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规模不如朝战 为何会打上10年?
要是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战争,最有名且最壮国威的莫过过于朝鲜战争,但是要说到最体现出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的,却是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当中最具有代表性一场战役,便是老山之战!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对越战争结束后,越南人仍不死心,在我国大部队撤出越南后仍旧不思悔改,对我国边境地区进行骚扰并且甚至有些越军“占山为王”大肆在我国领土上修筑工事,意图长期占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84年我军为了肃清越南侵略军,发动了老山战役,意在彻底歼灭依旧在我国境内负隅顽抗的越军,彻底收复老山,者阴山。
老山位于我国西南,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西部,是中越边境地带,若是越军把守老山,则向北可直插我国南部战略纵深,向南则可依靠天然屏障大量消耗我军部队,可以说越军选择在此地顽抗,也是颇有一番“得陇望蜀”的意味在此,可见越南方面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越南在我国大军回国后,罔顾国际惯例和相关国籍法规悍然不断增加老山方面驻军,并且修筑了大量的坑道掩体,甚至一些陷阱,同时布置了大量地雷,就连今天老山地区仍旧有大量的“雷区”越南人到底留下了多少地雷?
恐怕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不仅如此,为了全方面的顽抗,越南在老山还修筑大量的机枪,炮兵阵地,拥有多重和多重火力点,每处工事是既能单独固守,也能相互火力支援把整个老山地区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堡垒。
1984年4月我军对老山总攻准备已经完成,许世友将军下定决心,一定要拔出这跟插在边境的上的钉子!4月2日,老山战役正式打响,我军数千门火炮咆哮着向着越军阵地倾泻着数十万发各型炮弹。
一瞬之间,越军阵地成了一片火海,许多越军还没睡醒,就被炮弹撕裂,更有大量的越军妄图在防御工事中苟延残喘,可他们哪里想到,“精心修筑”的工事根本扛不住我军的炮火,躲在工事内的越军直接被“活埋”
随着炮火覆盖之后,我军地地面部队开始向老山挺近,为了打通部队进攻路线,工兵部队首先进入战场,主攻21号阵地的连长秦德勇,命令班长韩跃奎负责排雷任务,然而茂密的树林让排雷索无法发射到雷场,眼看总攻时间就要到了,韩跃奎果断下令采取人工排雷。
他带头冲入雷区,不幸的是,在行进50m后意外触雷,导致韩班长身上多处负伤,左腿和脚掌直接被地雷炸碎,副班长敢上来给他包扎,可面对韩班长满身血淋淋的伤口战士们的眼眶都有些微微发红,战地艰苦,韩班长的伤口只能简单包扎,韩班长知道自己这样会影响排雷进度,下令让副班长继续带队继续前进排雷,自己则用爬行的方式跟在队伍后面,检查可疑区域。
由于失血过多,他一次次的陷入昏迷,又醒来继续爬行,直到连队机枪手发现他要抬他下去,他却要求机枪手摘下他眼部的纱布,说到:“我一定看着部队拿下阵地!”毕竟他失血太多,刚刚说完,就倒在了机枪手的怀里,眼睛却死死的盯着21号高地!【1】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个韩班长这样的军人的牺牲,我军才能收复了老山阵地,可是,这场战役却远未结束!
越军知道老山的重要性,不断的发动反扑,到了1987年7月越军的反扑进入高潮,越军部队虽然不在进行大规模性的进攻,而是采取了分散部队,四处渗透,四处袭扰的作战方式,当年越南人正是用这种方式,令越南战争中的美军都束手无策。越南人此时也想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解放军,要知道,说起游击战,越南人怕是要喊解放军一声师傅,在不断的拉锯战中,越南人节节败退,终于越南人意识到他们决定是多么的愚蠢,他们的对手是信念比他们更强,军纪比他们更严整,作战比他们更加英勇的解放军!
越南人放弃了,他们知道了他们惹怒了一个不该惹怒的国家,一个不能冒犯的民族,1993年4月,越南军队停止反扑,而看到这一幕最感到震撼的不是越南人,而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经历过越南战争的美国显然知道越南军队有多可怕,而当年解放军的整体装备水平,甚至还不如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军,可他们打赢了美军无法战胜的军队!
10年老山战役,我们的解放军在付出牺牲的同时,也培养了一代具有坚定信念敢打敢拼,不惧艰苦的军人,也正是这些走出老山的军人,把这些思想犹如种子一样在一代又一代的解放军的心灵上,生根,发芽。
对越作战十年,我们为了啥?
离我们最近的战争是哪一场?这个问题,只要是军迷,都能立即回答出来——对越自卫反击战!
说是最近,其实时间也不短,从1979年算到2019年已经过去40年了,从1990年两山轮战结束也有30年,这段时间足够一个年轻人变成老人,以至于很多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对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仍然享受着这场战争带来的和平红利。对于中国,如果说抗美援朝是解放之初的立国之战,那么对越反击战就是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更是改变了周边格局,甚至是世界格局的转折之战。
▲美苏争霸,中国在夹缝中如何选择?
