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禁令后,世界惊呼一片,15国呼吁中国撤回
提到今天的中国,国际上许多国家人民都会竖起大拇指,投来钦佩的目光。的确,高速发展下的中国,让他人刮目相看。
我国所取得的成果包含多个方面,经济上实现飞速增长,教育科技等等也独特新颖,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为大国,能承担起大国担当。中国外交部,更是将一切处理得踏踏实实。
勤俭,不奢侈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曾将外国弃用的船舶加以改造拆解,使他焕然一新,终获新生。这不仅提高我们的技术,更让我们省下众多开支。当然,我们的首艘航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废弃航母荣获新生,助中国砥砺前行
我们都知道,辽宁号的前身是瓦格良号,最初,瓦格良号只是一艘废弃的船只,破损的外表破损的设备。于是,中国将自己建造航母的计划,放在了这艘废弃的船只上。
终于,历经一些困难,将它运到了中国。这艘废弃的航母半成品,虽然在它的老家一无是处,但来到中国,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成为了我们的助推剂。可以说,瓦格良号是我们研究航母路上重要的标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今天,我国已经完全实现自主建造航母技术,也来到了双航母时代。最重要的是,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条件下,雄厚的经济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从而使得我们可以更方便有效的进行研究。
今天的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输美国,这是一件多么令我们高兴地事情呀。
中国提出禁止废船入口,多国因此慌乱
虽说我国第一艘航母,就是有废弃船只改造而成,但它也的确对我们的科研,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废弃的船只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不小的污染。
今天的中国,也不再需要大量接受废弃船只,所以这个时候,关于是否继续接受船只成为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最终,由于对环境问题的考虑,我们选择禁止废弃船只入口。
不过在我们公布这项禁令后,世界各处惊呼一片,因为我们的这条规定,将对全球15个国家造成高达上百亿的损失。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单独花时间精力,去处理自己的废弃船只,当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在中国宣布这项禁令后,世界各处惊呼一片,15国齐声呼吁中国撤回。不过今天的中国,已经不需要一位模仿复刻他国技术,所以接受废弃船,只对我们来说弊远大于利,禁止废弃船只入口,正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崛起中国)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对世界而言十分重要,无论是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还是全球环境等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了初步巩固,国人的梦想莫过于看到天蓝水清无垃圾的环境。无论是天空,陆地还是海洋,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要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具的大国,暂且只谈海洋的环境保护问题,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国在2018年开始便禁止洋垃圾入境,也就是所谓的“禁洋令”。该限制令的目的旨在杜绝来自其他国家的海洋垃圾。而禁令一出,美日表示苦不堪言,美:快顶不住了,求放一马。
美日是世界出口垃圾最多的国家
美日之所以对“禁洋令”感到不满,其实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出口垃圾最大的国家。先说和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岛国,由于四面环海,国土面积较为狭小,所以国内产出的大量垃圾无处可去。而日本在垃圾处理这一方面也是讲究到令人佩服不已的,他们喜欢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毫不夸张来说我国垃圾分类的方式还是借鉴日本的。
虽然日本垃圾分类得十分细致,但是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岛国,分类后的垃圾只有不到20%的回收率,剩下的80%都是不可回收的,几乎都出口给中国了。而在我国出台了洋垃圾禁止令之后,日本只能自行处理,据悉日本现在大量无法消化掉的垃圾都会堆积在日本本土,也因此他们不得不建立多个垃圾场来分类处理掉这些垃圾。
禁洋令”是明智之举,发达国家无权转移垃圾到其他国家
除却日本,美国方面也对“禁洋令”大感头疼,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美国每天产生出来的各种各样垃圾比日本还要多。据了解美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垃圾堆积如山得不到处理,显然已经超出了当地城市处理垃圾的能力范围。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也执行了限塑令,当然已经为时过晚,因为前期积累了过多的垃圾,白色污染带来的压力短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解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世界上可以说每个国家都有了更高的环保意识,就说我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很早以前就明确拒绝了帮美国处理垃圾,简单来说,即便美国方面花再多的钱也不能再把垃圾转移到其他国家去。
综合来说,我国实施“禁洋令”是明智之举,而美日两国面临的垃圾处理难题其实也是很多西方国家要去应对的,毕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单纯地想要依靠别的国家来对垃圾进行处理是不可能的,想要有一个更好的环境,还是得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海峡军情)
现在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了我们现在最头疼,也是必须要做的事!
现如今,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已深入地球肺腑,人类的健康问题以及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年上半年,垃圾严格分类已在我国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垃圾问题不止对中国,对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世纪难题”。
早些年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垃圾”合作,发达国家可以将大部分垃圾都出口至发展中国家,所以一直以来,处理垃圾的重任一直落在发展中国家的头上,那些西方发达国家总是把自己置之度外。
但是随着各国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意识到这些“洋垃圾”的存在带来的巨大危害,比如因为全球海洋大部分污染物都来自于向东方国家出口垃圾的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还一直试图逃避处理垃圾的责任,在没有好的处理办法的时候就将垃圾向海洋一倾而下,造成了无数海洋生物因为塑料垃圾而丧失生命乃至物种灭绝。
西方因垃圾而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中国早已洞悉一切,率先颁布“禁令”禁止“洋垃圾”进口。西方不断涌入的巨量垃圾早已深深地困扰我国,不仅占用了我国的大量土地,而且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也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环境,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可以说“洋垃圾”对我国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这次开了一个好头,很多发展中国家紧跟中国的步伐,开始拒绝来自发达国家的垃圾。
首先是菲律宾让西方国家“吃瘪”。
加拿大从2013年以来就一直往菲律宾运输垃圾,说好了的是“可循环塑料废品”,但是菲律宾最后一检验才发现这明明是加拿大的市政垃圾!合着加拿大一直把菲律宾当成垃圾站呢!
