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常中4国常年陷入战争,为啥中国独善其身?
人类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因此,为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由美国人倡导建立的联合国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联合国存在的目的不再仅仅是维护世界的和平,而是在经济、文化乃至社会进步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为止,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有个最重要的机关叫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军事行动的联合国机构,有中美俄英法五国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这5个国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大国,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完全是凭自己在二战中打拼出来的。二战结束以后,实力膨胀的美国迅速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而苏联更是在卫国战争中硬是打出了一支可匹敌任何一国的军事力量。英国是二战早期抗击德国纳粹的主要力量,后期更是跟随美国解放了西欧很多国家。法国虽然在二战表现不佳,更是在抵抗德国过程中迅速投降,但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法国爱国人士,虽流亡海外,但依然同德国作战,凭借有限的军事力量跟德国周旋,二战后期在美英的帮助下复国,凭借法国原有的工业实力迅速发展为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
至于我们中国,这里不再赘述,也不再讲述中国长达14年大抗战史书,我们引用一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的评价:“中国的体量在那里摆着,即使他现在很弱,好歹也有4亿人,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总比把他当成潜在的威胁强。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而非地区性的,没有中国,联合国的权威性将受到损失。”
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发动了200多场战争,法国和英国的实力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他们都是美国忠实的小弟,尤其是英国,堪称美国的马前卒,无论美国到哪里打仗,他们就在屁股后面跟着,而俄罗斯也经常会在某些地区跟美国对着干,所以他们也经常会参与到战争中。
那么为什么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4个国家都主动参与过战争,而我国就能够独善其身呢?实际上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国的军事实力目前也非常强大,所以没有什么国家敢直接或主动对我国动武;
其次,我国的民族凝聚力非常强大,即便是在如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团结一心,战胜敌人;
第三,我国拥有将14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我国提供了充足的兵役来源,因此我国军队的总量更是非常庞大,几乎没有什么国家能够在军队数量上比得上我国;
再者,作为一个负责人的世界性大国,我国在国际上的口碑很好,待人友善,帮助落后国家进步,推动世界发展,相比美国到处打打杀杀,中国给各国带来的是更切合需求的利益,以诚交换,最终达到双方甚至多方共赢,所以中国不会陷入战争,也没有国家希望中国会陷入战争。
就像春节前后蔓延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我们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也收到了世界各国的祝福,很多国家为我们送来了国内急缺的医疗物资更是说明了他们对中国的感激和信任,甚至像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这些本身不富裕,但为了帮助中国不惜动用国库中的稀缺物资,无不反映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口碑,反过来,想中国这样的负责任、有担当的国家怎么会让世界不喜欢呢?(独舌视界)
据了解,在此前,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一项提案,而此次提案的内容,就是希望把联合国的行政人员增加为21人。
而中国做出这样的提议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有效躲避财务纠纷的产生。据悉,这项提案已经获120个国家的赞成,也就是说,中国提交的提案,将会以绝对优势通过。
这些年来,中国虽然发展得不错,不过和那些西方国家相比,在影响力上面还是差了一些,但是这一次中国的申请,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国家的同意,背后又有哪些原因呢?
