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陆军望眼欲穿,喜提6架阿帕奇直升机,终于敢飞青藏高原了
2月24日至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特朗普任内首次访问印度。据印度媒体报道,为迎接特朗普,印度方面做了大量准备,不仅安排大规模欢迎活动,还在其必经之路“建墙”以遮挡路旁的贫民窟,著名的景点泰姬陵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打猴队”,以驱赶成群结队的野猴。
特朗普首次访问印度,印度送了30亿美元的军火大礼2月25日,作为特朗普访印的“礼物”,美印此次在防务领域达成协议:印度确定向美国采购价值30多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24架MH-60R“海鹰”直升机和6架AH-64E“阿帕奇”。
有意思的是,这6架AH-64E“阿帕奇”分配给了印度陆军,印度陆军在望眼欲穿多时后,终于拿到了自己的“阿帕奇”。其实,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采购“阿帕奇”。早在2015年,印度就与美方签订了22架“阿帕奇”的采购合同,每架单价高达6300万美元。然而,奇葩的是,这22架“阿帕奇”却归属印度空军。
印度空军的“阿帕奇”使用的是怪异的天蓝色涂装
根据1986年印度《陆空军联合指导意见》,印度陆军被限制只能拥有5吨级以下的直升机,导致印度陆军只能装备轻型的观测和联络用直升机,而承担主要运输和攻击任务的中型以上运输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则完全由印度空军管理。按理说,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重型武装直升机,“阿帕奇”应该在一树之高掩护地面部队,而印度空军“截胡”这22架“阿帕奇”的理由却是保卫重要的机场、基地!印度空军认为,武装直升机在现代野战防空系统的威胁下生存率不高,只有在空军的掩护下才能行动。将它们部署在空军基地附近,既能获得掩护,也保护了基地免于“恐怖分子”的袭击。这个奇葩逻辑,把印度陆军和空军之间的军种矛盾暴露得淋漓尽致。1999年的的卡吉尔冲突中,印空军的米-35武装直升机在高海拔地区的对地支援中作用泛善可陈,也严重迟滞了陆军的进攻步伐。
这种妥妥的“体制问题”,在印度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有意思的是,作为拥有132万现役力量的庞大军队,印度居然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存在三军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一直以来,三军统一作战指挥权平时直属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行使,战时通常授权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直到今年1月1日,印度前陆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才正式就任该国第一任国防参谋长,印度的三军联合作战总算向前迈开了一步。此次“拨乱反正”促使“阿帕奇”落地印度陆军,虽然是其前任达尔比尔•辛格2015年就和空军商量好的事,但身居朝中的拉瓦特也功不可没。
印度新任国防参谋长拉瓦特
不过,虽然AH-64E“阿帕奇”性能强悍,AN/APG-78“长弓”毫米波火控雷达、先进光电探测设备、“地狱火”反坦克导弹、70mm火箭弹和30mm链式炮的组合,加上坚固的机体和优异的生存能力,使其势态感知能力和火力打击强度优于目前任何一种现役重型武直,其最大潜在对手巴基斯坦陆军在“地狱火”射程外与其对抗的手段相当有限,但区区6架的数量,远不足以满足印度陆军的需求。从未装备过重型武装直升机的印度陆军,面对全新一套装备保障模式,能不能把“阿帕奇”玩转,恐怕也值得怀疑。
阿帕奇在阿富汗的表现难称满意
此外,虽然印度西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以沙漠和半干旱平原地形为主,就像1991年的伊拉克南部一样适合“阿帕奇”的发挥,但在当前双方局势最紧张的克什米尔地区,面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多变、山谷纵横的恶劣环境,加之印军低劣的空地协同水平,AH-64E“阿帕奇”能发挥多大作用也要打个问号。要知道,2002年3月美军在阿富汗最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巨蟒行动”中,面对塔利班游击队分散各山头,由便携式地空导弹、大口径机枪和RPG组成火力体系,美军的“阿帕奇”都没有占到便宜,直接参战的7架“阿帕奇”非毁即伤,返回基地的也是弹痕累累。战后美军的评价是,“阿帕奇”发挥的作用还不如老旧的A-10和AC-130。如果印度贸然将“阿帕奇”投入到克什米尔方向,作用发挥恐怕也要打个疑问。
可印度陆军啊,实在是望眼欲穿了,你看,自己搞的LCH这么多年了,到现在反坦克导弹还没打明白呐。印度自产的LCH,虽然号称突出高原性能,但到目前与自研“毒蛇”反坦克的整合都存在问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