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保卫欧洲”不是玩虚的 此举释放一大重磅信号!
《军事维基》网站报道,美国正在准备实施的“欧洲防御者20”演习打算把一个师级规模的战斗部队从美国部署到欧洲,要实施装备的战略机动,装备和人员要穿过战区,抵达不同位置的训练场。存放在美国的装备要从四个不同的州运到港口,然后前往六个不同的欧洲国家。
这场战略机动需要动用好几个国家的数万军人和平民。美国军人要部署到整个演习涉及的所有地区,与其他参演国家的军人一起实现不同阶段之间的衔接,然后参加不同的年度演练。
这场演习的基本原因,是为了确保美国及其欧洲盟友的战备水平,确保美国军队能及时越过大西洋来保护自己的欧洲盟友。美军高层指出,这项演习有两个明确目标,首先是确保战备水平,其次是验证欧洲是不是有能力实现这样大规模的部队机动。
把美军从美国机动到欧洲是相对简单的,然而从欧洲沿海国家向中欧、东欧机动是更复杂的问题。因此,欧洲防御者20演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美国和欧洲实施大部队机动的能力,也是为了保证一旦有事,美国军队可以在欧洲大陆上机动。本次演习中,大约要向欧洲大陆机动超过两万件装备。其中,来自英国的部队和人员要在荷兰安特卫普下船,这只是整个演习的下船点之一。然后,卡车队要穿过整个欧洲,把装备和其他物资送到预定地点。预计在演习准备期间,卡车队要行驶大约4000千米。
这场该演习的焦点,是实际操作大规模部队横跨大西洋抵达欧洲的快速部署能力,期间他们要得到盟国及合作国家的支持和参与。这也是最近25年来,从美国向欧洲实施的最大规模兵力部署。
延伸阅读:美国斯崔克重装旅实力究竟怎样?演习中曾被红军吊打
自打苏联解体后,美国军方就一直在动歪脑筋,觉得‘既然苏联威胁已经消散,那我们还留着大规模的传统陆军干啥?’当然,在海湾战争爆发时,对传统陆军发展前景感到迷茫的国防部暂时还没对陆军编制动刀子。
但到了伊拉克战争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2003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了入侵。通过这次战争,国防部的老爷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事实——‘传统的大编制陆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快节奏战争的需求。’
传统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确出现了反应慢、行动迟缓、作战效能低下等问题,尤其是美国陆军的第四机械化步兵师(也就是后来抓住了萨达姆的部队)。战争在3月底打响,他们却因为编制太大导致运输耗时太久,直到4月份才被投送进战区。此后,国防部的老爷们就坚定了‘陆军一定要改革’的决心。
2003年5月,由美国第二机械化步兵师第三旅改编而来的第一个‘斯崔克战斗旅’在美国联合战备中心进行了测试演习与作战效能评估,并取得了相当‘漂亮’的战果。斯崔克旅的典型装备斯崔克装甲步兵车,重量仅20多吨。美国C-5大型运输机一次能运载4辆,最小的C-130运输机也可以运载一辆。
在军方眼中,斯崔克战斗旅通过高度信息化,得到了极为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尤其是在城市环境的战斗中,更加灵活的斯崔克战斗旅甚至能够在己方人数和敌方均等的情况下取得胜利,而非传统的‘进攻方需要六倍以上的人数优势’理论。
听完国防部长一通狂吹,美国国会的老爷们自然顶不住,于是斯崔克旅就顺理成章的‘上位’了。很快,越来越多的传统陆军师级单位被改编成了更加先进的斯崔克旅,而国防部的高官们还喜滋滋地认为这是美国陆军现代化的一大步。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对‘全球快速部署’的执念越来越深,其特种部队‘24小时全球部署’和斯崔克旅的‘96小时全球部署,72小时独立作战’思想就是典型。而斯崔克战斗旅的出现,本身是因为苏联传统陆军威胁的消亡、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越来越大的军队快速响应需求和现代化城市作战需求增加导致的。
虽说斯崔克战斗旅的定位是先头部队,是在后续传统陆军大部队到达前抢夺战场主动权、占据有利位置的排头兵。但放眼过去的十几年间,不管是在伊拉克、伊朗还是阿富汗,甚至是在乌克兰等敏感地区,美国一直都在将斯崔克战斗旅当作主力部队。
美国一直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各个地区大搞非对称战争,而反应更快、消耗更少的斯崔克战斗旅自然成了第一选择。加上美国已经把海军和空军建设的优先级放在了陆军之前,久而久之,传统陆军就成了美军最惨部队。要知道,连海军陆战队都有F-35,美国陆军的‘新玩具’却迟迟不见踪影。
美国越重视以轮式战车、轻型装甲单位为核心的斯崔克战斗旅,以重型装甲单位为核心的美国传统陆军部队就越惨,而那些传统陆军单位就越难以得到足够的经费完成更新换代。
