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永久部署中印边界 中国军队大都在边界外”
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网站2月26日刊文声称,印度正在建造核潜艇和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一个140亿美元的错误。
尽管目前的印度国防预算仍在努力使过时的常规部队现代化,但印度仍在投资建设两个新的核平台。第一个是“歼敌者”级潜艇部队,第二个是移动式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它们的总花费将达到140亿美元。这笔钱花得值吗?
对与中国的战略平衡感到悲观的情绪推动了印度的核武器采购。2017年夏季,两国军队之间的争执——俗称为洞朗危机——刺激了印度官员和专家反省与中国关系的未来。从政治上讲,印度的战略家们在很大程度上得出结论,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预计竞争将比合作更多。
[印度正在研制的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
印度国内关于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对抗中国的军力的讨论,集中于一种观点,即中国在这一地区拥有常规军力和核武器优势。例如,印度安全领域的专家Jagannath P。 Panda在2018年6月的一次对话中观察到:“印度的地面部队状态和实力在其边境地区实际上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中国拥有更好的军事基础设施,能力和后勤。”
尽管如此,但印度的核能力和常规武力相比于中国和巴基斯坦,实际上是比较稳健的。印度在地面和空中具有关键的,未被充分认识的常规优势,可以确保其免受中国的威胁和攻击。而且,其核武器导弹的射程已经足以使中国的主要城市面临风险。因此,印度有机会追求更大的核透明度并与两个核武邻国保持克制。新德里不应该投资于新的核武器平台,这些平台对加强对华威慑力无能为力,而应该提高现有部队的生存能力,并通过提倡限制和透明度来填补全球军控领导层的空白。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常规军力拥有优势。在最近的演习中,印度成功地利用空中和陆上力量摧毁了巴基斯坦的常规进攻力量,印度军官现在正在探索对巴基斯坦更深处的高价值目标进行持续打击。
[印度已经装备的烈火-3弹道导弹]
在核武器领域,印度自称的目标一直是部署可靠的第二次打击能力。印度拥有四种型号的陆基核导弹。在即将发布的报告中,我们评估了这些导弹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并提供了可能的位置。尽管它们的射程相差很大,但根据目前的情报,它们都有能力到达巴基斯坦。这四种型号包括驻扎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大约10枚烈火-3导弹,射程达5,000公里。大约有16枚烈火-2导弹,其中8枚位于印度东北部,另外8枚位于印度中部,每枚导弹的射程约2000公里。大约20枚烈火-1短程导弹,和24枚大地-2短程导弹,驻扎在巴基斯坦边境附近。除此之外,印度还有大约两个美洲虎IS中队和一个幻影2000H战斗机中队,共有51架飞机,负责核打击任务。以其各个角度来衡量,印度都保持了可生存和可信的第二次打击能力。
相比之下,印度战略规划者在评估针对中国的力量平衡时缺乏安全感。然而,这种紧张是没有根据的。尽管边界两边的地面部队在数量上看似均等,但印度部队都永久地靠近中国边界,这缩短了他们的动员时间,并限制了中国跨界前进的前景。中国在与印度的战争中,将无法使用很大比例的地面部队,大部分部队都位于印度边界以外。中国一次性地防御任务与印度永久部署的前沿部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印度在边境还拥有越来越多的飞机,经验丰富的航空人员,以及富有弹性的基地位置,因此,中国战略规划者打算对印度空军基地早期进行远程导弹打击,而不是用飞机进行进攻。毫不奇怪,印度大部分的核武导弹部队都更靠近巴基斯坦。这意味着,短程“烈火-1”和“大地-2”导弹没有威慑北京的作用。但是,10枚烈火-3导弹可以到达整个中国大陆,而8枚烈火-2导弹可以到达中国中部目标。
至于印度的核攻击飞机,几乎可以肯定,在从西藏深入中国之前,它们会被防空系统识别并拦截。为了增强其对中国的威慑力,印度正在寻求两个新的核平台:拥有3500公里射程的K-4潜射弹道导弹的“歼敌者”级核潜艇部队,以及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这些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将更多的中国东海岸大都市带入射程范围。
但是,如上所述,印度的现有部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射程。驻扎在阿萨姆邦的10枚烈火-3中程弹道导弹可以切实威胁北京,上海和中国其他高价值东海岸目标。此外,驻扎在印度东北部的8枚“烈火-2”中程弹道导弹可能使成都和重庆等中国中西部城市处于危险之中。
