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假公投丢了一个省 土耳其和叙利亚的仇不共戴天!
这一段时间,土耳其、叙利亚打得天翻地覆,战斗民族也插手其间,连番上演大戏。相比之下,东边阿富汗反而显得风平浪静,美国跟塔利班的勾心斗角、眉来眼去,戏码远不如中东这边精彩。
其实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自从他们各自建国开始,就一直打来打去,从来没有消停过。本来,远亲不如近邻,更何况早年间,这两个国家还是一家人,同属于奥斯曼帝国治下的领土。老爹死后,虽然家产分了,但至少还是兄弟,哪来这么大的仇恨?
说起来,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三件事。一是领土,二是水源,三是库尔德工人党。这三件事里,库尔德工人党名气最大。为了实现库尔德人自治,库尔德工人党跟土耳其闹了几十年,后来被叙利亚收留,继续骚扰土耳其。为了斩草除根,土耳其军队经常杀到叙利亚境内。叙利亚指责土耳其侵略自己领土,土耳其指责叙利亚收留恐怖组织。
水源也是两个国家争夺的焦点。中东地区历来缺水,土耳其东南部地区毗邻中东,用水也非常紧张。为了缓解用水问题,土耳其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修建了19个大坝。
大坝建成,土耳其东南部的水源问题倒是缓解了,叙利亚渴死了。另外,从双方有争议地区哈塔伊省流入地中海的奥郎提斯河的水源分配问题,也经常引起双方的冲突。
不过,双方最大的矛盾其实是领土纷争。争议的领土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有争议的地区——哈塔伊省。哈塔伊省是土耳其给这个地方起的名字,这个省原名亚历山大勒塔。奥斯曼帝国时期,没什么好争的,既不是你家的,也不是我家的,都是国家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和法国人耍心眼儿,他们挑唆阿拉伯人闹独立,在奥斯曼帝国背后狠狠捅了一刀。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原地爆炸,裂成了好几块。
阿拉伯大起义时的阿拉伯骆驼骑兵
但是英国和法国耍流氓,原本答应阿拉伯人独立建国,结果事成之后就翻脸不认人。法国分走了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英国分到了今天的伊拉克和巴勒斯坦。
一战结束后的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了一份关于土耳其领土的条约——洛桑条约,根据这份条约的约定,亚历山大勒塔归属于叙利亚。
1939年,二战爆发,为了拉拢土耳其,避免他们投入希特勒阵营,法国人出卖了叙利亚。他们与土耳其秘密商定,将亚历山大勒塔送给土耳其,换取土耳其在战场上的支持。
直接割让当然太明显,双方玩了个公投游戏。首先,法国宣布,如今在亚历山大勒塔有太多的土耳其人,因此要搞个全民公投,让当地人自己决定,未来到底是跟叙利亚走还是跟土耳其走。
土耳其心领神会,马上发布消息,让国内那些出生于亚历山大勒塔,如今在土耳其工作生活的人紧急集合,快速打包将他们送回原籍。临走前还要挨个嘱咐,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公投里投土耳其。
这一下,本来当地土耳其人就不少,又涌进来一大批人,新来的人早就在土耳其生活惯了,不用交代,他们也会投票给土耳其。于是,一场早就演练好的公投上演,投票结果自然是脱离叙利亚,投奔土耳其。
叙利亚人非常愤怒,指责托管国法国和土耳其勾结的不齿行径,叙利亚全国爆发各种示威游行,抗议法国人出卖叙利亚的行为,但是国际关系说到底还是拳头大了说了算,亚历山大勒塔最终还是被土耳其“偷走”,改名哈塔伊省。此后数十年,叙利亚“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哈塔伊省是叙利亚领土的立场,始终坚持要土耳其归还其领土。只要哈塔伊省没有回归,这两个国家在任何问题上都不可能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于是,叙利亚收留了库尔德工人党,让他们跟土耳其捣乱。土耳其断了叙利亚的水源,让他们渴得冒烟。两国之间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归结到1939年的那场荒唐的假公投。
据希腊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近日土耳其赴利比亚远征军的高级指挥官哈利尔·索伊萨尔准将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验收新到的武器装备时,遭到哈夫塔尔麾下的“国民军”炮击身负重伤,整船军火也在炮击中付之一炬。
而土耳其在叙利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其支持的武装被叙政府军痛击,损失惨重。而就在这一节骨眼上,土耳其西部地区发生5.7级的地震,造成9人死亡,1000多栋房屋倒塌。内忧外患之下,土耳其俨然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尽管土耳其的军事规模在北约成员国内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但其军队战斗力却与英美法等国无法比较。由于缺少战略投送装备与远程打击部队,其在利比亚部署的部队一直缺乏有效的海空支援。
