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各国领导人没有支持中国,实在令人失望
慕尼黑安全会议,反华偏见严重
俄罗斯、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三大国,近几年我们和俄罗斯走得越来越近,中美之间的关系却很不稳固。因为中俄联手,特朗普也感到了危险。他打算采取各个击破的招式,先是对付中国,然后再来对付俄罗斯。美国的阴谋论确实很恐怖,在对付中国问题上从不手软,一直想把我们踩在脚底下,这样违背人道主义的“计划”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慕尼黑安全会议前不久才结束,俄罗斯外交部女神扎哈罗娃发言,说大赞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家,还说我们在对付疫情的时候非常努力,我们的行为值得被世界称赞和认同。在扎哈罗娃慷慨激昂的发言下,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依旧没有动摇,懂中方的态度还是不友好,看得出来各国领导反华态度强烈。我们深知自己没有错,终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该会议打破了对俄罗斯的偏见,但对中方的态度还是会让人大失所望。中国属于亚洲,我们不是西方,也不可能成为北约中的一员。西方的民族主义严重,认为他们的血统比较高贵,这种思想是极其落后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不应该都肤色之差,每个人和每个国家都应该被公平对待。
借新冠肺炎名义,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大家都知道中国为何会被西方国家所针对,无非就是美国这个搅屎棍。之前他就嫉妒与中国,嫉妒我们国家越来越壮大,盟友越来越多,而他们的经济近几年都呈现下滑的趋势,中国的崛起让美方感到害怕。所以他想借助别国的力量来限制中国,在西方国家散布谣言,让中国成为大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今年新冠肺炎首先在中国爆发,美国更是借着这个旗号来打击我们。说中方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说是我们造成现在这样的窘境。还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我国外交部也不止一次强调了,中国是个友好的国家,别人不侵犯我们,我们一定会安分守己。而且中国自身实力不断强大也不会威胁到任何人,我们只是在提升保护自己的能力罢了。各国千万不能听信美国的谣言,他是在利用你们,从一开始就是不安好心。
面对肆虐的疫情,对无力自救的他国伸出援手,是道义,也是在扞卫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
那么,给欧洲雪中送炭,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
1
欧洲沦为头号“重灾区”
欧洲沦陷!
对于关注全球疫情发展的人而言,目睹这三周以来全球疫情数据变动,相信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
在这场已经高度“全球化”的新冠肺炎狂潮中,欧洲已经沦为十足的头号“重灾区”,世卫组织称之为疫情“震中”:
欧洲所有国家都已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一幸免;一大批欧洲国家疫情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中国,欧洲大国几乎全部名列其中。
截至北京时间3月21日7时50分,海外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中国一倍还多(188118例对81008例);而在中国之外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最多的15个国家中,除第三名伊朗、第五名美国、第七名韩国之外,其余12个国家全部位于欧洲。
以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占总人口比例(本文称之为“确诊率”)为标准衡量各个国家和地区疫情严重程度,鉴于中国确诊病例增长到3月9日就已经接近终结,因此选择这一时点中国确诊率为标杆。
截至3月9日24时,中国31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兵团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0754例;根据《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中国总人口140005万,确诊率(确诊病例占中国总人口比例)为0.58名/万人。
按此标准衡量,截至北京时间3月21日7时50分,至少已有以下26个国家疫情严重程度超过中国:
韩国、伊朗、卡塔尔、巴林、以色列、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爱沙尼亚、捷克、瑞士、挪威。注:本节计算各国疫情严重程度时使用的有关外国人口数据引自外交部官网“国家和地区”栏目;海外疫情数据引自新浪网“实时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疫情地图”。
在这26个国家中,除韩国、伊朗、卡塔尔、巴林、以色列5个亚洲国家之外,其余21个均为欧洲国家。而且,这些欧洲国家疫情严重程度超过中国倍数之大,令人震惊:
按截至北京时间3月21日7时50分数据计算,意大利确诊率等于中国的13.4倍,西班牙等于中国的7.3倍,德国等于中国的3.9倍,法国等于中国的3.2倍,瑞士等于中国的9.8倍,英国等于中国的1.03倍,荷兰等于中国的2.99倍……而且,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都还在快速增长。
欧洲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亚洲,意大利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而意大利人口尚不足中国的1/20。
2
御“毒”于国门之外
面对欧洲疫情雪崩之势,已经连续数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正在有条不紊推进全面复工复产的中国当如何?