用更多的核弹头将更多的中国沿海城市置于危险之中的愿望误解了究竟是什么在阻遏中国。中国核专家吴日强在2018年1月指出:“印度核武器可以到达成都的事实(对中国)的影响(威慑)与到达北京的效果相同。”印度目前的态势足以遏制中国的进攻,而无需建造烈火-5和“歼敌者”潜艇系统,这些系统的作用与烈火-3相同,但价格更高。
促使印度获得海上威慑力量的另一个目标是其生存能力。但是,建造核潜艇并不是提高生存能力的唯一途径。确保印度可以对中国的第一次打击进行报复的更好方法是使其现有的导弹部队更具冗余性和机动性。通过将已部署的烈火-3导弹的数量从大约10枚增加到30枚,可以产生更大的部队冗余。同样,已部署的烈火-2导弹的数量也可以从大约16枚增加至20枚。这些后期的导弹也可以定期在印度西北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心之间转移,以进一步提生存能力。这将改善总体冗余度,同时仍可提供足够数量但数量较少的威慑力。
另一种方法是印度将导弹分散到印度内部地点,并在和平时期保留在保护区中,即使在中国对印度东北部的导弹基地进行核攻击后,也要保持这一位置。这种安排将使印度有能力在其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作出反应,并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到包括印度内部深处目标在内的核攻击,否定了有限的核战争方案。
除了增加数量外,印度还可以增加其现有导弹部队的机动性。烈火-2和烈火-3都是公路和铁路机动,据报道它们的越野能力有限。进一步改善连接这些基地的道路和铁路网络,以及增强其运输载具和发射器车队的越野能力。印度能够以比目前计划低得多的成本加强其第二打击力量,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常规防御。
当地时间2月25日,白宫在声明中表示,美国愿意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白宫的声明,莫迪表示非常认可。
在莫迪看来,现在的印度可谓是禀赋十足:潜艇、航母、战机、护卫舰、核武器无一不有;美俄英法均力挺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以色列都迫切想要拉拢印度;印巴冲突中占据优势的也是印军……
随着军事实力不断上涨,印度也变得越来越雄心勃勃,莫迪一心想要的,就是让印度称霸南亚和成为世界大国。实际上,在最新的各项军事实力排行中,印度的排名也非常靠前。
在美国公布的《全球火力》排行榜中,印军战力排在第四位。当下,印度拥有的战机超过538架,攻击机和运输机数量分为为172架、250架,主战坦克数量多达4290多辆,装甲车更是超过8600辆。在印巴大战那会儿,印度便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调集数十万大军赶赴克什米尔,部署在印度海岸的海军也能立即进入戒备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媒体排行中,印军的战斗力也排在第四,比安理会五常中的英法还要强,即便印度不少武器是从英法进口的。
实际作战中,印军的火力也常常能压制巴基斯坦,此外,印度还有过吞并锡金的战绩。
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现在的印军实力根本不容小觑,放眼全球,除了几个大国,基本上已经没有谁能在军事上胜过印度了。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俄新社2月24日报道,当地时间2月23日,一架隶属于印度海军的王牌军机——米格29K在训练时突然坠毁。幸运的是,机上的两名印度飞行员都成功弹射逃生。
报道称,这是印度坠毁的第3架米格-29K舰载机(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而印度海军拥有的该类型飞机数量只有45架。根据印军的计划,米格29K舰载机将主要用于装备从俄罗斯购买的旧航母。
印度坠机的原因可谓是千奇百怪:副油箱意外掉落、互相撞击、飞行员操纵失误……英国《简式防务》曾透露,印度在过去几十年内的坠机数量已超过了1000架。
细节之处见真章。无论是炮膛哑火、战机坠毁,还是与巴军大战时弹药奇缺、高低端武器都非常依赖进口,从种种迹象看,印度媒体将印军实力排在全球第四,肯定是言过其实了。且不说安理会五常中的英法,即便是和日本和德国比,印度军事也只能甘拜下风。
印度自吹自擂的最后结果只能是被打脸:莫迪还没来得及开心,印度军机就突然坠毁了,印度啊印度,可千万别再打肿脸充胖子了。
据印度deccan herald网站2月26日报道,印度目前和美国达成一致,决定一起反对中方和东盟一同制定的《南海行为准则》。两个和南部海域毫不相干的国家,这次突然一起反对中方的南海行为准则,尤其是印度此前一直没有亮明对南部海域问题的态度。因此公开站队美国,也被看做印度正式加入其阵营的标志。
事实上,中方与东盟国家一同签订的《南海行为准则》,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南部海域争议海域相遇时,军事舰船之间可以遵照一定规矩行事,避免发生冲突甚至发生进一步的局势恶化。
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核心便是为了避免冲突
