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眉吐气!中国正式出击,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较量!
大家都知道,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发展较晚,所以,相比于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比如说,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直到现在也很难改变。专家的说法是,中国信息产业长期处于“缺芯少魂”,所谓的“芯”,指的就是芯片,而“魂”指的就是操作系统。
不过好消息是,近几年,国产芯片经过不断的追赶,终于在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级别。其中,华为更是起到了表率作用,这说明了,在芯片领域,中国制造正在快速崛起。
不仅仅如此,有关操作系统,中国也传来了大喜讯。据2月18日消息,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整合而成,正式更名为麒麟软件,目前已完成了相关手续,且取得了最新的营业执照。
这意味着,国产操作系统正式完成了“统一大业”,将合力打造统一操作系统。目标是,为国产计算机贡献“最强大脑”。
国产系统究竟难在哪儿?
这些年,国产操作系统一直被提及,国内也确实出现了不少的操作系统,比如说中标麒麟、中兴的新支点、红旗Linux等,不过,这些操作系统全部是各自为战,根本掀不起大浪。
反观微软公司,控制着操作系统领域数十年,丝毫不将国产操作系统放在眼里。即使国产操作系统有所突破,但距离微软、谷歌以及苹果等公司还有很大差距。
那么,国产操作系统究竟难在哪儿?
在秃鹰看来,主要在这3个方面:
第一,资金和人力投入远不如国外。开发系统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就拿Windows XP 来说,微软投入资金达到了200亿美元,至于人力上,至少雇用了5000名程序员。反观国内,开发操作系统的公司,仅仅只有数百号人,资金投入上更是少得可怜。
第二,生态建设和推广难。国产操作系统数量并不少,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主要原因就在于生态建设,也就是所谓的软件生态不兼容。比如说大家常用的WPS、PS等,如果说国产系统不支持,那你还会使用国产系统吗?当然是直接卸载,并且给予差评。
第三,对技术研发的高要求。现在的电脑几乎都是Window 10系统,其实,这体现的是技术更新换代的成果,积累着几十年的技术经验。中国信息产业起步晚,而当时的Windows几乎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即使开发者满怀理想,最后也只会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
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我国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Linux的二次开发,这正是许多企业赚快钱最合适的选择。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国产操作系统开始崛起了,中国的科技力量正在加强。结果习惯了微软操作系统的网友竟然说,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没什么用?
千万不要忘了,“缺芯少魂”是中国科技产业的心头病。如果不治好这个病,只会让病情恶化,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整个产业发展都会受阻。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国家的信息产业受制于人,就相当于被西方摁住了咽喉。国际上黑客影响国家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说伊朗的核设施曾遭黑客袭击,导致瘫痪,要知道如果出一点差错,那么地球很难保住。
因此,国产操作系统必须做好,甚至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麒麟”合并,会有什么效果?
有关企业“强强合并”,大家也听了不少了,比如说滴滴和快的的合并,直接让激烈交战的打车市场得到了整合,并直接产生了一家拥有网络效应的绝对领军者。如今,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的合并,势必会在科技行业中掀起一场大风暴,国产操作系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刻。
那么它的合并,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在秃鹰看来,最大的效果在于形成合力,比如在技术研发、市场和服务等方面,两者合作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从目前看来,两者宣布合体,对国产操作系统无疑是个好事。相信未来的麒麟软件,将为国家信息技术提供更安全、更稳定、更可靠的操作系统产品。
相信接下来的几年,合并后的麒麟操作系统会围绕生态体系进行建设,或许在未来,一个真正安全可用的麒麟系统将进入了千家万户。可能许多人会产生猜想,看来在电脑系统上,距离脱离Windows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秃鹰也相信,按照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基本普及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在全球科技博弈中,我国的芯片和操作系统长期受制于人,如今,大部分芯片产品基本实现国产化,至于操作系统也正在脱离困境,相信中国制造将很快走出“缺芯少魂”的困境。(环球新军事)
众所周知,卫星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更是尤为突出。尤其是导航卫星,不仅能用于民用领域,也能帮助军事武器实施精准打击。但世界上能发射导航卫星的国家就那么几个,所以导航卫星也成为一个国家国防的重要标准。如果没有自己的导航卫星,那就需要借助使用其他国家的,这就会变得束手束脚,受制于人。如果不能摆脱这样的束缚,就会一直处于劣势。
在屡遭碰壁之后,中国毅然决然的走上了自主研发导航卫星的道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终于全面建成服役,并且已在全球形成网络式覆盖。这是继美国GPS之后,世界第二个拥有覆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力的国家。但是研发北斗卫星的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此前因为与欧洲的频率重复,所以在2000年召开的通信大会上,西方考虑删除中国北斗所占用的频率,但是我国和俄罗斯共同反对,总算成功的保住了这一频率。
但联合国要求必须在七年之内有卫星占用,否则这一频率就会作废。7年后,我国北斗卫星成功进入到轨道运行,但遭到了美国的强电磁干扰。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国际专家就会认为只有换频率才能解决问题,一旦做出决定,我国不仅会失去这颗卫星的使用权,而且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关键时刻,我国航天专家王飞雪挺身而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们攻克了强干扰环境下高精度测距的世界难题,使得其的抗干扰能力提升了10000倍。
1年后,我国与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展开了频率信号之争,王飞雪团队再次出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中国成功挤掉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占据了该频率信号。这也让中国在国际上成功扬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王飞雪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国宝级专家,他从小就立志要报效祖国,完成学业后,立即投身到航天事业中,为中国的北斗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最近一个好消息让全国军迷都兴奋了起来,中国宣布中国北斗系统今年将正式覆盖全球,可一举取代美国GPS,作为一款结合了通信和导航双功能的强大卫星系统,目前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可想而知北斗在取代GPS后一年可赚4000亿,对此军迷兴奋的表示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美国GPS将被彻底超越了。
图为北斗卫星想象图
如今早已跨入了信息化时代,任何领域都在逐渐向信息化发展,大部分国家在军事上更是重视信息化发展,也正因如此,卫星导航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的卫星导航系统都可以实现单兵实时定位,确认每支部队的位置,对协调部队指挥以及战术运用更加有利,导弹这类精确制导武器,也需要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再结合自身的设备不断修正航线,才能击中目标。
卫星导航系统作用非常大,但研发难度较大,目前世界上处于现役的卫星导航系统只有2款,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美国的GPS,欧洲国家联合研发的伽利略因一系列原因暂时搁置了发展,如今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也因老化而即将退役,届时GPS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导航卫星,因此,谁能抢占这块空缺便能获得最大利益,北斗卫星的投入使用刚好恰到好处。
图为北斗卫星
在此前,中国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民用版的格洛纳斯系统以及GPS系统,虽然能暂时解决有无的问题,这种民用版的导航系统不仅性能不如专用版,导弹的精度会受到影响,而且使用外国导航系统还会一直受制于人,只需要外国供应商关闭信号,军队就会陷入一片乱,曾经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动战争时,都会先屏蔽当地的GPS信号,导致敌对国的一部分武器以及设备无法使用,从而取得优势。
因此,在多方面急迫的需求下,北斗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将对中国军队提升战斗力有着巨大帮助,此外,由于格洛纳斯逐渐老化,退役在即,3代GPS发射一拖再拖,直到去年才发射首颗卫星,未来太空中北斗将是最先进的导航卫星,届时将会有许多国家会选择北斗,中国可以既收获名声,又收获利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图为北斗卫星发射
北斗导航系统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中国从此就可以摆脱对外国导航系统的依赖,开始使用自己的导航系统,并且在未来,随着太空中卫星导航系统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国家也会选择北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