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位战俘 感谢他们满怀着信念 舍生忘死
文/科罗廖夫
志愿军被俘职务最高的将领
志愿军60军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第五次战役时在汉江南岸遭美军包围,分散突围后,几乎全军覆没。吴成德在部队被打散后,收拢部下四百余人,坚持在敌后打游击14个月,最后仅剩3人。被俘后单独关押,饱受美军折磨,仍然坚贞不屈,坚决回国,同时在战俘营指挥了与国民党潜伏特务动员威逼战俘去台湾的斗争和锄奸行动。
1953年归国,当时体重仅剩90斤。归国后被送到辽宁昌图的归国战俘管理所,进行审查,吴成德被审的精神崩溃,甚至举止失常,他找到管理所主任郭铁,郭铁对他说:“只有你死在朝鲜,才能证明你不是叛徒。”后被开除党籍军职,1954年离开部队,安排到辽宁盘锦大哇农场,任农场副场长。因为为人厚道,工作努力,得到职工的认可,文革期间未受到折磨,得以度过文化大革命。
根据1980年中央为归国战俘恢复名誉和待遇的文件精神,归国战俘问题得到统一解决,吴成德也被恢复名誉和军职,以副军级待遇离休,1996年去世,享年84岁。薄一波、柴泽民等老首长向他献了花圈。当年志愿军180师的失利,各级指挥员都有责任,时任60军军长的韦杰,因为此次失败,写检讨书一直写到退休,临终时还念念不忘此次失败,可见180师的损失是我军的奇耻大辱。
我军历史上最牛逼的战俘
金门战役28军85师253团政委陈利华,因金门登陆战失利,当时被俘8名团级干部,其中5人在战俘营中失踪或被处决。
陈利华用假名陈开中,以连部书记员身份进入战俘营,因其有文化功底,被保送至国军政战学校,毕业后进入国民党军队的政战系统,很快官至国民党军队政战总局上校,在台湾还成了家。冒名潜伏了32年。
1969年,陈立华曾联系我党在香港的党组织,1981年因被其战友敲诈未遂,遭到揭发,被台湾警备司令部秘密逮捕,由蒋经国亲自批准予以秘密枪决。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戡乱结束,秘密档案公开后,家属才知道陈立华的下落。这真是一曲忠诚的赞歌。
我军抗美援朝历史上唯一的被俘女兵
据1953年被俘人员遣返记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作战期间,被俘女兵只有一名,那就是第五次战役60军180师后撤时被俘的16岁女护士杨玉华。
杨玉华被俘后并没有单独关押,因为美军认为单独关押一名女战俘不合算,所以把她关入朝鲜人民军女战俘营。
杨玉华信念坚定、心向祖国,坚决要求遣返,归国时还带着一面自己在战俘营里缝制的五星红旗。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还专门慰问了她,归国后,被送往昌图战俘归来管理所,经审查被开除军职,回到家乡,在一所山村小学教书几十年。
有些胡编乱造的军旅作家写的关于志愿军战俘的文章,常常编造志愿军有很多被俘女兵,并瞎编女兵被美军侮辱、强奸等谣言。解放军报、新华社等媒体曾专门刊文驳斥几本瞎编乱造的志愿军战俘的历史书。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共被俘二万六千余人,其中选择归国战俘大约接近七千人。他们在辽宁昌图归国战俘管理所经过严格审查,大多数被开除党籍军籍,遣返回乡,在以后的历次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
1980年中发7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总政治部《关于志愿军被俘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为归国战俘恢复名誉和待遇。才彻底解决了归国志愿军战俘所受不平待遇的历史问题,晚了二十几年,他们也是英雄。。。。
上图是1953年3月,一名被释放的无腿志愿军战俘走向祖国怀抱。看脸上毁容的伤疤,似乎是经受过美军凝固汽油弹的攻击。
很庆幸生活在这个精彩的时代,感谢浴血奋战的先辈们,感谢他们满怀着信念,舍生忘死,为我们带来今天的宁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