中国获众多国家支持的原因
其实,大家之所以对中国做法表示认同,就是因为美国的种种作为,已经让各个国家感到尤为不满,我国提出此项申请的原因,就是基于联合国前段时间,出现的财政危机情况。而联合国出现这种状况,和美国有分不开的联系。
美国作为联合国的第1成员国,它所拖欠的会费,已经有10.5亿美元,因为有着这么一个大哥的带头作用,所以也有很多成员国,肆无忌惮地恶意拖欠会费。
一直到1月10日,联合国终于忍无可忍,对那些恶意拖欠的国家进行惩罚,剥夺了他们的投票权,以此来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可截止到目前,美国还是只缴纳了部分会费,仍旧有一些会费还未结算清楚。
美国所作所为让其他国家无以忍受
显然,美国这样的做法,让很多国家感到不满,他之所以敢这样为所欲为,就是因为现如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对自己实施威胁。
因为他极其嚣张的态度,让各个国家颇为反感。但一直以来,他在联合国都有着相当高的话语权,甚至说这里曾经是美国掌握的天下。
不过,随着其他国家的崛起发展,美国的话语权也遭到削弱,但总体来说,他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旧是最高的。在此前,召开联合国大会时,他就利用自己东道主的职位之便,为难其他国家。
他这样的做法,就连自己的好朋友都有些看不下去,所以,这一次英国也站在了美国的对立面。
所以,这次中国提出的申请能够顺利通过,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话语权,一下子有了绝对的提高,而是因为美国的种种行为,让其他国家无因忍受,所以大家更认可中国的做法。
现在这项提案的通过,对美国来说是项打击,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如果还是不知悔改,不加收敛,那美国将会承担更多的打击,毕竟现在想要对他出手的国家,不在少数。
虽然有些国家综合实力不够强大,但是如果联合在一起,美国还是没有实力,和团结在一起的国家对抗的。(崛起中国)
|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
目前,中国正在忙着抵抗疫情,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不帮忙就算了,反而做出过激反应,禁止中国人入境。这还不算,美国再一次落井下石。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联邦纪事发布公告,宣布取消25个经济体的WTO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其中包括中国和中国香港。
据彭博社报道,USTR缩减了“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名单,以降低美国对对其他国家是否通过不公平的出口补贴,危害到美国产业的调查门槛。根据WTO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比如,在各项产品关税的降税速度及幅度上都低于发达国家。
而美国停止对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行为,标志着其在往后与中国的贸易中可能将不再适用“特殊和差别待遇”而按照发达国家标准进行。
另外根据USTR发布的公告,还有23个经济体被取消了优惠待遇,包括阿尔巴尼亚、阿根廷、亚美尼亚、巴西、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哥斯大黎加、乔治亚、印度、印尼、哈萨克、吉尔吉斯、马来西亚、摩尔多瓦、蒙地内哥罗、北马其顿、罗马尼亚、新加坡、南非、南韩、泰国、乌克兰和越南。
特朗普一直不肯承认中国在WTO的地位
实际上,美国一直对中国是否是发展中国家存疑,甚至否认中国地位。
去年7月,特朗普向WTO下了一道最后通牒——要求修改一项规定,即允许各国决定自己是否符合“发展中国家”资格。换句话说,特朗普要求WTO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行改革。并且,给出了90天的期限。但WTO并未听取特朗普的要求。
根据白宫发布的备忘录,美国认为,“当最富有的经济体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时,这不仅损害发达经济体,而且损害真正需要特殊和差别待遇(S&D)的经济体。”该备忘录以中国为例,说明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之体量、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之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之大等,证实中国是何等“发达”。
对于美国的这一表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回应称,这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世贸组织的原则和精神。
高峰表示,虽然近年来部分发展中成员快速发展,但总体上南北发展的鸿沟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发展中成员仍然需要政策空间以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减贫、就业等全方位的发展。发展中成员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应该得到有效维护。
显然,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是美国所说的“发达国家”。(中油网)
最近澳大利亚发布的一份报告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这份报告称在几十年突飞猛进之后,中国在一个关键指标上首次赶超了美国,这个指标就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对此联合国也高度认可,让所有人都欣喜若狂,有网友表示,这次终于轮到中国拿到全球第一了。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中国和美国同样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力重大的大国,国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不能游离于整个国际社会之外独善其身,而作为大国的中国和美国,两国在世界上都拥有较为广泛的社交圈和人际圈,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这个社交人际圈,有些问题还真的需要广泛的人脉关系来解决。
就拿中国重返联合国来说,正是依靠众多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新兴独立民族国家在联合国的一国一票,中国才能够重新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地位,朋友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且在最近十余年间,中国比美国在结交朋友一事上投入更多精力,收获也远远高于美国。
图为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
近日,就在澳大利亚的权威科研组织的报告中指出了一个事实,中国的建交国数量首次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球朋友圈最广的国家,这并非是能够短时间做到的,事实上,这是经过数十年积累最终的成果,中国一直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对外交往,而这五项原则,是联合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遵守这些原则,不仅为中国打开了交往的大门,也向全球国家树立了一个大国典范。
反观美国,其在外交的出发点根本不是“互利共赢”,而是贯彻“美国优先”的策略,也就是说,美国在外交上的表现尤为自私,稍有一点风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有利可图之时,又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这种两面三刀的外交虽然对于美国来说灵活务实,但是同样给建交国留下了反复无常的恶劣印象,与此同时,美国还视很多实力不平等的国家为“小弟”,根本没有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去对待,种种做法也让很多国家心生不满,美国的国际形象饱受诟病。图为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
中美两国在对外交往的方针政策上大相径庭,这是两个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地位逐渐发生变化的根本性原因,而这种变化造成的只能是美国在国际上的号召力不断降低,而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紫龙防务观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