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院蓄意报复!60名我国驻美记者被驱逐,限期出境
据俄新社近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高级发言人在一次记者会上公开表示,美方已决定将我国五大官媒驻美记者数量从目前的约160人削减到100人。
美方发言人表示,这一新的规定将在3月13日起正式生效,生效后约60名中国记者将失去在美停留采访资格。所以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内这5家媒体,要开始削减在美工作的记者数量,届时若没有完成削减额,美国将会采取强制驱逐措施。
此外,在记者会上,美方还公布了我国媒体在美工作的记者限制数量。同时美方还声称近期将宣布限制来自我国的记者在境内的逗留期限,此类人员不再适用无期限签证。
一系列的举措,美方发言人还美其名曰解释称推动我方“更加公正地对待”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外国媒体,这是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的回应措施。可事实上美方的行为并非是对等原则,而是采取的蓄意报复行动。
就在不久前,3名《华尔街日报》日报记者借助肺炎疫情在该报上,刊登了一篇抹黑疫情防控的文章,在我方多次要求道歉撤文未果后,遂采取了吊销3人记者证以及限期离境的惩罚措施。
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认为我方采取的措施阻碍了其所主张的“言论自由”,作为对等回应“将驱逐数十或数百名驻美中国记者”,故而才有了现在蓄意报复我方驱逐美国记者的戏码。
说句实在话,言论自由也是我国所倡导的,但不能提倡言论自由就让其失去边界,成为抹黑他国、造谣生事的工具。如果没有边界可言,那么其他国家媒体是不是也可以将美国描述为“美洲病夫”?
如果我国记者不考虑言论自由的边界,让“美洲病夫”一词真的出现在报纸上,想必美国跳脚跳得比现在更为厉害,同样的美国民众也会极其愤怒。所以说言论自由如果没有边界,那就失去了报道最不可或缺的客观、公正、真实的要求。
实际上,美国口口声声所说的“言论自由”才是最大谎话,去年12月美国媒体人揭露,美国当局施压美国媒体大肆捏造和扭曲阿富汗战争的真相,妄图将侵略战争改写成正义战争。按照美国的说法,这难道就是其主张的“言论自由”?
延伸阅读:外交部: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证件,霸气!
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网上例行记者会上。
问:上周,外交部发言人就《华尔街日报》发表辱华文章要求《华尔街日报》公开正式道歉并查处相关责任人,请问《华尔街日报》是否已就中方要求做出回应?
答:2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发美国巴德学院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写的评论文章。该文诋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努力,报社编辑还为文章加上了《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这种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耸人听闻标题,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国际社会广泛谴责。
中方已就此多次向《华尔街日报》提出严正交涉,阐明中方的严正立场,要求《华尔街日报》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公开正式道歉并查处相关责任人,同时保留对该报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但遗憾的是,《华尔街日报》迄今仍在推诿、搪塞,既未公开正式道歉,也未查处相关责任人。
中方依法依规处理外国记者事务。对于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恶意抹黑攻击中国的媒体,中国人民不欢迎。鉴此,中方决定从即日起,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中方将继续按照国际惯例,依法为各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支持和便利。
美妄称中国是东亚病夫 华春莹怒斥:这么说不觉得羞愧
中国与世界携手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之际,有西方媒体又秀出了“标题党”的把戏,通过强调病毒的“中国属性”来制造种族主义歧视。
2月4日,美媒《华尔街日报》竟在标题称中国为“东亚病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6日点名批评作者“应对其傲慢、偏见与无知感到羞愧”。5日,有加拿大地方报纸又在头版标题打出“中国病毒”一词,遭中国驻加领事馆严厉谴责。
上述带有种族主义的歧视性言论也被国内外网友一致挞伐。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沈逸评论,此事展示出部分美国精英的对华焦虑,已经到了寄希望病毒阻挡中国崛起的地步。
米德在文章中称,中国的金融市场“比野生动物市场更危险”图自:社交媒体
2月3日,美媒《华尔街日报》发布标题“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文章,借当前疫情与我国屈辱近代史进行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唱衰”中国经济。
文章作者是保守派外交学者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线上记者会上对他点名批评
“这位叫作沃尔特·卢瑟尔·米德的作者,你应该为自己的言论、你的傲慢、偏见和无知感到羞愧。
我想提请Mead先生注意以下几组数字:2009年美国爆发的H1N1禽流感死亡率高达17.4%。另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月底公布的报告,2019-2020年美国流感季已经导致1900万人感染,至少1万人死亡。对比这次中国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请问Mead先生,你又作何评论呢?”截至目前,《华尔街日报》与米德均未做出反应,文章也没有撤回。为此,大量网友在米德的社交媒体上留言表示不满,批评他为博人眼球发表种族主义言论。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沈逸评论,文章使用充满西方殖民色彩的专有名词,清晰地折射出了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优越感。
而这种上不了台面的话语,竟能通过《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把关人”审核,显然说出了相当一部分人不方便说,但又憋了很久的话。即部分美国精英的对华焦虑情绪,已经到了要寄希望病毒阻挡中国崛起的地步。
对中国来说,真正的关键是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造福人民,造福世界。未来,历史将记载中国崛起过程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何种幸灾乐祸,注定都将成为“徒劳”一词最好的诠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