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伙伴”是谁?民调显示:日本!
据韩国《中央日报》23日报道,日本外务省日前公开了去年11月委托美国民调机构哈里斯所做的“美国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伙伴”和“美国在亚洲地区最信赖的伙伴”的问卷调查。
报道称,调查对象分为两类:美国1000多名普通民众和美国政、学、媒体、宗教、工会等200名“领导人物”。普通民众对“最重要伙伴”的选择依次为日本34%、中国22%、韩国10%、澳大利亚4%、俄罗斯4%、印度1%;“领导人物”的选择依次为日本42%、中国18%、韩国17%、澳大利亚13%、印度5%、俄罗斯1%。
普通民众对“最信赖的伙伴”的选择依次为日本37%、澳大利亚11%、韩国9%、中国8%,“领导人物”的选择依次为日本48%、澳大利亚32%、韩国9%、中国4%。日本《每日新闻》称,2011年和2013年该民调中,中国曾超过日本被认为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伙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紧张,美日关系的重要性得到加强。
如果有人被打了左脸,还把右脸伸过去让人接着打,这种人不是圣徒的话,恐怕就是傻子了。同理,如果一个国家接二连三地被人教训,还要贴上去示好,这国家可能也病得不清。韩国近期被美日轮流教训的事实表明,这个常常自诩“宇宙无敌”的国家似乎真的病了。
此前,针对日本对韩国做出的贸易限制措施,韩国一度表现得很有“血性”,从政府到民间大举抗议,还以终止《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做筹码,要求日本“改正错误”。咋一看,大有战斗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然而,不得不说,在这个世界上,对手才是最了解你的人。面对气势汹汹的韩国,日本表现得相当“从容不迫”,不仅强硬表示不会改变贸易限制做法,还直接把韩国移出了贸易“白名单”。与此相反,面对日本的强势做派,韩国却开始表现出服软的姿态,借着日本天皇即位典礼,韩国亲自上门“拉关系”,结果热脸贴上冷屁股,在外交场合受到冷遇。
憋了一口气的韩国试图抓住《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这根最后稻草,同日本做交易,没想到日本根本不当回事儿,是本官员表示,“即使终止协定,也不会对日本安全造成直接损失”。于是,世人看到了这么一幕,在《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到期的前一刻,韩国方面宣布“暂缓终止”,继续寻求与日本磋商。《韩国经济》讽刺说,上午文在寅还在强调‘克日’,下午GSOMIA就出现反转”。
也许是为了找回一点儿面子,韩国方面又开始指责日本。据韩媒报道,青瓦台24日称,日本违背承诺,提前将两国就军情协定问题的磋商结果泄露给媒体,且故意歪曲其内容,并对日方做法表示了遗憾——若今后日方仍以这种方式行动的话,韩日之间的磋商将面临巨大困难。
这事儿听起来相当滑稽,推迟的决定是韩国做出的,磋商是两国开展的,按照惯例,内容是要同时公布的。韩国抓住日本不守时这一点进行谴责,指责日方歪曲了内容,事实上,这并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在于韩国为什么同意与日本磋商,日本歪曲了哪些内容,韩国政府需要向其国民进行哪些交待?显然,韩国却模糊了这些焦点,只能说韩国政府有自己无法说出的“苦衷”。
其实,日本之所以敢这样“玩”韩国,也可以说是日本敢于对韩国落井下石,就是为了配合美国对韩国挖坑。美国与韩国就第11份驻韩美军费用分摊协定的第三轮谈判11月18日在韩国启动,第二天的会议开始仅1小时,就因双方分歧严重,导致美方代表匆忙离场,表明谈判以破裂告终。
关于谈判破裂的原因,美方首席代表德哈特向媒体表示,韩方“报价”与美方“要价”之间差距太大,“所以我们缩短谈判时间,以便韩方有更多时间重新考虑”,希望韩方能够在下一轮谈判中拿出公平合理且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怎么样,又是一个“重新考虑”。这是不是与暂缓终止韩日情报协定有着相同的味道?本质上就是韩国根本不敢对美日“说不”,不敢做出对美日关系造成严重损害的决定,说穿了就是韩国对美日的需求根本无法摆脱。但是,为了“面子”又不能立即答应美日的要求,所以就先用拖延的策略让韩国民众看到“政府尽力了”,最后,无论“磋商”出什么样的结果,都不是韩国政府太无能,而是美日太强硬、太狡猾,总之,丢了里子不能再失了面子。
韩国当下面对美日遇到的困境,看起来是“钱”的问题,本质上却是国家战略问题。当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韩国把自己的安全全部寄托在其他国家身上时,自然就成了“牵线木偶”,毫无反击之力。也正因如此,美国才敢三番五次地增加韩国的保护费,日本也敢于频频做出打脸韩国的行为。
第一军情军事专家认为,只要韩国的战略思维不调整,在美国那儿无非是耍点儿小脾气,讨价还价,减少几个费用,顶多只能做到这一步,要想抛弃美国是做不到的。同样,韩国如果继续跟着美国做以邻为壑的事情,它在东北亚地区就不会改变受排挤的地位,到最后只能与它曾经的“死敌”日本去搞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韩国在讨价还价之余,最终除了接受,并没有其他出路。所谓“宇宙无敌”,也不过韩国人阿Q式的自娱自乐而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