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刊文高度赞扬中国抗疫:若无中国贡献 感染者或超700万
据央视新闻8日报道,当地时间5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网站发布了一项英中美多国科研团队的研究。研究通过建模发现,中国使用的三大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遏制了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展,也为全球赢得了时间窗口。研究指出,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非药物干预“组合拳”,则中国境内的新冠肺炎病例或将增长67倍,超过700万人。
这篇论文以“加速预览”(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在《自然》网站发布。根据惯例,对于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研究成果,《自然》会在排版之前,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先行在线发布论文,以便读者能尽快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若不加干预中国境内病例或增长67倍
这一研究来自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疾控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研究者利用流行病学和匿名的人类活动数据,建立了一个模型框架,该模型使用日常旅行网络来模拟中国各地的疫情暴发和干预方案。模型估计,如果没有非药物干预措施,那么中国境内的新冠肺炎病例可能会增长67倍,有将近766万新冠感染者。
论文指出,对于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要在几个月之内找到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是不现实的。而目前有限的医疗资源也是无法医治所有的病例。因此,非药物干预措施是公共卫生应对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三大类:城际旅行限制,病例的早期识别和隔离,以及人员接触限制和社交疏远措施。
模型还显示,如果中国采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比实际实施时间晚1周,病例可能较目前增加3倍;如果晚3周,则病例可能较目前增加18倍。
中国多管齐下的干预措施遏制疫情传播
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协同施加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大大遏制了中国的新冠疫情传播。较早实施大大减少疫情的暴发程度和地理范围。中国的强有力、多管齐下的遏制避免了更糟的情况,降低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的速度。中国为遏制新冠病毒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蔓延和减轻其影响提供了时间窗口和准备机遇。
延伸阅读:中国再向世卫捐款3千万美元抗疫 新冠疫苗九月或可以紧急使用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宣布,中方决定在前期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现汇基础上,增加3000万美元现汇捐款,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发展中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等工作。
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捍卫多边主义的理念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而胜之。
值得注意的是,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一贯支持世卫组织在国际抗击疫情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中方已经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并将继续向世卫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高福:新冠疫苗九月或有望可以紧急使用,有两款候选疫苗进行临床试验
据@CGTN 4月23日消息,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日前在接受CGTN采访时表示,或许九月份中国就有一种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疫苗,到明年初就能研发出可以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
@CGTN 微博截图
高福称,开发疫苗或药物是需要时间的,我们或许可以研发出疫苗,但这需要时间。这要看情况,因为疫苗将用于健康人群。
高福说,你要确保你正在开发的疫苗是安全和有效的,否则你能把也许有用的疫苗用在人身上吗?你不想用“也许”这个词,你能确保它是安全的、有效的,真能其作用的。在我看来,中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前沿,或许到九月份我们能有一种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疫苗。比如,如果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仍处于第二或第三阶临床试验的疫苗可以用于特殊群体:例如医疗工作者。所以这要看情况,在我看来,也许明年初我们能研发出可用于健康人群的疫苗,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的研发进程。
高福强调,当然人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很多,我们知道哪些疫苗研发的策略是可行的。目前在中国,我们有两款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一款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另一款是灭活疫苗,他们正在进行二期或二期临床试验。
