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口罩出口,扣留中国货船后,印度出新招!
印度又来了!在中国困难的时候禁止口罩出口,暂停棉花出口,扣留中国货船后,印度又没收了归国华人的口罩。即便中方已经要求做出改变,印度还是置之不理。
|印度扣押医疗资源
印度对中国疫情的态度属实令人失望。近日,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两国人员交流,停飞中国航班,甚至将一些中国医疗、慈善机构、个人在印度采购的口罩等医疗资源扣押。这不仅会为中方带来困难,也会影响两国的正常交往。
对此,中国驻印度代表发出声明称: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不赞成甚至反对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各方应遵照执行。我方希望印度能够以客观、理性和冷静的态度看待此次疫情,本着合作的态度处理中方急需的物资,尽快恢复两国的贸易和人员交流。
但印度对此似乎并不在乎,印度外交部回应称,印度当前采取的应对措施符合世卫组织的建议。印度认为,该国人口庞大,医疗资源已供不应求,所以才做出此决定。但谁都知道,印度的做法并不符合世卫组织的建议,甚至还有更过分的。
|扣留中国货船
此前,印度还宣布禁止口罩出口,在中国急需口罩的时候。1月31日,印度外贸总局发布通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印度禁止出口口罩、防护服等个人保护设备。印度最大的棉花出口商Kotak还表示,由于疫情影响,将停止向中国出口棉花。
在2月5日,印度还扣留了中国一艘名为“大翠云”的货船。理由是该货船装有可以货物,但实际上这只是一批运往巴基斯坦的普通货物。
更过分的是,印度还要向中方索赔。此前由于疫情影响,中国大量企业停工,包括许多出口企业。印度却以此为由,要求中方赔偿合同损失。中方已经对此做出解释,疫情的爆发是不可抗因素,印度不必在此刻“咄咄逼人”。
|不需要中国帮助了?
不过印度在对中国频频做小动作之时,似乎忘记了他们也需要中国帮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印度的药企又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原料药。由于中国疫情爆发,导致生产原料药的企业复工时间延长,这让许多印度药企担心会因为原料药库存不足而被迫停产。
虽然为了缓解原料药库存紧张的问题,印度已经组成工作组,研究如何提高印度原料药产量。但远水难救近火,印度还得从中国进口。据悉,印度工业联合会已经向印度政府提交了报告,希望政府出面与中国协调原料药优先进口事宜。
如今印度再次出“骚操作”,不用中国帮忙了?(中油网)
中国抗疫期间,印度又前来藏南搞事情,外交部严厉警告:不要玩火。据了解,在2月20日,我国正值抗疫时刻,印度却着急给中国添堵,他们在当天前往到两国边界地区,参加所谓的建邦活动。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刻给出回应。耿爽出严厉警告,我国政府对两国边界东段地区,也就是我国藏南地区,向来保持着坚定明确的立场,而且也不承认他们口中所说的阿鲁纳恰尔邦,劝告印度不要玩火。
印度应该看得出来,中国现在正在全国上下忙着抗疫,所以,才挑选了这样一个自认为合适的时机,在边境问题上给中国添堵。
两国边境问题的历史摩擦
其实,在两国边境发起争端摩擦,这并不是第1次,比如在2017年6月18日就,曾经发生过一次洞朗对峙。
而当时的涉事地区,其实只是两国领土中一小部分的分歧之处,可这一次,我国外交部所说的阿鲁纳恰尔邦,关乎到我国藏南地区,这才是两国关于领土分歧的重点。
中印两国边界总长为2000公里,分东西中三段。在东部地区,领土分歧有2000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则为3.3万平方公里。而藏南地区的领土分歧为9万平方公里。
我国藏南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还曾有一部藏文典籍,在讲述松赞干布时代的吐鲁番时,曾说道,这片区域的人们,都是黄种人,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也都是汉藏语系,这和印度人的差别非常明显。
印度忘了旧痛还来挑衅
其实,清政府自从18世纪初,就开始在此地区设置管辖,而且在1910年时,还驻军于此。在1911年,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之时,西藏出现大混乱,而英国也想要利用此次混乱,将西藏从中国划分出去,在1913年,英方就曾经拿中印边界大做文章。
虽然英国多管闲事的拿地图划分区域,不过,我国政府却不承认这份条约,所以它也不具备法律效应。