菲律宾肯定不乐意呀,立马和加拿大打响了“垃圾大战”,一打就是六年。菲律宾在这件事的态度上很强硬,直接放话:你加拿大不把垃圾运走,咱俩就直接打仗吧!
瞧把人家菲律宾总统给气的!
加拿大虽然不情不愿,但是面对菲方强硬的态度,也不得不低头,只好原路运回了所有的垃圾,为此还承担了高额的运输费用。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莫非说的就是加拿大?
马来西亚也紧跟其后,公开抗议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运输垃圾的丑恶行径。将向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在内的14个国家退回60个装有3000吨不可回收塑料废物的集装箱。
最近又有一个东南亚国家紧随中国步伐,开始抵制“洋垃圾”。
日前,印度尼西亚发表声明称,会将装有49个集装箱的有害垃圾和塑料退还给给欧洲,并且宣称这些垃圾统统不符合垃圾进口标准,退还是合理举措。印度尼西亚还明确表示绝不允许自己的国家成为西方的垃圾场!
中国这一“禁令”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很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了“垃圾围城”的困扰,也让西方国家吃了一顿苦头!
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真是逐日提升,只要中国一发话,其他国家就争相效仿靠拢,不得不说,中国这号召力确实是杠杠的!
而对于那些向别国随意运输有害垃圾的西方国家我们一定要痛斥!一看他们就是居心叵测,自私自利!难道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简单的道理都学不会?
你以为你们向别国运输的是垃圾吗?其实是你们自己的良知和尊严!醒醒吧,如果你们再如此执迷不悟,终有一天你们自己也会变成垃圾!
最后奉劝你们一句:逃避永远不是解决的办法,靠别人更不如靠自己!
中国的一纸禁令可谓是彻底改变了世界可再生资源回收领域。
也逼的那些垃圾出口国提升自身的垃圾处理能力,加快资源再生技术研发和利用!我外交部也曾明确表示:禁止洋垃圾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国不再是世界垃圾的回收场,我们已经告别了“洋垃圾”,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保护中国的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洋垃圾再也别想进中国。
日媒关注到,由于中国正在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口量减少,日本的废纸开始变得无处可去。不过,日本尝试开拓销路,向东南亚出口,但并非易事。日媒认为,日本以出口为前提的资源循环正在迎来拐点。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11日报道,日本国内废纸批发商和造纸企业的废旧瓦楞纸板(废纸板)等的合计库存能力被认为在145万吨,据废纸批发商的高管表示,“(目前的库存)已经接近九成”。由关东地区的废纸批发商组成的关东制纸原料直纳商工组合截至9月的瓦楞纸板库存量达3.3万吨,膨胀至2018年的近3倍。
“已经没地方放了”,东京废纸批发商栗原纸材的新田事业所将瓦楞纸板等废纸压缩成捆,一捆一吨重,现在已经积压了3000捆,是一般情况下的6倍。仓库已经放不下,从5月开始堆放在室外。这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报道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大原因是中国在2018年6月提出2020年年底之前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开始减少进口。
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的废纸出口量为380万吨,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量为274万吨,占到七成多。日本古纸再生促进中心的统计显示,日本国内废纸总回收量的13%被中国吸收。
报道指出,从2000年前后开始,日本的废纸一直处于回收量超过国内再利用量的情况。日本通过把国内用不完的废纸出口海外的方法来维持再循环的机制。
当前,日本的造纸企业以高于出口价的价格购买废纸,支撑回收系统。不过纸业专门商社的高管表示,“如果出口情况持续低迷,国内造纸企业下调买价的话,废纸回收系统可能崩溃”。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注意到,日本的废纸批发商和商社将加紧开拓东南亚等中国以外的出口目的地。但是,印度尼西亚等与中国一样加强了环保限制,日本能否增加废纸出口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出口价格也持续下跌。在出口情况良好的2018年秋季,废纸价格一度达到1公斤30日元以上(100日元约合6.4元人民币),现在则下跌至5日元左右。为了削减日本国内库存,不得不亏本出口。关东制纸原料直纳商工组合也因为亏损,连续6个月暂停废纸出口。
报道还指出,在日本国内,随着网购的普及,配送用的纸箱需求出现增加,但主要用于装果蔬和饮料。仅靠这一需求无法消化多余的废纸。目前,包装和运输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的纸箱需求也显着减少,能够降低日本国内废纸库存的因素减少。
此外,受19号台风等接连发生的灾害影响,日本的果蔬出货陷入停滞,用于生产纸箱原纸的需求也放缓。一方面,从其他国家进口果蔬以弥补日本国内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使海外制造的包装用纸箱也成为废纸,导致废纸越来越多。
报道还称,废纸板的价格从年初开始下跌了四成以上,跌至1公斤6.5日元左右。由于盈利状况恶化,有的企业开始停止回收。由于价格下跌,日本一些地区自治体的回收奖金出现减少,还出现了居民停止集体回收的情况。废纸批发商警惕称,“如果废纸被作为垃圾扔掉,自治体的垃圾处理费用将进一步增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