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冷枪冷炮运动,3天3枪打死3个敌人 美军:噩梦
提起朝鲜战争,我们都会想到场面宏大的大部队作战,但是在当时的特殊时期,狙击战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冷枪冷炮运动时期,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战机
经过多次和美军交手后,志愿军规定:不准轻易开枪。以防止激怒敌人,避免美军派出飞机轰炸我阵地,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美军以为志愿军有所懈怠,就开始嚣张起来,时常做一些挑衅的事情,甚至有的美军在两军阵地中的草地上晒起太阳来,我军战士恨得牙痒痒。
朝鲜战争油画
在一些阵地前沿,我军战士用步枪狙杀了对面阵地里的敌人后,取得不错反响,逐渐地,部队开始兴起打冷枪冷炮的运动,尽可能消灭敌人力量,积小胜为大胜,为打大歼灭战奠定基础。
在一些阵地上,我军阵地与敌阵地相距很近,尤其是337团扼守的芝山阵地,与敌人咫尺相峙。我军与敌人的距离只有短短100多米,说话稍微大声点,对面都能听见。我军红3连2排扼守的205高地与敌人占据的190.8高地阵地更近,有的地方只有60多米。敌人有两个加强连,对我军战士毫不在乎,时常挑衅。
朝鲜战争
特别是每次敌机轰炸完之后,美军趾高气扬,志愿军战士看着就想揍他们。6班班副杨尧同志,是参加过前四次战役的老同志,面对敌人的挑衅,他可忍不了,一直在寻思怎么收拾对面的美国大兵。
于是他每天熟悉地形、观察敌人动静,在心里琢磨着以冷枪狙击敌人的计策。当时,为了响应部队打冷枪的作战方针,3连给2排发了3支美式半自动步枪,全排选出13名优秀射手参加了狙击活动,轮流担任观察、监视和射击。
朝鲜战争绘画作品
最开始,狙击运动取得成效很小,战士们每天观察,监视,可能涉及的机会非常少,有时候一天都杀不了一个人,由于取得的成绩非常小,战士们逐渐没了兴趣。
各单位进行了动员教育,并推广友军狙击运动的成功经验,使指战员们认识到:在我长期对峙中,利用狭小缓冲地带以冷枪冷炮打击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是我军重要战术手段之一。
战士们仿佛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利用打冷枪歼敌。红3连第一个用打冷枪的方式杀敌的就是整天研究阵地位置的6班班副杨尧。
经过反复的观察研究之后,杨尧确定了几个合适的狙击位置。有一天,该杨尧值班观察、监视敌人,一个美国军官毫不遮掩,直接站到阵地上观察我方阵地。
“美国佬,让我送你上西天!”
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打冷炮
杨尧扳机一扣,子弹脱膛而出,正中美国军官的脑袋,其他美国士兵赶紧趴下去,迟迟不敢上前拖动尸体。
接着,我方阵地就遭到敌人一阵猛烈的炮轰,战士们赶紧躲进坑道或者洞里。
有了第一枪的成功,二排的战士们就来了精神,向杨尧取经后,接连几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敌人在我军冷枪下倒下。
3天3枪打死3个敌人的消息传开后,337团领导和营连干部均亲自来2排慰问,鼓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
2排的狙击手运动从此便热烈地开展起来了。他们做好细致的分工,有专门负责监视的,有专门负责狙击敌人的,还有专门负责检查作证的。他们规定必须是作证人员认定后才算歼敌。
为了配合3连如火如荼的冷枪战,配属1营的120炮兵连也开展了冷炮战。敌人的1挺机枪总在封锁我坑道口,使我战士进出不便。120炮连知道后,便找准机会,进行瞄准射击。敌人听到炮弹破空而来,为时已晚,机枪工事被炸得粉碎。
芝山那一带的敌人再也不敢嚣张,时时刻刻都把钢盔带上,即使在战壕内也弯腰弓背,生怕被我军神枪手盯上。美军称我芝山阵地为:“最可怕的阵地。”
文/STJ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