而在叙利亚方面,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尽管接收了大量的土耳其装备,但在技战术水平上,其实仍远低于经过多年战火磨砺出的叙政府军,再加上叙利亚与哈夫塔尔背后都有俄罗斯支持,这就使土耳其无法发挥其空中优势。这也是土耳其在这两个战场上无法取得有效进展的原因之一。
对于土耳其来说,目前叙利亚方面其实不是重点,扶植利比亚亲土势力,争取地中海地区这一国际水域的话语权才是其长远目标。但土耳其武装介入利比亚战事已经一个多月,尽管土耳其战报日日“奏唱凯歌”,但土耳其军队及其支持的“民族团结政府”仍只能困守的黎波里。
这不仅说明了土耳其在战报中过度“掺水”,极大地夸大了战果,也从侧面印证了土耳其的介入,其实并没有对利比亚局势带来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土耳其之前成为美俄两国手中的“香饽饽”,其实也只是美俄在一些地区性问题上与其有共同利益。而土耳其在海外的军事行动也已招致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反对,再继续下去早晚会成为“众矢之的”。
但土耳其民众的战争热情已经被煽动起来,在海外战场巩固的地盘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声称“如果现在不出兵的话,那么未来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战争似乎成为了土耳其唯一的选择。
土耳其暗地里想要永久的掌握伊德利卜,“肢解”叙利亚的想法,在俄罗斯的强硬表态后其实已经成为泡影。而在利比亚战场上毫无建树,也说明土耳其军队即使是面对“民兵”,也无法打出其代差优势。以土耳其的国力、军力,同时投入两场海外战争,本就是很不理智的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战争泥潭。再加上“天灾”的影响,土耳其必须要做出“取舍”了。想打赢“3线战争”?恐怕没那么容易。
叙利亚想要流落在外的最后一块领土伊德利卜回归祖国,向叛军发起最后的进攻。叙利亚拿回自己的领土,天经地义。但是他的邻国土耳其却认为叙利亚的这番作为伤害了他的利益。叙利亚和土耳其关系进入紧急状态。
作为北约的成员国,土耳其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如果仅仅是叙利亚和土耳其进行军事较量的话,叙利亚获胜的机会不会很大。但是这一次美国一反常态,没有和他的好朋友并肩作战,还在背后捅了土耳其一刀。美国不想卷入叙利亚内战,也反对土耳其加入。自认为有利可图的土耳其怎么会放弃呢?他不顾美国态度,直间向叙利亚叛军提供武器。事实好像不太按照土耳其设想的发展,一边有强国支持,另一边孤军奋战,很显然胜负已分。原先俄罗斯和美国各支持一方,俄罗斯支持叙利亚,北约盟主帮助北约成员国土耳其。两个发展中国和两大军事强国之间的局面,算是一种平衡,但是美国中途退出,这种平衡被打破,土耳其军事实力不如俄罗斯,再加上个叙利亚,怎么能获得胜利呢?
土耳其很硬气:就算是孤军,也奋战到底。他向叛军提供大量先进武器act-15装甲车、1-122、-123火箭炮系统。t122虽然是一个很早就服役的军备,但是在他身上又增加很多创新设备让这位沙场老将再发挥新的威力。它的优势在于快,既能够很快装填弹药又能够很快的将弹药发射出去。这位老将的必杀技是拥有完整的控火系统,他能够很好的朝目标方向发射。从土耳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它的性能比俄罗斯BM21火箭炮更加优良。而此次俄罗斯派出的火箭炮就是BM21。土耳其在军备上赢了俄罗斯和叙利亚,是不是就说土耳其能扭转在战场上的局势呢?
硝烟在战场弥漫,土耳其、叙利亚俄罗斯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以火箭炮为主的较量,俄土两国也彻底撕破脸面。俄罗斯和叙利亚方面派出BM21和tos)-1a火箭炮,叙利亚叛军和土耳其方面则出动t-122火箭炮系统。论数量,士耳其不敌俄罗斯和叙利亚;但是论实力,俄罗斯和叙利亚不如土耳其。一场数量和实力的较量就此开始。这场较量大概持续了三十分钟左右,美国专家们就看出端倪了:土耳其要输了,不是土耳其技不如人,而是土耳其思想不如人家,这就是差距。
俄罗斯注重发展地面力量,而西方则是更加喜欢在高处作战,土耳其亦是喜欢高处,可能是受美国的影响。俄罗斯作为战斗民族,他们的铁骑军曾经盛极一时,让他们习惯陆地作战;而美国,飞机的诞生地,他们大力发展之推广之。土耳其的火箭炮虽然先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火箭炮的有点发挥到极致,俄罗斯就不一样了,俄罗斯的武器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是他们的士兵能够将已有的武器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利益壮人胆。这话说得不错,为了更多的利益,土耳其敢和强大的俄罗斯叫板!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好,但是也要有正确的方向。方向错了,做得再多也是徒劳,还会被人家诟病。土耳其此番做法,吃力不讨好,一旦俄罗斯和叙利亚联手前进,对叛军开展最后通碟,它又该怎么收场呢?在一旁观战充当吃瓜群众的美国会不会加入战局呢?我们可以在流逝的时间中找到答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