在1950年印度独立以后,还承袭了当年英国那套边界论,在1959年,甚至开启对中国的挑衅计划,这也致使在1962年,两国边界冲突的发生。
现在,印度又想把这片区域,划到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而且还光明正大的想建邦,很显然,是已经忘记当年冲突中留下的伤痛。
当年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留下一堆问题转身就走,而边界问题引发多场冲突,这都是殖民主义带来的困扰。
现在已经并非那个时代,所以,印度也不要再妄想拿着笔杆子,肆无忌惮地把我国的土地轻易划走,这就是在玩火,后果自负。(崛起中国)
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遇到了一定麻烦。所有人都在努力与病毒进行斗争,可谓是特殊时刻。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印度却趁人之危搞事情了。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于2月20日,公开参加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建邦日”活动。毫无疑问,印度这样的举措就是在我们的藏南搞事情,明显的趁人之危。
典籍《红史》在记述松赞干布时代的吐蕃疆域时就讲到:“南自珞与门,西自香雄,北至霍尔,东自咱米兴米等等均予征服。”这也就说明了,自古以来该地区就是属于我们的,没有任何异议的。后来的争议,完全是当时的英国人为制造出来的。印度此刻搞事情,显然是不地道的,令人气愤的。
连续两天坠机,一名飞行员死亡,关键时刻空军连遭厄运。就在印度搞事情的时刻,印度空军却连续遭遇厄运了。23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一架隶属于印度海军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在进行正常训练时,突然发生意外,飞机失控坠毁。不过幸运的是这架战机的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可是接下来的坠机事故中飞行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印度时报2月24日报道,印度空军的一架小型飞机,在进行正常的执行任务时突然坠毁,飞行员格普里特·辛格·切马当场死亡。该名飞行员此前曾经有过两次坠机事故死里逃生的神奇,但是这次神奇不再了。连续两天发生飞机坠毁事故,并且导致了飞行员死亡,这对于印度来说确实不是好消息。
印度在边境搞事情,习惯性趁人之危,但是并不能占到便宜。印度多次在克什米尔地区,趁巴基斯坦内部遭遇麻烦搞事情。可以说趁人之危已经成为印度习惯性动作,这次其故意在我领土上设立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就属于习惯性动作。虽然印度在军事实力上完全占优,但是其在克什米尔印巴对峙搞事情的过程中,往往占不到什么便宜。巴基斯坦总是能以自己的办法,扞卫自己的权益,没有让印度得到任何好处。毫无疑问,这次印度趁人之危在边境地区再度搞事情,只能是伤害了自己,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军事上事故不断,印度内部也是麻烦不断。印度目前民粹抬头,各种强硬的思想蔓延,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内部遇到了问题。印度遭遇了蝗灾,导致粮食减产。为此印度还向巴铁主动求和,出动军队灭蝗。虽然蝗灾得到了基本控制,但是印度农业等受影响已经是难以避免。
由于受到美元收割,印度出现了经济放缓,但是物价却快速上涨的问题,这些更是加剧了内部矛盾。另外印度内部还因为矛盾激化,连续发生激烈冲突,导致严重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当然,印度内部至少6个邦正在闹独立,这也是印度最为头疼的问题。军事上飞机连续坠毁,内部也麻烦不断,印度此时搞事情确实不明智。
印度不断强化军力,但是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印度近年来在军事上的投入非常大,常年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购买武器装备。但是印度这些不惜金钱购买武器的举措,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印度习惯性依靠军事力量在边境问题上引发冲突,从而转移内部的矛盾。这样的策略对于印度短期内缓和内部压力是有用的,但不是长久之策。印度目前最需要做的还是从解决内部根本性问题着手,而不是故意将矛盾转移。(深度军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