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当中国从战胜疫情后将再次显示其强大力量
作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系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冲击。武汉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对于限制这种疾病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医务人员和公民为应对这个事件而做出的勇敢努力,考验了城市的医疗基础设施的能力,这代表了一定程度的英雄主义,只有在战争中才能看到。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该病毒传播的总体情况,但湖北省新增病例大幅遏制的事实证明,当地采取的动员工作很成功,当地民众的巨大配合也有效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蔓延,并为最终战胜病毒创造了条件。
虽然有来自西方国家的声音将这种病毒的发生归咎于中国,并利用危机谋取廉价的政治利益,但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多数人们都对遭受这次巨大灾难的中国人民表示同情,并努力帮助中国渡过难关。
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勇敢不屈)的特质和中国政府在这次疫情中所表现出的投入所有资源去努力战胜病毒的决心,都将会持续下去。
尽管短期内中国经济会有损失,但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会变得更加强大。中国为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尤其是在过去二十年里,现在中国虽受疫情所扰,但还在持续影响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获益的非洲、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当中国从这一可怕的疫情中恢复过来,它将再次显示其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心与武汉和湖北人民同在,与全体中国人民同在。中国,加油!
2020年到来后不久,我国就突然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疾病。随着被感染的人数不断增加,中国不得不让多个城市封城,希望能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疫情的扩散。
不过由于正值春运之际,加上国内并没有提前储备物资,导致许多地区都出现了物资紧张的情况,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都面临着短缺。医院作为接收病人的地方,每天的使用量更为巨大,尤其是武汉地区。幸好国际上不少国家都对中国进行了援助,大大缓解了中国物资短缺的问题。
令人无语的是,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中国爆发疫情后,不仅没有对中国进行救助,反而还带头进行了撤侨行动,并对中国民众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使得其他国家也开始效仿起来,这无疑引起了我国许多民众的强烈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也没有想象中这么不靠谱,这次美国终于干了件让中国人很感动的事情,可谓是非常给力了。根据媒体日前报道,近日中国外交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已经决定向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的专家考察组派出专家,而且美国的企业与机构也为中国提供了大力支持。
据悉,在这次的捐款之中,来自美国企业的贡献是最多的,总价值已经达到了2.7亿元。除了资金援助之外,他们也为我国提供了许多物资援助。比如麦当劳为我国医护人员提供了用餐点,可口可乐为我国提供了数十万瓶饮用水,这无疑让医护人员的吃饭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由于如今口罩更为短缺,3M公司正努力将世界各地的口罩送来中国。霍尼韦尔在为中国提供两千万个口罩的同时,还恢复了在中国境内工厂的口罩生产工作。不得不说,美国这次的行为的确让人感动。当然对于其他国家的帮助,我们也一定会铭记在心。
延伸阅读:美国为何急着派“抗疫专家”到中国?
世卫组织的专家组2月10日抵达北京,虽然只是一个先遣队,但已经引起国际关注。
他们的任务是什么?这些国际专家能够给疫情防控带来什么帮助?……相比这些常规性的问题,很多人更关心的是:
美国专家来没来?为什么美国上赶着希望自己的疾控专家能去中国“参加疫情调研”,但是迟迟没能登上世卫组织的“名单”呢?
2月10日,人们议论的还有两个焦点:
湖北省之外新增病例连续6天下降,拐点来了么?返城复工第一个高潮,会带来防控新风险吗?
1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9日表示,由世界卫生组织领导的一支国际专家先遣队2月10日晚间应该能抵达北京,协助中国调研冠状病毒疫情。
这个国际专家组之前就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因为他们炮制论调“中国不希望西方专家到武汉实地调查疫情的真实情况,这是信息不透明的做法”,甚至还有一些美国政客炮制“新型冠状病毒是中国制造出来”的阴谋论。
比如,他们说,世卫组织与中国1月下旬就达成了协议,派国际专家组前往中国,但是中国政府花了近两周的时间,才对专家队伍的组成人员开绿灯。直到目前,也没有正式公布这支先遣队的人员名单。
只是宣布,世卫组织的资深医生、加拿大流行病学家和紧急情况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担任这支先遣队的队长。
而路透社说,据上个月陪同谭德塞访华,并留下来与中国高级卫生官员进行会谈的世卫组织全球传染病防御部门主任布里安德(Sylvie Briand)博士透露,他们正在与中国讨论一份专家名单。
谭德塞在2月8日表示,他希望该团队将包括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专家,而路透社2月10日凌晨发出的报道,并没有说先遣队中是否有美国专家。
关于这支国际专家团队肩负的任务,刀哥查阅了世卫组织的声明,官方的表述是:专家组将包括多个领域的国际研究人员,他们将与中国同行合作,增进对疫情的了解,以指导全球的防疫应对工作。
现在,WHO和这支专家组最担心是什么?
