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被慈禧扔下井冤不冤?若她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个宝藏女孩
翻开历史,几千年来封建社会产生的陋习,从殉葬到缠足,从酷刑到指腹为婚,每一样都让人触目惊心。而这些陋习的存在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性命,多少人的人生,晚清的珍妃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珍妃,大家都知道当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西逃,临走前还不忘将珍妃投入一口井中,直至丧命。一年多后,她的尸体才被打捞上来。虽然她的死有很多种说法,但其实结果都一样,沦为了封建牺牲品。很多人都说珍妃的死并不冤,怪她自己作的,也有人觉得她很冤,被慈禧的封建思想给害的。
其实冤不冤,一起来看一下这个人就知道了。
珍妃幼年时曾长期生活在任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府中,而广州又是五口通商的主要口岸城市,开放的最早,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触的最多,受影响也最大,再加上其伯父又喜欢广交名人雅士,所以珍妃的思想和个性也是偏西方化,养成了洒脱不羁的性子。
而这种性格恰好又与规矩甚多,礼法森严的皇宫格格不入,这一点在她进宫后尤为显得突兀。
1888年,光绪皇帝选秀女,13岁的珍妃,由于长相出众,且聪明伶俐,所以连同姐姐瑾妃一起被选入宫中,封为嫔。对于喜欢自由的珍妃来说,突然要在四方城生活,一时之间怎能适应?再加上年龄还小,涉世未深,所以她一直保持着个性,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违背后宫规矩,挑战慈禧的忍耐,最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
活泼好动
初入宫的珍妃,的确为沉闷的宫廷生活带来了许多热闹,也很快地吸引了光绪皇帝,成为他的宠妃。而慈禧最初也是十分喜欢她的,对她很是上心,还为她专门请了书画老师,教她练字。珍妃以为有了光绪的爱,慈禧的宠,就可以像宫墙外一样生活了。却不知道她的悲剧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喜欢新鲜事物
她不喜欢宫中的繁文缛节,不喜欢尔虞我诈,好奇心又极强,所以当西方拍照技术流入中国时,她也跟风地买了一架相机。然而这在当时却被守旧人视为“西洋淫巧之物”,甚至认为它能摄取人的魂魄,伤神损寿。但珍妃却全然不理会他人的想法,经常在四处自由摆姿势拍照,还给别人拍,把照相当作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据说她还指使太监在外面偷偷开了一间照相馆,被慈禧知道后勃然大怒,不但查封了照相馆,还把掌管的太监活活打死了,可见这件事在慈禧的眼中是犯了多大的忌讳。只可惜她拍的照片到最后一张都没留下来,估计都被慈禧毁了吧。
不喜欢讨好别人
大家都知道,后宫嫔妃众多,即便无心争宠,也难免会中伤,再加上光绪皇帝对她的专宠,无疑将她推向风口浪尖。这个时候如果她能和皇后处好关系,说不定不会招来皇后的嫉妒,更不会招来无妄之灾。
她的照相馆被封,光绪帝赏赐的八人轿被砸,其实都是皇后向慈禧告的状。不仅如此,李莲英作为慈禧的亲信,势力庞大,大多数人都巴不得讨好他,然而珍妃却不放在眼中,甚至多次与他发生冲突。这也为她以后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与光绪的琴瑟和鸣
珍妃的特别,在慈禧眼中很辣眼,但在光绪眼中却是少有的魅力。而光绪的处境和艰难也在珍妃心中激起了那份善良柔软的情感,所以两个人越走越近,不仅一起吟诗作画,更是畅所欲言,可谓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恩爱夫妻。
即便珍妃被贬了无数次,甚至是挨打,光绪皇帝对她仍爱恋如初,恢复妃位。也正因为如此,珍妃才触碰到了慈禧的底线:支持光绪变法。
光绪帝是不甘心做傀儡的,一直都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奈何手中无权,所以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影响下,试图维新政治,富国强兵。而珍妃是了解他的,所以在精神上给予最大的支持,甚至还为其出谋划策。只可惜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珍妃也被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终身监禁。
直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才下了杀手,将其投入井中,此时的珍妃才年仅24岁。如花一般的年龄却落了这样的下场,可悲可怜。
其实回顾珍妃的一生,并没有犯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无非是自己的性格和宫中的规矩不符,而站在慈禧的角度,珍妃的行为就是藐视制度,更何况还帮助光绪变法,就是跟她过不去,威胁到了她的地位,所以她要肃清后宫。
仔细想想,谁都没有错,怪只怪珍妃生错了年代,如果她晚出生一百多年,生活在自由的现代,一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宝藏女孩,而非俗人,你们说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