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时间没有经历战争,实力究竟如何?美专家:很强!
中东以及南美洲局势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身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因为我国的发展重心不同,因此我国将与他国叫板的精力,全部转化为了发展自身。距离我国最后以此参与大规模战争,已经过去了至少30年的时间,意味着在过去30年中,我国从未参与大型战争,战力到底咋样?
不少国家因此对我国作战实力产生怀疑,并认为我国只会“纸上谈兵”,海外国家还认为,即使我国拥有实战经验,也是30年前保留的经验,如今中国已经跟不上现代化作战的思路。我国的实战经验的确不如其他国家丰富,尤其比不上爱发动战争的美国。
但我国的训练从未携带,我国一直在开展大规模的训练,并且我国的军事训练十分贴近实战,在与俄罗斯开展联合实战的过程中,我国受益匪浅。并且我国维和部队一直在海外执行任务,我国是出动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我国不具备实战经验一事,并不完全准确。
除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外,我国还具备强大的动员潜力,我国动员潜力位居世界潜力,我国拥有数百万雄师,以及最庞大的动员潜力数据。在武器数量已经先进程度方面,我国获得了双百分。
我国有着不少占据世界前沿水平的先进武器,同时我国还拥有着十分庞大的军火储备,在一篇美国媒体报道的文章中,写了有关我国炮兵部队的数量,据了解我国各类型火炮加起来超过1.7万门。对于我国在作战方面的实力,美国专家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不少人表示,目前中国是一个连美国都不敢招惹的国家,我国用实力征服了世界,希望一部分国家能够看清楚现实,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延伸阅读:美专家毫无保留道出:30年内 中国军力将成为世界第一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近日发表专家文章,称中国计划到2049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文章提出了一个重点问题:中国正在迅速超越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美国)可以采取任何措施阻止这种趋势吗?
中国领导人已经制定了计划,不迟于2049年部署世界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美国要阻止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军事大国,它需要自己的计划。前副国防部长罗伯·沃克(Robert Work)和合著者格雷格·格兰特(Greg Grant)在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一份报告中发出了如此严峻的警告。
1991年,中国领导人看到美国领导的联军对伊拉克部队实施了精确制导弹药的不断袭击,他们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中国从1991年的沙漠风暴运动中学到的一个关键教训是,在战争的最早阶段要全力以赴,因为一旦失去主动权,就几乎不可能重获抵抗进行24小时全天候制导炸弹袭击的对手的能力,”沃克和格兰特写道。
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领导意识到“他们与美国进行了长期的军事技术竞争,他们的战略目标必定会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时间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将是中国军方从技术劣势的角度与美国竞争。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的中国军事著作探索并强调了击败技术更先进的对手的方法,直到他们的现代化努力能够缩小美国的优势为止。尤其是,解放军将不得不忍受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缺乏与美军相媲美的“深度和多方向打击能力”。
第二阶段将发生在中国在制导弹药和网络化作战方面达到与美国粗略技术对等地位的情况下,这使中国更有可能阻止美国对东亚沿岸的军事干预。
第三阶段将代表理想的最终状态,届时中国军方将建立绝对的技术优势,超越美国军方,从而使解放军有信心从其第一岛链的堡垒中进攻,并将美军推向第二岛链(日本和菲律宾东部)甚至其他地区。
在2019年,中国仍处于第一阶段。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技术的进步,第二阶段即将到来。
中国的武装部队“正在发展进行“系统破坏战”的能力和概念,这是对美国作战网络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的破坏。”同时,中国还在计划:
首先,通过聚集大量远程精确导弹和先进的瞄准系统来进行有效攻击,在冲突的开始阶段,这些系统很可能穿透美国作战网络的防御系统。其次,开发“杀手锏”武器(美国国防部称之为“黑色能力”),这些能力将一直保密,直到战争爆发时才揭开面纱,以突如其来的攻击手段使对手感到惊讶。还有,成为人工智能的世界领导者,然后部署该技术以取得军事优势。
