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ICU连收妻子23封“情书”,一个细节发现她也确诊
住在ICU的日子里,
丈夫收到了妻子写给他的23封鼓励信。
一天收到好几封,
有的还有编号,
丈夫觉得很奇怪。
追问医护人员才知道,
原来妻子在他入院后也感染了,
住在另一家医院治疗,
信是提前写好的。
这个收信人名叫曾洋。除夕那天,他头痛厉害,当时以为只是感冒,到医院开了药回家治疗。
1月30日晚,他病情加重,体力不支,这才意识到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次日住进了洪湖市人民医院ICU,之后被确诊。
2月1日,曾洋通过对讲机和妻子舒倩通话。看到他说话很吃力,妻子让他把力气留着去打败病毒,说有机会就给他写信。
刚入院时,曾洋血氧饱和度只有60%,双肺已经全白了,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上了呼吸机。
第一次收到妻子的信,是2日的下午,妻子在信上鼓励他振作起来,配合医生。
因为不能从ICU带东西出来,曾洋无法给妻子回信。
但他每天都会收到妻子的信,信里妻子还说,家门口的树也发芽了。
2月8日,曾洋意外发现,信的背面有个序号1,当时他并未放在心上,以为是她怕弄错顺序标注的。
第二天,收到的信背面是序号2,第三天是3……
曾洋感觉有点不对劲,追问医护人员才知道,原来这些信是妻子提前写好的。
妻子在他入院后也病了住院在,怕他担心瞒着没告诉他,有的信还是借医生的笔和便签写的。
在ICU最难熬、孤独的日子里,曾洋反复看着妻子写来的这23封信。他能体会到那些柔弱的文字里,透露出信念的刚。
2月18日,曾洋终于从ICU转到普通病房。
倩倩,我爱你!
倩倩,我们一起出院,你能陪我生死与共,我能陪你白头到老。
曾洋在纸上写下一生的约定,然后请医护人员拍下发给妻子。
3月1日,曾洋和妻子按约定一起出院。
而正是这23封信,鼓励曾洋度过重症病房里最孤独、最难熬的至暗时刻。
他说,这些信如同情书,他会珍藏一辈子。
这是两个洪湖“80后”的爱情故事,他们18岁就在一起工作,2007年结婚,如今已有2个孩子。
其实,刚结婚那两年,他们也经常吵架。后来经历多了,觉得两人分不开了,都觉得对方在自己心中是最重要的。
也许,你所想要的爱情,原本如此。
记者:张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