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子孙留财?李鸿章混血孙子用一生悲剧证明,留财不如留德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钟鸣鼎食之家,再泼天的富贵,经漫长的岁月打磨,也终会化为烟土。而传承的精神之火才是历史长河里永存的墓碑。
李邦献有言,“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作善方便者,其后受惠。”晚清重臣李鸿章似是对留财与留德并不以为意,于他而言,积攒的如此财富,不过就是庇佑后人,让他们得以享祖上荣光。但是留财,是真的好过留德吗?
败家子弟
李鸿章先后任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等,在官场可谓是春风得意,闻风而动的小官小僚立即便奉上大笔财富以谋求前程风光。正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手中积攒的财富由此可见一斑。但是拥有数额如此庞大的一笔财富,他选择尽数留给后代,在今天看来可谓用心良苦。
但是他不知晓在自己死后,这笔富可敌国的财富,不但没能让他们一世安稳,反而造成了子孙们的凄惨结局。古人云“富不过三代”或许是有一定道理的,若是子孙无德,再大的家业也难以守住。
传到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李经迈这一代,由于兄弟二人都在朝廷做官,尚还懂得钱财来之不易,尚能维持家业。而且两人从小是由父亲李鸿章一手管教,品性还没有从根子上歪下去。
虽然不能让李家更上一层台阶,但是至少可以保持原样。可是到了李鸿章的孙子李子嘉这一辈,偌大的家产仿佛就像缩了水的海绵,迅速的干瘪下去。
李经方对李子嘉这个混血儿子十分疼爱,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分给他一大笔庞大的财产,在含山县的1.3万亩租田全部分给这个儿子,还分了一片巨大的山场,供儿子在闲暇的时候打猎用。
又因为李子嘉幼时小住在上海,现在又是时不时要回去,担心他无处落脚,李经方又把上海定盘路定仪村42号的一座三楼小洋房交给了他。母亲更是溺爱,生怕儿子受了委屈,每月还寄去500大洋的生活费。
种种收入,在现代人看起来是吃穿不愁,使用得当可能是一辈子都花不完,但是李子嘉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全部败光了。十几岁时,他成了当地的小霸王,性格张扬跋扈,毫无半点贵公子气度不说,吃喝嫖赌还样样精通,后来还深陷鸦片泥潭。
因为母亲的日日管教让他心生不满,索性还把住处搬到了芜湖。在这无人管教的地方,也听不到母亲的唠叨,他的日子真是快活似神仙。
平日里除了吸吸鸦片,就是嫖娼,至于分到手的一万多亩良田,他全权不管,都扔给了庄头。如此一头肥羊,不宰更待何时?庄头还有底下帮闲之人可捞的油水,从中可窥得一二。
万事不用操心,李子嘉的生活愈加放荡不羁。大街小巷谁人不知,若要找李公子,只要去芜湖当日的三街集益一带,而这里的三街集已是当地有名的妓院集中区!好好的高门贵公子,竟是落到这种地步,过上这种生活?简直令人难以相信。金钱果真腐朽人心!
常年混迹烟花柳巷,甚至他还专门娶了一个妓女回家,专门安排了八个人伺候这位姨太太,奢靡浪费至此,简直是做常人不能做不敢想之事。想当年李鸿章一代文人,对家风要求甚严,若是地下有知,定是要从棺材里蹦出来狠狠打死这个不肖子孙。
“买官”谋生
身染梅毒之后,妓院是再也不去不成了。整日抽着大烟,他又想出了另一个消遣取乐的法子——赌博。逢赌必输并没有打消李子嘉盲目的自信,越输越是想赢回来,反正现在挥霍的钱都不是他自己挣出来的,花钱如流水他也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心疼。
于是在他的日夜奋战下,再多的家产也被挥霍的差不多了,尤其又是在只进不出的情况下,偌大财产终于瘪下去。
李子嘉终于愿意放自己的良心出来溜达一圈,醒悟了的他心中又谋划着其他的盘算。家里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是爷爷李鸿章当官才发家致富的!既然同是做官,那他为何不可以?于是他又做起了当官梦。
可令人头疼的是,科举已废,他上哪儿去和爷爷李鸿章一样凭着学识迈上仕途?“买官”两字点醒梦中人。李子嘉花钱买通了国民党,又把李府大花园送给他,这才当上了“大官”。哥哥李厚甫得知消息,虽然也混帐不堪,但是买官没用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在多方劝说和斡旋下,李子嘉的大官梦破碎。他又回到了以前挥霍无度的时光。比以前更加放荡与出手愈加阔绰,坐吃山空,到抗战胜利之时,李家的财产已经被他挥霍光了,房产和田产金钱都留在了赌场和妓院。
李府
失望至极的母亲回了英国,跟着自己数十年的姨太太也绝望离去,家徒四壁的李子嘉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孤家寡人,什么叫做穷。小洋楼为了抵债卖了,身边人走的走散的散。他一个人没地方住,没东西吃,可是几十年来的富贵日子他又搁不下脸面前去乞讨。
东家吃一顿西家蹭一顿,李子嘉最终凭着曾经十石米的交情讨债到了左宗棠的孙子左巨生家。此时的左巨生家里也是穷得揭不开锅,十石米自是还不上,于是两个人就在左巨生的破屋子里相依为命,孤苦度日,每日只能喝着稀粥。
没学历没文化从小到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李子嘉穷困潦倒,却也没有“挣钱养活自己”的这个概念,这大概是伸手党的通病。
一代名臣李鸿章的子孙后代竟然落到如此地步,怎能不令人唏嘘?家财万贯,只要利用得当,不肆意挥霍,富甲一方只是早晚的事。
可李鸿章万万没有料到,他忽视了子孙的精神教育,更忽视了金钱对于人性的吞噬,当一个人的过习惯了衣来伸手的日子,他怎还会有自己去奋斗努力的想法呢?物质富足、精神贫瘠的跛脚巨人是走不长远的。
留财还是留德?
古人诚不欺我,留德远比留财更重要。李鸿章的恩师曾国藩曾在初做官时便交代家人“绝不留银钱与后人”。让后人看到财富是由着自己的双手去奋斗出来的,让他们以为父辈不能给予他们庇荫,才会真正懂得财富来之不易,才会让精神的土地不至于一片贫瘠。
心思纯净不给金钱以腐蚀的机会,才能从根源上断绝任何恶习的萌芽。
曾国藩的后人果然是不负曾国藩给予的厚望,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做出成就的多达两百多人,在学术、科技文化等领域均有涉猎。家族绵延繁衍数十代,至今也没有出现过败家子。
有对比才觉触目惊心,一代人才辈出,一代却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最后落得一个穷困潦倒的下场。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才能品德才是给予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何必让金钱去蒙蔽他们的双眼,侵蚀精神的净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