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专家:不要让美国的“空荡” 成为中国的陷阱!
伊朗以外的人们,包括我在内,很少知道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或萨法维王朝,那是波斯帝国的黄金时代。当特朗普总统警告说,如果德黑兰对卡西姆·苏莱曼尼将军遇刺一事进行报复,52处伊朗文化遗址将“受到非常迅速和沉重打击”的时候,我觉得他好像是威胁要轰炸伴随我们长大的枕边故事——《天方夜谭》里的那些地方。
伊朗为苏莱曼尼举办大型葬礼
美国总统发出这种威胁言论几乎和刺杀苏莱曼尼将军事件本身一样令人震惊,尤其是,如果它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将来的所作所为有可能根本不把国际法放在眼里的话。
2001年,塔利班蓄意炸毁了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2012年,基地组织的一个分支摧毁了马里廷巴克图的古代宗教遗迹(国际刑事法院判定这是一起独特的刑事案件)。2015年,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毁掉了叙利亚古城帕米拉的重要建筑。
难道,美国的道德制高点已经沦落到只出现在好莱坞大片的结尾了吗?
几年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听到两个我认为最有趣的问题:假如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不可避免的话,中国能建立一个既让中国人满意也让外国人可以生活其间的国际秩序吗?如果说美国滥用武力导致了世界的灾难,中国又能有什么样的不同作为呢?
今天的中国看上去就像一个同时戴着三顶帽子的魔术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均GDP达1万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理解,这或许让人们感到了困惑。
第一顶帽子最容易解释。如果奇迹有颜色,那它一定是红色的。自从中国决定改革、并向世界开放以来,过去40年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多地受益于全球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明确表示要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在二战后设计的。中国已经成为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并显示出了从多极化到气候变化,再到人工智能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潜力。
而把第二顶、第三顶帽子放在一起,人们就会更加困惑。如何平衡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看似矛盾的角色?中国表示将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为世界做贡献,这常常被认为是说,中国的贡献将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应有水平。但这种结论是错的。既然中国的国力注定会增强,它当然可以为世界做更多贡献,何况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将在10到15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如果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确实不可避免,那么,中国应该抵御住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的诱惑。这些真空很容易变成陷阱,尤其是在中东地区,因为地球上没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多的冲突、代理人战争和大国对抗。中国的不干涉政策也许并不是交战方或交战国最需要的,不过,正是由于中东各方相信中国不会与任何一方结盟,所以中国的公正中立得到各方的信任。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维和、打击海盗、救灾等海外行动主要是人道主义性质的,这并不是巧合。对中国来说,其目标是帮助世界,而不是充当世界警察。很难想象在任何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会用无人机去暗杀一位外国领导人,更不要说还是在第三国。
中国对全球安全的贡献并不是它一定要做什么,同样重要的是它一定不会对世界做什么。这不仅仅是因为不干涉别国内政已被载入《联合国宪章》,它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所在。
如果世界是一片丛林,也许最好的办法是让受灾地区像大自然那样自然地恢复,因为外部干预所起的往往是破坏作用,而不是建设性作用。例如,美国在阿富汗打了18年仗,在这场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战争中,美军已死亡2300多人,受伤2万多人。
然而,阿富汗并没有比18年前更安全,和平仍遥遥无期。相比之下,自从1990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了24项联合国维和任务,向世界各地派出了约4万名维和人员,其中只有13人死亡。
对中国人来说,理想的世界秩序是什么样子呢?与19世纪“英国治下的和平”及20世纪“美国治下的和平”不同,21世纪不会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被“中国治下的和平”所笼罩。
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壮大令人敬畏,但就算可能的话,中国军队也至少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赶上美军。如今,随着全球化加速和技术的切实进步,没有哪个文明能够主宰世界,每种文化都是融合而成的。是的,世界将有更多的中国元素,但中国也同样会有更多的国际色彩。
中国有些学者谈到中国古老的世界秩序观——“仁政”,或称王道。如果这个词代表中国作为一个开明仁义的大国,愿意满足其他国家的安全和经济需要,那它就是好的。但如果它意味着中国是以霸主身份做所有这些事,以换取别人的臣服,那它就是错的。最接近王道的可能就是联合国了。尽管联合国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时被人诟病,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组织比其他任何组织都更能代表国际社会,因此,对联合国应当予以加强,而不是削弱。
鉴此,中国已经增加了给联合国的财政捐助,并增加了维和待命部队的数量。幸亏,特朗普的威胁被证明是空话,但华盛顿为苏莱曼尼将军之死所付出的代价,将超过美国在伊拉克基地受到的德黑兰的报复性导弹袭击。魔鬼已经从瓶子里放出来了。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2月9日发表该刊记者独家专访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的报道。
此前已经有报道说,美海军可能会在即将到来的预算申请中削减造船计划。
埃斯珀却表示,他将“全面致力于”建造一支包括355艘或更多舰艇的舰队。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美海军必须从根本上围绕较小型的舰艇来进行自我改造。相比美海军现在依赖的设计精巧的大型舰艇,小型舰艇可以更快地获批(获得国会预算批准)并采购。这种转变可能对美国工业基地和美海军航母部队都有着重要意义。
报道认为,这样一个计划意味着对目前美海军结构评估的背离。目前的美海军结构评估要求将大型舰艇的数量增加到小型水面舰艇数量的两倍:104艘大型舰艇,52艘小型舰艇。
但埃斯珀说,将这个结构倒置过来对于在未来预算的限制之内打造规模更大、战斗力更强的美海军是至关重要的,而五角大楼预计未来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不会很景气。
埃斯珀说,为了实现目标,美海军必须努力推动使用配备船员较少的舰艇。近年来,这一直是美海军“海军系统司令部无人海事系统”项目办公室的工作重点。
不过,第一步将是弄清楚这支舰队应该有什么样的面貌。
埃斯珀说:“我们必须弄清楚未来舰队的样子。我认为,达到目标的途径之一是采用人员配备较少的高自动化舰艇,假以时日,可以将这种舰艇变成无人系统。”
他说:“我认为,到2030年我们可以达到355艘,甚至更多。”
资料图片:美海军独立级濒海战舰编队。(美海军官网)
报道称,埃斯珀支持以轻型船只或选择性载人舰船为基础建设更大规模的海军。这呼应了代理海军部长托马斯·莫德利的意见。莫德利呼吁在未来10年中建立一支包含355艘舰船的舰队。
埃斯珀的意见也同美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戴近期发表的讲话相一致。吉尔戴2019年12月在美国海军学会的防务论坛上说,美海军需要改变建造舰艇的方式。
美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戴
然而,美国国会一直不愿意支持推动更多无人舰船的计划。国会认为,在作战概念如何发挥作用或海军要如何支持作战方面,美海军尚未做足够的工作。
埃斯珀说,他的办公室将发挥领导作用,以让国会加入有关新舰队规划的协商中来。
报道称,用更小型、配备人员较少的舰艇来扩大美海军规模还将增加小型造船厂进入造船工业基地的机会。在大选年,这可能是对国会议员来说有吸引力的建议。
随着美国防部考虑建造更轻便的海军,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美海军的11艘超级航母将会怎样?包括负责研究和工程的国防部副部长迈克·格里芬在内的一些国防部官员已经公开提出疑问,认为航母的弱点已经越来越明显。
埃斯珀说,他不确定就航母而言最后的答案是什么。但他说:“我认为,它们展示了美国的实力、美国的威望。它们引人注目。它们是一种重要的威慑力量。”
不过,埃斯珀说,如果航母要在将来保住它的重要地位,美海军可能必须考虑用新的方式建造航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