2月10日,由于欧洲出现了一些没有武汉旅行史的持续人传人的案例,所以WHO很担忧。谭德塞说,目前检测出的少数病例,可能预示着在其他国家更广泛传播的可能性。他还警告说,“我们可能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
的确,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病毒的传染方式、机理可能也在不断演变。而面对这种全球性的疫情,所有国家都必须做出努力,为尽快控制和击败新型冠状病毒做出贡献。世卫组织提到,这些努力就包括(各国)实验室有能力进行快速诊断,各国政府可追踪(亲密)接触者,并且使用公共卫生武器库中的其他工具。
信息分享和保持冷静,谭德塞强调这是抗击疫情的两个关键因素
在这场战“疫”中需要齐心协力,打一场歼灭战。
对于国际专家来华调研一事,中国已经亮明态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通报情况,分享信息,并邀请世卫组织等相关专家前往武汉实地考察。
那么,为什么美国专家迟迟没能进入“来华调研名单”呢?
目前有三个被热议的说法,刀哥觉得可以拿出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说法:中国担心美国专家抢了“一手数据”,在科研论文方面可能会抢了中国的果实。
刀哥觉得,这种想法大可不必。中国从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坚持第一时间向外界通报相关信息,做到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所以,对一手数据的担心可能性不大。而且,现在这个阶段,控制疫情、治病救人是最重要的大事。
与救人相比,论文不重要。
第二种说法:美国政客在炮制“中国制造病毒”的威胁论,美国专家来中国调研,可能会给那些政客提供“弹药”。
刀哥觉得,在这一点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中国有这个自信。
美国时间2月9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针对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汤姆·科顿有关“病毒可能来自中国生物战计划”的指控回应道:这一指控真是疯狂至极。
崔天凯说,捕风捉影、造谣传谣是极其危险和有害的,因其不但会引起恐慌,还会助长种族歧视和排外情绪,破坏“抗疫”的共同努力。刀哥也相信,美国的专家是有理性的,不会跟着那些政客一起“疯”。
第三种说法: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些专家肩负着军事任务,可能会对中国的病毒研究等生化科研能力进行刺探。
刀哥觉得,在共同战“疫”面前,中国一直是欢迎合作的。但是,防人之心也不可无。
先看看美国疾控中心的背景。
美国的疾控中心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构,任务是负责对流行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相关人员和地区进行强制隔离,切断其进入通道;它还有权在疫区内,对染病畜禽进行强制扑杀,其权力不能说不大。
该机构于1946年组建时被称为防治传播疾病中心(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er),以取代其前身战区疟疾控制项目,多少与军事有些相关色彩。在二战期间,建有军事基地的地区蚊虫肆虐,该项目曾努力制止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将其传染给民众。
即便现在,美国疾控中心与军方也是有合作的。
例如,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AMRIID),美国陆军研究对生物战争的防御及对策的主要机构。这个研究所也拥有美国国防部下属唯一一个,研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的高危险病毒的实验室。
而在人员和科研项目上,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就雇佣了军方和民间科学家以及高度专业化的支持人员。其研究人员经常与美国疾控中心、世卫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主要生物医学和学术中心展开合作。
所以,刀哥觉着在人员上进行排查,也是有必要的。
2
湖北以外新增病例连续6天呈现下降趋势,绝对是个好消息。
新增病例是观察疫情走向的一个重要指标,连续多日下降,说明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但能否据此认为湖北以外地区的疫情拐点已经来到?钟南山院士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完全证明拐点就来了,估计还要几天。
就在今天,钟南山领衔新发的论文披露,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如果真是这样,之前我们按照潜伏期14天制定的隔离期是不是存在漏洞,尚未可知。
疫情防控战的形势依然是严峻的,身在湖北以外的我们不能因新增病例数的下降而掉以轻心,“围堵”策略仍要继续。
现在的新冠肺炎战疫已经到了最有希望,也最艰难的时刻。
湖北集中了全国74%的确诊病例,武汉的确诊病例又占到湖北的60%,那里才是至关重要的战场。
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这是湖北抗疫大战吹响的号角。在武汉,3.4万干部职工下沉社区,强力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
拥有2500张床位的“两山医院”已经交付使用,成为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重要力量。
最早的3家方舱医院也已正常运行,用于收治确诊的轻症患者,以避免大量确诊患者在社会上造成污染。另有12家方舱医院还将陆续投入使用。
对于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多家民营医院、酒店、党校、高校被征用为临时隔离点。
这样的三级隔离,有利于形成重症、轻症和疑似患者的分流。
