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炒作华航改名?国民党讽“笑你不敢”
文章指出,如果华航可以轻易改名,早在陈水扁当政时就改了,如何轮得到现在台上的这些人。航空公司更名,不计内部因素,在外至少要过两关,其一是需要国际民航组织(ICAO)同意;其二是航权要重新谈、时间带要重新申请,航约要更改、行政文件要更名,等等。
ICAO现任秘书长是中国藉柳芳,ICAO曾在今年2月的报告中将台湾列为中国的一部分。华航若是硬要改名,在国际上将寸步难行,很多航线将不能飞,届时台湾的所谓“外交窘境”会进一步显露。
全体台湾民众都在抗疫的时候,民进党当局为何又要炒作华航改名?说白了,一切与“独”有关,无非是要去除中国因素,为“台独”铺路。连国民党都出口讥讽“笑你不敢”,可见华航改名之事不易,闹剧而已。国民党声称要做一个计时器,全民监督,看民进党当局什么时候兑现承诺,完成华航改名。
不排除民进党当局会不顾华航的10亿美元招牌价值、也不理其他国际因素,在内部继续推动,将华航改名硬干到底。那样的话,华航离倒闭关门恐怕不远了,改名将变成多此一举。
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去中国化”,这一次,轮到在航空行业上动手脚。
日前,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宣布向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捐赠1000万片口罩。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下称华航)多次执行运送任务,不料岛内绿营竟借机炒作,声称华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误认为大陆籍,扬言“华航改名的时候到了”。
对此提议,绿营方面大多表示支持。但有相关航空界人士提醒,“华航改名”不仅所需花费的成本巨大,后续引发的后果恐将十分严重,甚至可能丢失“航权”。
4月10日,民进党“立委”林楚茵就在脸书发文称,台湾“口罩外交”,指派华航运送,华航机身上英文“China Airlines”容易让当地人产生混淆,误以为是大陆送的口罩,“应该改名,让一切回归正常化”。
据台媒“中时电子报”报道,对此,民进党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14日赴“立法院”备询前表示,他已于13日要求“交通部”告知华航,以后运送物资的时候,上面要有“国旗”,要有“TAIWAN CAN HELP”字样,但华航不要“凑热闹”,应去掉公司标识字样,避免被混淆。
而作为民进党当局的“交通部长”,林佳龙1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此持开放态度,尊重公司治理,后续面对修改契约、航权谈判、必要的行政成本,就由台湾民众一起凝聚共识。
此外,蔡英文办公室发言人张淳涵则表示,“行政院长”苏贞昌已要求华航后续运送物资进行防疫合作时,机身增加“台湾的标识”,至于华航更名等议题,“行政院”将与“立法院”、社会各界持续讨论。
据台媒“联合新闻网”报道,对于苏贞昌和“交通部”的要求,华航方面似乎也爽快答应。华航董事长已在公司内部发出指示,以后运送物资时不可在货品上挂上华航旗帜,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事实上,若华航一旦真的改名,此举所引发的后果将可能十分严重。据“中时电子报”援引一位航空界人士的说法,华航改名成本事小,重则丢失“航权”。
这位航空界人士表示,华航改名的想法从陈水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就有人提出,当时就认为不可行。
除了要花上10亿多元新台币的成本之外,华航的合约可能需要重谈,有些指定给华航飞行的“航权”,改名后未必能直接接受,若有国家和地区认定改名涉及政治动作,有可能直接收回“航权”,以后就不能执飞了。
“联合新闻网”也认为,改名恐将让华航在营运方面面临困境。如果没有考量清楚,只为改名而改名,华航飞机将可能无法营运,一堆资金又必须立即偿还,航空公司甚至可能倒闭。
若华航真的倒闭,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旅客,还有台湾航空货运出口的竞争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