最典型的例子:著名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第一辆量产型早在1992年就已经出厂,多年来虽说推出了各种改进版和增强套件,但其核心仍然是那套八九十年代的东西。反观俄罗斯和中国,前者推出了号称‘第一款第四代主战坦克’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后者有更新更现代化的99A主战坦克。
但面对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们如此巨大的进步,自诩全球第一的美国不仅没有想过给陆军多拨点钱,研发新一代的武器装备,反而一再克扣陆军的军费,以至于美国的传统陆军部队在近些年来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这与美国海军和空军形成了剧烈而讽刺的反差。
斯崔克战斗旅这个编制其实并不能说是个错误,但美军盲从于自己的战场经验,导致传统陆军实力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这必将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幸运的是,美国军方终于发现了斯崔克战斗旅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在着手回归传统。
转眼间到了2018年,由于俄罗斯等潜在对手军事实力发展迅速,这让美国重新回想起了当年苏联陆军带来的恐惧。为了证明自己的‘现代化陆军’仍然有足够的实力对抗俄罗斯等国的传统陆军,美国国防部让一支刚从伊拉克调防回国的斯崔克战斗旅,在完成休整后开赴欧文堡训练基地,与假想敌部队进行一场对抗性演习
。
在演习中,美军的‘红军部队’模拟了苏联时期的红军部队,配置的都是T-72和BMP-1等较为落后的装备;而刚从战区调防回来的斯崔克旅显然拥有不少的战斗经验,其战斗力自然不会低。
但就是这样一场看似‘板上钉钉’的对抗性演习,却打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果。以轻装甲单位为主的斯崔克旅根本挡不住假想敌部队的‘钢铁洪流’,三场演习都被对方歼灭了超过40%的有生力量,可以说是败得没有任何悬念。
对此,拥有美国军方背景的杂志《国家利益》刊文指出,美国必须开始建设传统陆军力量,否则将难以抵抗俄罗斯等潜在对手的传统陆军部队。现在的美国陆军过于依赖空中支援,步兵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了‘二线角色’,在单独作战时难以有效进行战斗。
虽然现在空地协同早已成为主流,但并不意味着传统陆军就应该被放弃。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克里斯蒂安•布罗斯更是非常尖酸地指出:在美国陆军沉迷于非对称战争时,美国的潜在对手已经用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技术,大大加快了发现、定位并打击目标的效率和速度,现有的美国陆军已经无法有效对抗这种威胁。
美国国防部的老爷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忽略的一系列问题。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陆军战略》,其中明确指出‘美国陆军将在2028年前,将从治安战为导向的建制,恢复为传统高强度战争的参与者’。其言下之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斯崔克战斗旅编制,并重新开始建设传统陆军单位。
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利表示,美国陆军在未来研发武器和平台时,将更加注重大规模机械化战争。而一直以来不被重视的美国陆军装甲部队,也开始轮番拖着他们的M1A2SEP主战坦克到欧文堡进行传统大规模装甲对抗演习和训练。此外,美国陆军还将研发新一代的陆军远程火炮系统,以替换服役数十年的M109系列自行榴弹炮等多种先进武器。
此外,美国陆军还将继续扩军。预计2022年前,将47.6万人的正规部队扩充到超过50万人,并将把部分斯崔克旅重新改制为重装师级单位。如果美国陆军能够在保持斯崔克旅快速、灵活、信息化程度高等优点的情况下,建立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重装师级单位,这完全是国会老爷们能够理解和支持的。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美国陆军内部仍然有部分将领满足于现有状况,认为美国不必担心与俄等潜在对手爆发大规模地面冲突,因此拒绝推行改革。毫无疑问,美国陆军的‘旧路重走’并不会那么顺利,未来恐怕还得经过不少的坎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