口2公斤钨粉回来搞研究,等穿甲弹专用钨粉钴粉研究成功,出厂价7.8万元/每吨。1985年时一枚坦克炮用的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出厂价就高达4000元,现在已经涨到6、7万元以上。军舰用的30毫米钨芯穿甲弹当然用不了那么多钨原料,但据军事专家评估售价也不会低于1000元。
这样算下来,730型近防炮一次发射按住按钮3秒钟,能够打出去200发炮弹,消费也达到20万。如果是1130型近防炮的射速,按住3秒,也要打出去50万元,相对于3秒钟打出去一辆宝马轿车。
图片:国产近防炮使用的30毫米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专门用于反导。
“棕榈树”由于采用了两门6管30毫米机关炮,这种火炮单管射速5000发/分钟,双管炮一起开火也能够到达10000发/分钟。算下按住3秒能够打出去500发,3秒50万左右的消耗是越南海军无法承受的。
显然这是很大的一笔开销。越南即使引进有次口径穿甲弹也不可能大批量装备,何况从俄罗斯方面的消息看并没有这方面的出口。
图片:我军在为近防炮装填30毫米钨合金次口径穿甲弹。
因为俄罗斯的近防炮本来就打着物美价廉的旗号进行出口的,能够实现基本防御就可以了,反正还有8枚防空导弹能用,因此越南也并不急迫。
其实“棕榈树”这种弹炮合一系统总的来说还是性能不错的,想法也不错,自然也成为了中国仿制的对象。国产的舰用弹炮合一系统已经研制成功,不过我军仍然不打算采用,而是推向国际市场赚小钱!
图片:我国生产的外贸型弹炮合一系统,主要面向出口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