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和平协议纸还没入档美军就空袭塔利班
刚和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没几天,美国4日就对该组织的武装分子进行空袭;对于特朗普政府近期亮相的“中东和平新计划”,约旦首相拉扎兹3日表示,这一计划可能威胁约旦和以色列1994年签署的和平条约。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埃及《阿拉伯周刊》等在内的媒体,都将美国近期签署的、声称将给中东带来和平的协议比作“定时炸弹”。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日报道,拉扎兹当天表示,美国政府的“中东和平新计划”可能让约旦和以色列的和平条约进入“深度冻结模式”。报道称,几十年来,约旦在维持地区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得到了美国、以色列和许多国家的承认。
不过拉扎兹称,美国在公布这份被称为“世纪协议”的方案之前,没有和该国进行过商讨,“世界愿意接受吗?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把以色列、巴勒斯坦、中东地区和世界推向何方了吗?”
令人担忧的还有美国和塔利班签署的和平协议。据法新社4日报道,美国当天对塔利班武装分子进行了空袭,以此回应塔利班攻击阿富汗政府军。这次攻击造成阿富汗约20名士兵和警察丧生。讽刺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军空袭塔利班之前表示,自己和该组织的领导人进行了“非常好”的交谈。
据《华盛顿邮报》3日报道,随着以色列右翼政党在该国的议会选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连任的可能性增大,这将使以色列实施“世纪协议”的可能性增大,进而造成新的地区动荡。此外,如果塔利班继续攻击阿富汗政府军,即使美军按计划在14个月内撤军,也有可能造成阿富汗的分裂。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说,美国和塔利班签署的协议将对美国平民构成“无法接受的风险”。报道称,在大选之年,这些事情对特朗普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埃及《阿拉伯周刊》杂志称,从巴勒斯坦到阿富汗,特朗普都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和挑战,种种棘手事务不啻于一枚枚被点着引信的“炸弹”。
延伸阅读:美国行为卑鄙无耻:中东和平计划还未成型就反咬以色列
当前,随着美国和以色列单独强行推进“中东新和平”计划,使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被全世界多个国家和组织集体反对,并且激起了所有伊斯兰世界的愤怒,甚至包括美国最“亲爱”的盟国,包括法国、英国、德国等。对此,美国国内也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
美国国内方面警告以色列采取单方面行动,将“危害”特朗普计划。美国已经警告以色列不要单方面吞并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土地,警告以色列的行动将“危害”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所谓“和平计划”。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戴维·弗里德曼呼吁以色列特拉维夫高层等待“完成以色列国土地图绘制过程”。
巴勒斯坦强烈抗议以色列吞并行为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说:“美国特朗普总统的‘和平愿景’是与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总理及其各自高级官员经过三年多密切磋商的产物。”“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以色列法律在该计划规定要成为以色列一部分的领土上适用以色列法律,必须由以色列-美国联合委员会完成制图程序。”美国驻以色列大使与以色列极右翼人士进一步警告说,此举会使以色列失去“美国认可”,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表示称,以色列未来和平都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中东和平计划”中实现。
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以色列大使补充说:“在中东和平委员会程序完成之前,任何单方面行动都会危害该计划和美国的认可。”而目前全世界都反对美国、以色列推行的中东和平计划,最令人群情激奋的地方是,美国承认耶路撒冷圣城为“以色列的未分割首都”,美国允许以色列吞并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约旦西岸和约旦河谷内非法建造的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
美国和以色列无视国际决议和国际法,也等于侵犯了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利。而美国看到遭到了全世界集体抗议,开始进一步限制以色列,希望以色列行为不要过激,避免引发新一轮中东地区大战。
同时,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驳回以色列为约旦河西岸吞并而绘制的地图。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透露,以色列开始在被占领的西岸地区绘制土地图,以寻求在美国所谓的本世纪协议下吞并巴勒斯坦。
以色列计划将耶路撒冷并入为自己的首都
巴勒斯坦领导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驳斥了以色列吞并西岸定居点和约旦河谷的新尝试。巴勒斯坦阿巴斯总统发言人说,巴勒斯坦人只认一幅确定巴勒斯坦国首都耶路撒冷圣城的地图。“这是全世界根据国际决议所认识的。”
以色列空军F-16战斗机
根据俄罗斯专家的说法,以色列的提议意味着巴勒斯坦的未来国家将包括通过桥梁和隧道连接在一起的零星土地,而且这个重制的国家也将被彻底非军事化,这意味着它将受到以色列军队对其安全的控制。
俄罗斯专家说,届时不可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巴勒斯坦国,因为新地图将使以色列超过约旦河西岸土地的62%,因此巴勒斯坦人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希望彻底破灭。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十分强硬
2月6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透露了他所谓的“世纪交易”的细节。它称耶路撒冷圣城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并承认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的主权。
巴勒斯坦人说,必须面对美国所谓的“世纪交易”,因为这使他们拥有一个很小的领土,四面八方都被以色列包围。他们说,美以计划使巴勒斯坦人脱离了世界,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必须面对这一阴谋的原因。
在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中东和平计划”之前,尽管各国的中东问题专家们都在等待着最后的细节,但是熟悉巴以问题和美国中东政策的观察家们,其实早已对特朗普的“新方案”不抱太大的期待。
从特朗普上台之后特立独行地将耶路撒冷称为“以色列首都”,并且或明或暗地支持以色列“兼并约旦河西岸”,到2018年各大国际舆论不断曝出美国正在酝酿的“世纪协议”细节,以及2019年5月特朗普女婿库什诺在巴林峰会上展示的“和平到繁荣”计划书,一切都已经框定了特朗普此次发布会上推出的“新方案”的主要内容。特朗普新方案公布的场景也因此成为了一次“现场秀”,有的媒体甚至用“海湖庄园秀”(Mar-a-Lago gathering)来形容特朗普的新计划发布现场,似乎作秀的成分大于严肃的态度,完任务的心理多于做实事的迫切。
美国和以色列,谁决定谁?