沃克和格兰特写道:“从国防部上次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它必须发展作战概念,系统和平台,以使联合部队在应对中国解构和摧毁美国作战网络的斗争中占上风。”
美国必须发展作战概念,系统和平台,以使美国联合部队能够首先有效地开火,并能够在中国的制导弹药齐射下保存实力。美国必须回应中国的人工智能挑战并确保它在关键的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更广泛地说,中国似乎正在推动诸如量子科学,生物技术,高超音速以及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关键领域的军事技术竞争。美国的联合部队必须更加积极地竞争,而且还要更好地创造新的技术。如果五角大楼失败,到2049年它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防御状态
每一个危言耸听者提出的有关中国的话题,都值得审视美国的反华情绪甚嚣尘上。但罗伯特·佐利克基于自己曾任世行行长和美国贸易代表的经验指出,中国已告别孤立主义的过去。他认为,中国正融入美国塑造的国际体系,建议我们应通过改善经济、社会和体制,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非敌人。
有关中国成为全球大国并威胁美国的许多担忧,都源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常说中国经济规模很快将超过美国。但比较美中经济规模的说法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其人均GDP与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相当。而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3倍。
此外,中国面临一些大的社会挑战。庞大中产阶层的需求不断增加。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想要更好的医疗保健和学校、更少的污染,这些可都是很贵的。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也引发诸多问题。
无疑,过去10年中国军力大幅提高,但具体情况往往被夸大。“中国威胁论”者提出的每一个项目都值得细究。比如,中国的区域阻遏导弹被(西方)炒得很厉害,但要注意,这些导弹是陆基导弹,射程有限,可用来抵御美国进攻,但难以进攻美日。西方还常提及中国在新丝路的大量投资。但由此产生的道路、铁轨、桥梁是所有人都可用的,并非中国独享。
美国防部一名高官最近称,美国的战略态势已改变,中东的重要性下降,重点转向中国(和俄罗斯)。当被问及为何中国面临种种挑战、美国仍认为其具有威胁性时,他透露说:“所有总统都命令我们确保中国不会主导西太平洋。”所以,实质问题似乎是,美国是愿意让中国在其势力范围获得一些权力,还是把任何现状改变都视为国家威胁。
无中生有制造敌人会带来隐秘利益。从心理上讲,这样的(假想)敌人有助于一个分歧严重的国家团结。从政治上讲,号召“团结”的人往往比主张国际合作的人更成功。从经济上讲,许多公司正推动庞大国防开支。因此,我们需要警惕这些趋势。
据环球网报道,目前,美国军方正在考虑将部署在海外军事基地的作战资源实施分散存储,以免战时出现一次打击全部报销的局面。而据其他媒体消息,为了保证美军霸权在海外长期的存在,美国军方不得不重新估量对手的实力,防止在未来冲突中遭到毁灭性的军事失败。
实际上,美国并不想将一个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进行拆分,毕竟这不仅会增加维护成本,还会让整体实力大大下降。但在紧迫的现实情况的压迫下,美国军方不得不迅速做出改变。
事实上,早在此前伊朗军队打击驻伊美军基地时,美军就已经尝到了目前军事部署战略带来的潜在风险。虽然美国国防部表示,伊朗方面的打击仅造成109名美军士兵“轻微伤”,但在伊朗的猛烈袭击下,美军仍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而除了伊朗带来的巨额损失外,美国如此急切地转变海外军事基地部署模式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应对未来中国军事崛起带来的挑战。
资料显示,截止目前,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多达598处,其中亚太地区的基地数量占了40%,光是日本就有109处,总兵力更是达到了3.7万人之多。而在囤积兵力的同时,美军还积极与亚太地区盟国频繁展开各类军事行动。
就在近日,美国空军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刚刚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空中联合军事演习,美军派出两架B-52H轰炸机和6架F-16战斗机参与演习。有军事专家评论称,本次演习的目的针对性极强,就是为了演练一旦出现和中国的冲突中,美日空中部队的配合作战程度。而在去年年底美军展开的“灵活战斗部署”训练与本次演习同样并无二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