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毒奶:为驱逐美军中国一年试射导弹超其他国家总和
我们有句话叫做“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其中强调的就是中国的导弹在国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弹道导弹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威慑手段之一。最近印度人就关注了中国试射导弹的次数,并且尤为关心一款导弹。
中国弹道导弹
据印度媒体报道,根据美国军方提供的数据,中国在2019年的演习和测试中共发射了100多枚弹道导弹,而这个数字已经是远远超过了美国与俄罗斯在去年发射导弹的次数,甚至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发射数量的总和。
而这些导弹大多数是在中国西北部试射的,美国与其他国家这个地区雷达覆盖范围很差,因此这个数据是通过美国卫星检测出来的。
印度人提到,在中国去年发射的导弹中,东风-21D与东风-26导弹出现的频率很高,这说明中国正在为使美国及其盟军的战舰远离中国沿海在做努力,尤其是东风-26导弹,该导弹射程可达4000公里,射程范围到达了美国关岛上的军事目标,因此有着“关岛杀手”这一称呼。导弹试射
此外由于一直不受《中导条约》的约束,中国在东风-26这样的中程弹道导弹方面相较于美俄更有优势。美军机构曾评估中国拥有80多座东风-26导弹的发射器以及160枚东风-26导弹。
东风-26导弹
我可以发现,印度媒体对中国的东风-26导弹可谓是“重点关照”。印度人则进一步表示,中国会继续增加东风-26导弹的库存数量,而随之便会带来四个不确定性:首先,随着东风-26这样的导弹装备中国的核武库规模将会扩大,且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和库存在过去15年增加了已一倍,很快中国就将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第三核武大国,外界不确定中国将来的核方针。
其次,东风-26具有核常兼备的属性,能安装常规弹头与核弹头,但这样可以使得对手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要是将常规弹头的东风-26误认为核弹头,将会给地区局势升级带来更大的挑战。第三,东风-26作为一款具有“报复性核威慑能力”导弹,却对地面目标拥有“近乎精确的打击能力”,这可能导致外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核战略的不确定性。
东风导弹发射
第四,外界还不知道东风-26导弹具体的针对目标,也不清楚中国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东风-26,这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次印度人的爆料值得关注,却不论他们是完全照搬美国人的结论,又或者的自己经过了“添油加醋”,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与印度对中国弹道导弹的发展已经相当的重视。
由于近年来,印度也在印度洋地区实行积极扩张政策,也美国也是一拍即合,并且印度的国产航母也预订于明年服役,因此印度人也必须考虑周边的火力威胁,而东风-26导弹则能直击印度人的软肋。
延伸阅读:面对东风26,美国航母只能坐以待毙?这枚导弹是美军保命利器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自从中国反舰弹道导弹被外媒炒热以来,所谓东风26和东风21D是美国航母克星的说法一直被广泛流传。支持者认为,弹道导弹具备天然的突防优势,它的末端攻击速度可以达到10马赫以上,而且接近垂直的弹道也让过去主要针对掠海反舰导弹的航母防空网形同虚设。
但即使抛开技术问题不谈,在21世纪的今天,航母战斗群也绝非在弹道导弹攻击面前只能等死。美军的海基反导系统本身就具备中段和末端反弹道导弹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标准-3海基反导拦截弹。
标准-3起源于美国海军战区广域防御系统(NTW)计划,美国海军计划用标准-3直接拦截大气层外还处于中段飞行状态的中近程弹道导弹,从而为海外的美军和盟国提供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换句话说,标准-3是一种中段拦截型反导武器,其技术层次比负责大气层内末端拦載的"爱国者"-3高得多,与中国多次试验过的中段反导拦截系统属同一类型武器。
2002年1月25日,标准-3导弹完成首次全面飞行测试,参加试验的是提康德罗加级"伊利湖"号巡洋舰,靶标为"白羊座"近程弹道导弹。结果标准-3在"白羊座"的再入段撞毁目标。2002年11月21日,标准-3又成功拦截上升段的"白羊座"靶标。上述两次试验虽然还没能证明标准-3的太空中段拦截技术,但至少说明该导弹系统具备在弹道导弹全射程内实施拦截的功能。对于航母战斗群来说,这意味着标准-3即便没能在太空撞毁目标,"宙斯盾"舰艇还有第二次机会实施大气层内拦截。
2003年12月11日的试验验证了标准-3系统的联网作战能力,一艘"宙斯盾"舰前出探测,再通过数据链将目标信息传输给发射导弹的战舰。在2005年2月24日的首次实战标准测试中,一枚标准-3 Block I导弹成功命中目标,这标志着该导弹系统已经形成战斗力。2006年6月22日,标准-3 Block I A首次对弹头分离的目标进行拦截,在太空中成功拦截到分离后的弹头。此外,2008年2月20日,美国海军还使用软件升级过的标准-3 Block IA在247千米高度击毁了一颗失效卫星,据测算,拦截时的星弹相对速度高达30马赫,标准-3的低轨反卫能力首次得到验证。
发展到今天,标准3对于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拦截成功率已经相当高。以标准-3 Block I A所采用的RIM-161A导弹为例,该导弹全长6.55米、翼展1.57米、起飞重量1490千克、射程大于500千米,射高大于160千米。作战时,"宙斯盾"舰上的AN/SPY-1雷达将接收卫星或陆基雷达系统传来的弹道导弹发射数据,分析解算后输入弹上计算机。当弹道导弹进入AN/SPY-1雷达探测范围时,雷达锁定目标,导弹发射。第一级MK72固体火箭发动机会先把标准-3推送出MK41垂直发射系统,此时导弹依然和舰艇保持数据传输。MK72燃烧完后脱离,第二级MK104发动机将在空中点火,导弹继续接收来自"宙斯盾"舰的GPS修正信号。第三级MK136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在MK104燃烧完后启动,采用脉冲点火方式提供持续30秒的推力,从而将导弹送入太空。
此后,LEAP战斗部上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将锁定弹道导弹,LEAP上的脉冲节流转向及姿态控制系统则帮助弹头在最后阶段冲向目标。如果命中,其冲击力相当于10吨重的卡车以接近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碰撞后产生的能量,任何弹道导弹面对这样的碰撞都肯定会被彻底摧毁。
按照计划,未来每艘"宙斯盾"舰上将部署25枚左右的标准-3反导导弹。每支航母战斗群按配备6-8艘"宙斯盾"舰艇计算,其总的反导火力将达到150~200枚反导导弹。对于中国东风26和东风21D来说,标准3无疑是巨大威胁。也正因为如此,为了突破美国航母的防御,俄罗斯才发展出了锆石这样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目前中国也正在研制与锆石类似的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随着反舰导弹高超音速化,势必改写目前海上攻防态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