打了一个小小的越南,有这么大意义吗?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先来看当时的政治形势——国内,刚刚结束了十年动乱,百废待举,对内需要凝聚人心,重振士气,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国际,基本形势则是美苏冷战高峰期和美中苏大三角。
当时的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在全世界扩张;而美国刚刚结束越战不久,处于灰头土脸的收缩状态;中国最弱,刚刚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但仍可以在东(南)亚发挥影响。
对于中国来讲,在地理上接壤的北方苏联威胁最大,长期在边境上陈兵百万,又挥舞着核大棒,军工科技和产能更是具有压倒性的全面优势,逼得中国在从新疆到东北的广阔地域上常年高度戒备,在偏僻多山的西南地区搞三线建设,抱着最坏的打算,以对抗这个实力高出自己数个等级的强大对手。
▲中国对苏备战,是按核大战标准进行的
从中苏关系破裂以来,苏联一直都是头号敌人,八十年代的中国小学生还要训练“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训练),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军校使用的各种战术类教材,其中的假想敌都是穿大衣,拿AK的苏军形象。
面对强大对手,中国不得不维持高达600万人的常备军,全民皆兵,以打世界大战的准备,将大量资源投入军工生产,使中国本来就不宽裕的经济背上了沉重负担——这个压得中国喘不过气来的北极熊,必须要想办法扳掉!
所以,中国需要一个破局的机会,既能打开国际局面,又能有助于国内经济建设转型。
▲只剩三家,怎么玩?
七十年代末的形势,正是这样一个时机——大三角原来的形势,是每一方见到另两家都要怼,有点像吃鸡游戏里只剩三个玩家互杀的情况。但现在其中一家膨胀太多,另两家的最佳策略就是联合起来对付他,就像是三国中的蜀吴联盟对抗曹魏一样。
冷战的本质是美苏对决,中国虽然最弱,却又最重要,因为倒向哪一方,就意味着胜利向哪一方倾斜。
美国感觉自己对付苏联太费劲,于是产生了打“中国牌”的设想,中国也顺势接近美国,相当于打“美国牌”。两国一拍即合,为了对付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了一起,这就有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关系正常化。
苏联怎么办?正所谓柿子捡软的捏,中美谁更容易对付?当然还是中国更弱,所以苏联也打了一张牌——越南牌,用来先搞中国。
▲好大喜功的勃涅日涅夫昏招很多
这张牌有对付美国的考虑,因为越南的港口可以为苏联舰队提供低纬度地区的支点,但更多的是对付中国——正好在陆地上与苏联形成南北夹击中国之势。而越南与美国曾经杀得血流成河,深仇大恨记忆犹新,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越南会倒向美国。
那么越南愿意被当成牌打吗?
毕竟,当时苏联秉承“有限主权论”和“国际专政论”是谁都知道的,要加入苏联阵营,就得做好至少要让渡一部分主权的准备。越南打了多年战争,死伤无数,付出巨大代价才把美国赶走,完成统一,愿意牺牲这好不容易得来的主权吗?
越南愿意,因为越南也有一个霸权大国梦——印支联邦。
这个“印支联邦”说起来有点复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法国在东南亚的前殖民地独立后形成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法国和美国都被打跑了,越南顿觉“安南崛起”,要把老柬两国收入囊中“统一”东南亚,成为东南亚的大国。
每个民族或国家在刚刚获得独立时,都不免要猛刷存在感,以显示“老子已经站起来了”,所以越南有这样的“雄心”倒也不是不可理解。但这“雄心”要是实现了,可是会大大损害中国的利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国都有自己的“后院”,比如中美洲就是美国的后院,中亚就是苏联(俄罗斯)的后院。“后院”未必一定要与大国完全一致,但一定不允许产生挑战自己的地区性强国,否则将会令大国非常被动。
所以,当年古巴想从苏联引进导弹挑战美国的后院,美国不惜摆出打核大战的姿态,也要坚决镇压。
▲至今中国仍可在东盟发挥重要影响力(图片来自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东南亚,就是中国的“后院”。
虽然东南亚在近代已经被众多殖民者从中国的势力范围剥离了,但那里民族多,小国多,是一个对中国没有威胁的方向,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有所依赖的方向,保证东南亚不与中国为敌,非常重要。
当时的中国,地缘形势可谓险恶,北有苏联,东有美日韩,西有印度,如果南边再突然冒出来一个不受控制的“印支联邦”,而且这个“联邦”还跟苏联穿一条裤子,那真是四面夹击——这种情况,坚决不能出现!
越南的野心与中国的利益冲突了,这是中越冲突必然发生的重要地缘政治因素。
事实上,这个矛盾早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就已经埋下。当时中国在这次国际会议上和苏联一起促成了越南南北分治的方案,同意将越南划分为南越和北越。
越南共产党一些出身南方的干部非常不满,比如越南最高领导人黎笋,他认为越南的民族利益被中国出卖了,怨念很深。但事实上苏联也赞成分治,甚至还是分治方案的主要推手,为啥不怨苏联呢?因为苏联得罪不起,只好把气往中国身上撒……
▲黎笋长这样
接下来,尽管中国全力帮助越南抗法抗美,但越南这个怨念始终不散。胡志明逝世,黎笋上台,中美缓和,苏联拉拢,四个因素此消彼长之下,越南一头扎向苏联怀抱,彻底与中国划清界限。
1978年11月3日,越南与苏联签订了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放弃部分经济自主权,加入苏联主导的“经互会”。苏联取得使用金兰湾、岘港等海空军基地的权利,金兰湾成为苏联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越南则获得苏联的大笔援助,仅军事援助就有每年10亿美元!