置身于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作为贸易物流天量的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作为海外华侨华人多达6000万至8000万的大国,在海外疫情狂潮汹涌之时,指望单纯防守,很难长期守住,而且要付出我们经济运行大面积窒息的代价。
因此,在做好国内防守的基础上,适时适度主动出击,御“毒”于国门之外,才是可持续的国际化抗疫正途。
要主动出击,除了充分发挥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国家的优势,当好全球抗疫物资供应的“军工厂”之外,还很有必要拓宽渠道,向欧洲“震中”派遣这两个月在湖北一线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医护人员,他们比那些医疗物资用处更大。
向欧洲派遣医护人员,在支援他国共同抗击这次蔓延全球的疫情之外,对我国自己也颇有裨益。
要知道,对于我国而言,在国内疫情逐步走向尾声的情况下,及时向海外派遣医护人员,有利于我们持续积累防疫、治疗一手经验技术,保持我国持续应对疫情挑战的主动权和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有海水处即有华人,中国是全世界海外侨民最多的国家,海外华侨华人总数高达6000万到8000万。从历史到现实,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建设、对外交往、抗击外敌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海外华侨华人贡献功不可没,不可替代。早在十五、六年前,笔者就注意到,在“中国制造”绝大多数是依靠贴牌出口的时候,以自主品牌出口做得比较成功的轻工消费品企业,大多数是依靠海外华人的店铺商业网络打开销售市场。
保护海外华侨华人安全和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内民心向背。
正因为如此,在当前的抗疫国际合作中,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断然禁止海外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回国避疫,但也不能听任他们数十万上百万地涌回国内,冲击国内抗疫防线。
我们需要尽量支持他们在海外东道国就地防疫、治疗,照顾自己的学业和业务,并尽力争取借此机会提升在东道国当地社会的形象、影响力,改善他们在当地工作生活的社会环境。
为此,除了支持、协作海外华人从国内采购医疗物资在东道国开展商业销售和捐赠之外,派遣国内医护人员前往,也是一个好办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必要积极稳妥地与东道国协商,争取在欧洲等地华人聚居城市、海外自贸区或中国经贸合作区设立国际合作医疗卫生基地。
中国可以输出医疗卫生技术、经验、物资,以及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之类工程建设。
意大利普拉托、巴黎美丽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马来西亚槟榔屿、卡塔尔自贸区、迪拜龙城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地点。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为海外同胞提供医疗保障,帮助他们就地防疫、治疗,减小对国内防疫的冲击,也避免他们放弃在当地的学业、业务而损失惨重。
另外,如此一来,可以服务于当地社会,让吸引了众多华人聚居的外国地方政府感到从中受益巨大,从而更加乐于吸引招徕华人华商。
同时,要向海外市场推广中医药、中医治疗,可与东道国政府协商,先在华人聚居区开展实施。
3
合多方之力,解燃眉之急
御“毒”于国门之外,向海外派遣中国医护人员,我们需要积极稳妥拓宽渠道。
就笔者所知,在派遣中国医疗专家协助抗疫方面,我们迄今实施的都是政府对政府的方式,所需经费来自中国或受援国政府财政资金。
根据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我们还很有必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利用社会、企业资助邀请中国医护专家组的方式,内外资跨国公司、社会机构、个人(包括海外华侨华人)提供捐助资金,政府统一组织管理,多渠道派遣。
合多方之力,解燃眉之急,此举好处多多:
第一,可以拓宽我方派遣医护专家的资金来源,不是只局限于中国、对方国家财政资金,而是能够动员组织社会资金。
第二,有利于更深入参与指导对方国家基层防疫、治疗活动,让对方国家基层社会切身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第三,在遇到对方政府渠道财政拨款程序繁琐的情况下,通过这条渠道可以尽快先行开展工作。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如同中国这样一旦决策之后就雷厉风行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疫情扩散不等人。
这种做法重点应该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目前重点应该是欧洲国家,未来如果美国疫情大暴发而濒临失控,也可探索开拓这条对美抗疫合作的道路。
毕竟,根据笔者的计算,美国确诊病例达到19140名,疫情严重程度即与中国相当;而截至北京时间3月21日7时50分,美国报告确诊病例总数已达19027例,疫情严重程度赶超中国,只差一步之遥。
第四,给国内外社会机构、各界人士提供机会,以多种方式共襄抗疫善举。
第五,在华投资外企参与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其母国政府和社会都看到,发展对华投资和其它经贸往来是有好处的,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能够帮助他们拓宽渠道,从中国获得亟需的资源和帮助。
这样一来,在华投资外企在母国的社会环境改善,对他们更深入紧密发展对华经贸合作也是一种激励。愿意投身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企是我们的伙伴,我们要提供机会让我们的伙伴提升他们在自家母国的声望地位。
利用社会、企业资助邀请中国医护专家组赴欧提供抗疫技术指导,可采取以下具体操作方式:
第一,跨国公司(包括中资跨国公司和在华外资企业)、海外当地企业、海外华商和华侨华人提出项目,实施资金自筹,我方政府负责选派、组织管理医护人员,以及与东道国政府协调人员跨国流动和在东道国开展抗疫服务等事务。
第二,我国和东道国政府、红十字会公告提出项目并组织实施,跨国公司(包括中资跨国公司和在华外资企业)、海外当地企业、海外华商、海外当地华侨华人作为捐助者向项目捐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