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60岁寿辰时感叹没有儿子,儿媳却回答:您有儿子,快一岁了
说起包拯的大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作为北宋著名的大臣,铁面无私的判官,形象更是随着小说演义和戏剧而被人广为熟知。
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包拯来说,他的家庭生活却是不幸的,包拯的原配李氏夫人,在包拯中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世,而继室董氏,在1033年为包拯诞生下长子包繶,他也得到了宋仁宗赵祯的祝福,在19岁便被赐封为太常寺太祝,然而1053年,包繶在20岁的年纪离开了人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于包公来说,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巨大。
1059年正月,开封府包家府邸张灯结彩,高朋满座,人头熙攘,这一天正是包公60岁的寿辰,他面对亲戚朋友的祝贺,却开心不起来,包公依然没有从6年前儿子离世的悲痛中彻底走出来。
如果是别的60岁老人,很有可能已经是儿孙满堂了,包拯努力一生,为国为民,却没有传承,这难道是天意吗?包公不由得向宾客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时间,喜庆的气氛被冲刷得一干二净,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安慰他。
正当众人陷入沉闷的时候,包繶的遗孀,儿媳崔氏却突然站了出来,跪下说到:您有一个儿子,已经快一岁了。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包拯同样十分的惊讶,赶忙细细询问原因,而崔氏这才一点点说明了前因后果。
在妻子李氏去世之后,包拯为了延续香火,娶了现在的包家主母董氏以及媵妾孙氏,何谓媵妾呢?通俗点来说,就是最高级别的陪嫁丫鬟,古代家族进行政治联姻,男方可能会娶两位家族的成员,而附属的那一名就叫做媵妾。
当主妻因为亡故或者是没有子嗣,媵妾就可以代替成为正妻,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嫁女娘家人的利益,因此媵妾不但无需做丫鬟的苦活,还有着高于妾的地位,比如三国期间孙权的母亲和妹妹(吴国太)就一起嫁给了孙坚。
而孙氏也随着包拯夫妻一起生活,但是包拯到了58岁,眼看着生孩子无望,于是死了这条心,决定让儿媳崔氏将孙氏送回娘家养老。
让人意外的事情是,等到孙崔二人回到孙的老家,这时才发现孙氏已经怀孕,于是两人决定,好好待产养胎,很快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她因为身体虚弱留在老家修养,而崔氏则带着这一名婴儿返回包府。
她知道,公公婆婆盼望一个儿子已经多年,但是崔氏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公公阐述事情的经过,毕竟自己孀居多年,突然抱着一个大胖小子对包拯说这是您的儿子,那算怎么一回事情嘛?
最终在包拯60寿辰的宴席上,崔氏看准了机会,说出了这一切,这让包公夫妇大喜,同时也感慨不已,因为在诞辰认清,特意为此子取名包綖,包綖在5岁的时候,没有遗憾的包拯离开了人间,而宋仁宗亲自到包公府上祭拜,感慨其忠义,赐予了包家许多财物,同时还将包綖赐封了他亡去哥哥的名爵,太长寺太祝,算是对这名老臣的一些补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