特朗普的特立独行,已经在诸多国际国内敏感议题上有所体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坚持“政治正确”,放弃道德和义务的考量,转而根据现实的利益做出决策。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同样也是“不走寻常路”。
特朗普对巴以问题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在上任之初的2017年3月会见来访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时,特朗普曾谦虚地表示自己还在“学习过程”,特朗普的中东问题团队,如女婿库什纳、顾问格林布拉特、驻以色列大使弗里德曼等人,都频繁地前往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就巴以问题交换意见,寻找巴以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
但是巴以问题的复杂程度,显然也让特朗普本人及其中东问题团队感到难以入手。于是特朗普转而抛弃“政治正确”的约束,而倾向于通过“承认现实”来解决巴以问题。比如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特朗普将其称为“以色列首都”,但是也宣称会接受未来巴以双方就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定;在戈兰高地问题上,特朗普也认为以色列已经实际控制了数十年,因此应当承认以色列在戈兰高地占领区的权利;在约旦河西岸问题上,特朗普多次暗示,将会承认以色列兴建的犹太定居点,反对将整个约旦河西岸交给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家”。
特朗普在巴以问题上“亲以色列”的立场和行为,无疑与其自身和其团队的“犹太人”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针对特朗普巴以问题立场的批评也正是源自于此。比如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家族的犹太背景,他的巴以问题顾问们的犹太人身份,以及竞选过程中受到来自于犹太富商谢尔顿夫妇的资助和支持(28日晚上特朗普宣布巴以问题“新方案”仪式上,谢尔顿夫妇就坐在第一排),都显示出特朗普在巴以问题上偏袒以色列的“合理性”。但是这种“身份决定决策”的认知,实际上忽视了美国在巴以问题上所面临的窘境,以及巴以问题的复杂性。
对于美国来说,巴以问题已经变得难以解决。一方面,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美国能够决定以色列,而以色列能够决定巴以问题”。这种认知的前半部分,就是对于美国和以色列关系深刻误解。实际上美国也许可以影响以色列,但是难以决定以色列的内政外交。
美国确实在历史上给予以色列诸多帮助和支持,但是并不代表着以色列完全没有自主权和独立属性。即使是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和以色列关系陷入低潮,以色列也一样长期抵制奥巴马政府与伊朗签订的“核协议”,也公开批评奥巴马政府在巴以问题上“偏袒巴勒斯坦”。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中,以色列也不顾美国反对,长期支持和同情俄罗斯,力图在美国压力下保持自己的政策自主性。
另一方面,以色列也同样无法完全引导美国。有一种观点认为“犹太人控制美国,而以色列是犹太人主导的国家,因此以色列控制美国”。在美国国内,犹太群体的影响力确实很大,当年米尔斯海默所撰写的《以色列游说集团和美国对外政策》一书,也揭示了美国受到的来自于以色列的巨大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需要通过美国犹太人社团来传导,而美国的犹太人社团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不同的犹太人社团对于以色列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内政策、外交理念都有着不同的期许和观点。甚至以色列国内学界也认为,自己仍然没有能够很好地组织起在美国的以色列公民和犹太群体,在美国国内政治、学界和舆论界施加更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BDS运动在美国国内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编注:“BDS运动”,意味抵制[Boycott],撤资[Divestment],制裁[Sanctions],是一项全球性运动,目的是向以色列施压,呼吁以色列政府停止占领巴勒斯坦土地,尊重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平等权益,并尊重居于海外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权)。
因此,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很难用“美国决定以色列”或者“以色列决定美国”来形容,实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内部都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力量,无论是美国还是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的重大决定,都是决策者根据现实做出的自认为最理性的判断。
进入“死胡同”的巴以问题
当前巴以问题的解决,就是和平已经进入“死胡同”。首先,巴以双方民间的信任程度已经岌岌可危。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风靡一时的“接触带来和平”理论,即认为更多的对话和了解会化解矛盾的学术假说,已经被证明为空谈。
笔者在以色列生活期间,经常见到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的犹太学生,他们在回到以色列初期,往往乐观地认为,如果“犹太人学阿拉伯语”“巴勒斯坦人学习希伯来语”,那么“和平就能到来”。一些公益组织将犹太人学生和巴勒斯坦学生“混编班级”,组织巴勒斯坦成年人和犹太成年人进行对话,一起看电影,一起聚会等等。但是个体层面的友善实际上难以转化为政治层面的谅解,个体的行为也难以被等同于群体行为。
因此,笔者看到很多曾经带有幻想的美国或者欧洲犹太青年,在经历了几年以色列社会生活后,也从号召巴以和平、以色列让步的“左翼”转变为敌视巴勒斯坦的“右翼”。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以色列犹太人都秉持右翼政治理念,仇视和敌视巴勒斯坦人,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不信任感不断降低,对于彼此和平相处前景的不信任,是一个现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