反对特朗普推荐“神药”,美疫苗开发主管被撤职
“抗击这种致命的(新冠)病毒,必须要由科学来引领,而非政治或任人唯亲。”21日,就在美国新冠疫情日趋严峻之际,抗击疫情的核心机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BARDA)的主任里克·布莱特(RickBright)被撤职后,如是说道。
布莱特此前负责监督疫苗的生产和购买工作,而21日被撤职之后,他立马将矛头对准了特朗普政府,认为后者在抗击疫情中“将政治和任人唯亲置于科学之前”,自己因为不赞同特朗普推荐的氯喹和羟氯喹,才落得如今的境地。
本周,一份报告显示,使用羟氯喹不仅对治疗新冠肺炎没有好处,甚至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此前,由于特朗普大力推荐这两种药物,造成过不少负面影响。
布莱特一方称,突然被撤职,是政府方面“简单明了的报复”,还有专业人士认为,他的离开,在如今的这个时间点“是个损失”。
突然被撤职,布莱特:将任人唯亲置于科学之上
综合《纽约时报》和“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2日报道,布莱特当天发表了一项声明,称自己因在治疗新冠病毒的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发生冲突,于前一天被撤销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主任,以及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副助理部长的职务,并“被迫”转移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一个影响力较小的职务之上。
布莱特的声明推特图
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疫苗、药物等方面的研究。
至于原因,布莱特给出了自己的说法:“我认为,被调职是对我坚持认为政府应该把钱花在安全且经过科学检验的解决方案上,而不是花在缺乏科学价值的药品、疫苗和技术上的回应。我说出这件事,是因为要抗击这种致命的病毒,必须要由科学引领,而不是政治或任人唯亲。”
布莱特在声明中,进一步解释了他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冲突:“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花在了疫苗研发之上......这一点上,我引领政府,投资于现有最先进的科学之上,以对抗新冠疫情。不幸的是,这导致了(我)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政治领导层的冲突。他们批评我积极主动、及早地对疫苗和其他对拯救美国人生命至关重要的物资进行投资。我还反对向那些有政治关系的人推销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提供资金。”
布莱特口中“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药物”,指的正是特朗普此前大力推荐的氯喹和羟氯喹。“具体来说,与错误的指令相反,我限制了政府当作灵丹妙药推广的氯喹和羟氯喹的广泛使用,(推荐)这两种药物明显缺乏科学上的价值......拒绝向美国民众提供一种未经证实的处方药,这是正确的。”
布莱特美国政府图
“我坚持认为,这些药具有潜在的风险,包括最近一些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现象。”本周二,根据一项针对美国退伍军人医院新冠肺炎患者的分析报告显示,接受羟氯喹治疗的19名患者中,死亡人数比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要多。
布莱特总结称:“在这场疫情中,(特朗普政府)排挤我,将政治和任人唯亲置于科学之上,将生命置于危险之中,这些都阻碍了美国安全有效应对这一紧迫的公共卫生危机时的努力。”
“盲目追求未经证实的药物可能是灾难性的,并导致无数的死亡。为美国民众的健康和安全服务的科学,必须永远胜过政治。”
同时,他还表示将要求政府内部检察机构“调查本届政府将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的工作政治化、施压我和其他尽责的科学家,并向有政治背景但缺乏科学价值的企业提供资助等行为。”
目前,仅有布莱特一方对被撤职一事进行了评论,而白宫拒绝对此进行评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同样未予置评。
律师:这是政府的报复
布莱特的律师黛布拉·卡茨和丽莎·班克斯在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声明中表示:“政府把布莱特博士从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主任的位置上撤下,这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报复。”
“如果政府拒绝听从专家,排挤像是布莱特博士那样指出政府错误的人,那么这对美国民众而言是灾难性的。我们将会要求特别检察官办公室(OSC)暂缓布莱特博士的离职,并允许他在调查这一非法强制调职之前,继续留任。”
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也对布莱特表达了支持,此前他们曾有过密切合作。“他非常善于运营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我认为他现在离开这一岗位是一种损失......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因为我们需要尝试、获取一些新冠病毒的治疗方法。”
虽然特朗普一直以来都在极力推荐氯喹和羟氯喹,但医学专家认为,尚无法证明这种药对新冠肺炎有效。与此同时,特朗普推荐该药的负面效果已经显现:今年3月份,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对60多岁夫妻误服用于清洁鱼缸的氯喹添加剂,最后酿成惨剧——丈夫不幸身亡,妻子情况危急,一度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此外,对于真正需要这两种药物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以及部分免疫疾病的患者来说,政府的推荐可能会让他们也处于缺药的窘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