印度媒体称,印美之所以决定干涉南海行为准则,是为了“保障东南亚国家的利益”。印媒不仅将维护秩序的准则,歪曲解读为“禁止其国进入南部海域”,还抱怨称“无法参与开采南部海域资源”。显然,这是在为跟随美国介入南部海域制造借口。
美国此前一直以军事演习为理由,向东南亚国家驻军
对美国来说,印度此次站队堪称“雪中送炭”。此前菲律宾刚刚宣布终止《访问部队协议》,令美国失去一个在南海周边驻军的绝好机会,而印度的加入则让美国看到另一个希望,尤其是在美方大力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更是意义重大。
印度作为一个不结盟国家,甚至还是国际不结盟组织的发起国,选择加入美国阵营,十分耐人寻味。
印度作为一个经济外向型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性自然不用多说,然而美国在2018年突然以印度拥有对美290余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为由,对印度进行贸易关税惩罚。其中包括了价值50亿美元的商品,这让印度立刻出现了动摇。
通过贸易来控制其他国家是美国近几年的惯用手段
不仅如此,印度还追随美国展开了进一步试探:首先是发表与中方对峙的言论,称目前中方正在对印度展开外交包围,并且主动寻求美国的帮助,随后更是与美国商议印太战略的战略部署——其中包括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以及被其囊括其中的东南亚海域。
从这些信息中,已经大概能了解到印度为何突然转向美国一方。
中国未来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不过印度想介入南部海域,颇有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味道。印度国内局势的动荡和克什米尔问题已经让其内外交困,同时美国自身在东南亚地区的控制力减弱也已经成为事实。未来美印两国的军事合作能否继续对南部海域形成影响力依然是未知。
不过,中方依然要提高警惕,美国目前依然在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所谓的“军事援助”,我国未来可能会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大国方阵)
主权问题,一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即便发展得如何强大,如果不能保证自己的主权完整,那么都是失败的,也不能给国内民众带来安全保障,甚至会成为其他国家的笑柄。
不过,有时候主权问题,也是国家关系的复杂之处,因为它带来的问题相当繁琐,有时候和历史遗留有所牵连。
比如北方四岛原属于日本,可在二战之后,他们作为战败国,这片土地也有苏联占领,后来又到了俄罗斯手中,所以,关于这片领域的归属问题,一直牵连着两国人民。
中印两国的摩擦争端
而我国一直以来也存在领土争端,比如南海地区就是很多国家觊觎已久的,也是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
在此之前,越南,老挝,菲律宾等其他国家,都用自己的行动侵犯此海域,不过这些国家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无非就是看中这片海域的丰富资源,除此以外,他们还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撑,而变得更加狂妄。
公然挑衅!该国大批战舰现身南海,外交部:敢迈出危险一步就开火。在2009年时,有一些东南亚国家,因为缺水问题,所以我国当时和印尼越南等其他国家签署了协议,我们愿意开放澜沧江。
没想到在此之后,印尼不记得中国的好,还联合美国,来到我国南海地区挑衅,还试图赶走我国渔民。除了以上,种种行为以外,印尼总统更是直接登岛宣布主权。
中国对印尼种种行动发起警告
要知道,我国曾在南海地区停留50多艘渔船,而印尼在此海域,也有频繁的船只活动,而且两国发生过多次争端摩擦,他们竟然还以东道主的身份,想要赶走我国渔船。
同在此海域工作,他们没有任何权利,能够驱赶中国渔民,同时他们还拍下照片,试图用这些图片视频当作证据,在国际法庭上告中国一状。
印尼的种种行动,都是向中国发出挑衅。在此前,我国曾明令警告对方,而这些年来印尼的行动,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不仅在这片海域试射导弹,而且还经常派遣军舰发起各种行动,这对中国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
这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明令表示,两国之间本就不存在关于领土的纠纷,如果印尼继续这些危险的举动,中国也将不留余地的反击。
其实,一直以来,印尼都仗着自己背后有美国支撑,所以频频向中国发起挑衅,还试图在南海海域做主人。
要知道,中国不是一个喜欢惹是生非的国家,但中国也绝对不是一个怕是认怂的国家,希望印尼能够早些醒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和羞愧。(崛起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