效果正在显现。比如武汉市肺科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患者人数正出现断崖式下降。原来一个上午需要接待四十多名患者,现在一天接诊四十多人。
再比如武汉市急救中心的120,曾一度面临电话打不进来,高峰时二三十个电话在排队;57辆急救车满负荷运转,依然会面临无车可派的情况;就算接到了病人,也没有医院可送。现在的情况好转了一些,电话不用排队,也有几十辆外省的急救车赶来增援。
然而,毕竟是一座现有居民900多万人的大城市,它在疫情中沉浮了两个多月,想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还是很艰难的。
昨晚一辆公交车在武汉多个社区转运重症患者,因为需要一个一个社区接的缘故,公交车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医院,车上以老年人为主的患者们已经精疲力竭。谁曾想,到了医院后,怎么对接,怎么办理入院又是一个难题。患者们只能在入院办理处苦苦等候。
显然,应收尽收的措施在落实环节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
另外,刀哥留意到,网络上有关于百步亭社区的传言,说百步亭如今处于无人管的境地,大量疑似和发热病人至今没有集中隔离,“我觉得我们已经被放弃了”。
先科普一下百步亭。
百步亭是武汉三大居民区之一,占地4万平方米,辖区居民十多万人。它成为这次疫情中的一个特殊案例,是因为在1月18日小年那天按照惯例举行了万家宴,4万个家庭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就在同一天,武汉卫健委发布通报称,新增59例,累计121个确诊病例。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如果社区可以更早一点警觉,这样不必要的群体传播本可避免。
关于百步亭的舆情还在发酵,期待有关消息的公开与回应,别让传言满天飞了。
不过,刀哥相信,没有谁会被放弃。
9日,来自十多个省市的近6000人组成的医疗队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武汉。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最多外省市医疗人员抵达的一天。
辽宁网友说,家乡又去一千多人支援武汉,李医生你放心吧。
浙江网友说,坐着轮椅的杭州,打着绷带的宁波,拄着拐杖的台州又去支援湖北了。
江苏网友说,江苏十三太保来了,黄石妹妹你别怕。
……
中国医疗界最顶尖的王炸已经带着数十个省份的天团会师武汉,有这样的中国力量加持,我们更有信心尽快拿下新冠病毒。
3
在结束“史无前例”的春节长假后,全国很多地方今天正式迎来复工日。
疫情当前,戴口罩、测体温、登记出入、酒精消毒……已然成为不少人的上班“标配”。
但是,在“全副武装”踏出家门的同时,上班族们也因疫情的一些最新消息深感担忧。
比如,发改委专家冯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全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大约是17年前SARS时期的6倍,未来四周大城市将面临大考。
再比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告,该院一进修医师8日确诊新冠肺炎,确诊前16天无症状并密切接触56名医务人员。
或许正是因为焦虑,一时间“××市2月10日晚12点对全市主干道进行大面积消杀、消毒工作”的谣言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甚至有观点称,复工会导致疫情在湖北之外的其他地区大规模爆发。
那么,这样的担心有道理吗?为此,刀哥特地请教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立祥。
他认为,由于各地采取了堪称“史上最严厉”的防控措施,排查到小区、到家家户户,不太可能出现疫情的第二次大爆发。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会出现“复工潮”,人流集聚,因而不排除疫情反弹,病例数在局部增长的可能性。
刀哥注意到,为了应对“复工潮”带来的风险,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更为严厉的防控政策。
北京市今天发布十条疫情防控通告,严格居住小区(村)封闭式管理。通告要求,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居住人员和车辆凭证出入,进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
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则在今天的新冠肺炎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市1.3万个居民住宅小区,绝大部分已实现了“封闭式管理”,采取诸如严控小区出入口数量,加强门岗力量配备,做到人员进入必询问、必登记、必测温等措施。
广州市和深圳市也在7日宣布,对所有居住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其中,广州要求村居室内的文化、娱乐等聚集性场所一律关闭。深圳则明确要求,社区小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近14天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100%居家隔离;存在与病例密切接触史的人员100%实行集中隔离等。
不过,即便在如此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复工潮”给各地带来的防控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王立祥提醒,现在我们依然没有明确新冠病毒真正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也未完全掌握,而且病毒本身也存在变异的可能性,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继续保持警惕,多在防控措施上做功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