▲“红色高棉”失去人心,越南在柬埔寨势如破竹
1978年12月25日,越南出动18个师加15个团,和一个航空师,共20万兵力,兵分五路大举入侵柬埔寨——为了“印支联邦”,越南开始动手了!
此时的柬埔寨被“红色高棉”搞的一塌糊涂,完全没有抵抗力,越军每天推进50到100公里,半个月内,柬埔寨损失部队1.36万人,基本全境沦陷。
越南轻松得手,扶植的韩桑林政权迅速得到苏联、东德、匈牙利等国承认。至于老挝,越南则是通过签订《老越友好合作条约》获得了驻军权,还在老挝政府和军队中大量安插顾问,就差没有吞并了。
眼看“印支联邦”已具雏形,中国不断发出警告。
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强调:“越南就像‘亚洲的古巴’,它是中国旁边的一个基地,苏联能在这里布置它的军舰、飞机和导弹,但假如中国能对越南这颗棋子大胆下手,就能最有效地阻止苏联的包围。”
“我们不能允许越南到处捣乱,为了世界和平稳定,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可能不得不做我们所不愿意的事情。”
“对侵略者不给予惩罚,就会发生连锁的反应……有必要对越南加以制裁。”
但就像二战前的日本一样,此时的越南因为一系列胜利陷入狂热,已经刹不住车了——法国被我败了,美国被我赶跑了,老子现在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柬埔寨拿了,老挝服了,东南亚马上就是我越南的天下了!
▲被越南驱赶的华侨
甚至东南亚都不够,还想咬中国一口——黎笋宣称:“广东、广西也是我们的,凡是长有木棉树的地方都是我们的!”驻扎中越边境的越军第3师更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
至于在边境挑事、驱赶华侨之类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这一方面是野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做给苏联看的——我收了钱可没闲着,干活很卖力的哦!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在与卡特总统会谈时表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和平不是靠乞求所能够得到的。想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和遏制霸权主义,打乱战争策划者的战略部署……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了!”
这些警告,有苏联撑腰的越南置若罔闻。
▲《人民日报》发出最后警告:“是可忍,孰不可忍”
1979年2月17日,“小朋友”的屁股终于被打了。
2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越南北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越军完败,死伤8万人以上,河内门户洞开。越南立即向苏联求救,“侵略越南,就是反对整个社会主义体系”,要求苏联履行条约义务,“支持和保卫越南”。
苏联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有点懵——真的要为了越南跟中国开战?
本来越南只是一张牌,只是想扼制一下中国,现在真要全面打起来了,这个决心并不好下。况且苏联也知道,中国备战多年(北方几个军区已进入临战状态),贸然突入怕是占不到什么便宜,而且也很难预料美国会不会趁火打劫……
所以,苏联选择嘴炮支持,宣称“越南有自保能力……中国对越南的侵略无非是试图削弱世界社会主义的东翼”。
越南只能靠自己了,但越军精锐部队都在柬埔寨,根本来不及回援,如果中国军队一鼓作气直掏河内,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实上,当时河内一片恐慌,各国驻越使馆和越南政府机关基本迁出河内,甚至市民都被动员起来,准备跟中国军队打巷战。
但中国的选择却是见好就收,一击得手后于3月5日宣布撤军,不过走之前将越北狠狠破坏了一番,甚至连水库和电线杆都给炸掉了,越南北部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国撤军,越军尾随“收复失地”,占领了中越边界的一些骑线点,并且宣布“胜利”。但很快越南就会发现,这个“胜利”不过是又一次长达十年折腾的开始。
▲被我军缴获的小轿车
越南本就是个落后的农业国,打了几十年仗,完成统一后最应该做的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而不是再发动大量消耗资源的战争。但“印支联邦”的野心使之一路狂奔根本停不下来,被中国揍了一顿以后,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自己又没有工业,从能源到枪炮,只能找苏联要。
苏联为了维持老大的面子和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对越南的援助也是不遗余力。
苏联向越南提供了从米格23到导弹和护卫舰的大量军援,仅在1978-1980年间,苏联的军援数额达到19.7亿美元,越南各地“到处都是俄国人”,同期还向越南海运价值9亿美元的食品540万吨,还有价值1.2亿美元的石油。
再往后,越南90%的石油,77%的食品、90%的钢铁和化肥、95%的棉花,都要从苏联进口。苏联力挺小弟,不断调拨物资出口。越南要是付不起怎么办?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嘛,好说!先欠着……
截至1986年,越南欠下的对苏贸易债务高达50亿美元,年息就有3.6亿美元,越南财政根本支撑不起,苏联以优惠价出口的资源,又收不回几个钱,双方都很郁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