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义和团专杀洋人?他们折腾几年,杀了多少洋人?答案难以置信
导语:“义和团”运动,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上,无论是学者还是教育家都给予了它重要的评价。当时“义和团”运动一直在高呼“杀死洋鬼子”的口号。那么问题来了,在清末整个“义和团”到底杀死了多少个洋人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的疑问,一起来往下了解一下吧!
义和团发生的缘由
我们都知道,义和团运动的本质是民间会道门基础上的产物。而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会道门就是一种扰乱统治的“邪教”,是清朝统治者历来重要打压的一个组织。对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缘由,诸位学家一直都处于众说纷纭的猜测中,那么到底的什么缘由才会使义和团运动“悄无声息”的就发生了呢?首先根据后来的猜测有人认为义和团运动,可能与白莲教有关。所谓的白莲教,不过是会道门中极其著名的一种罢了。其次也有人说,根据义和团成员的身份大多是贫苦的农民和成员里大都练习“金钟罩”这门功夫,与大刀会极其相似,所以也有人认为义和团来自大刀会。最后,也有少数的人认为有可能来自乡团。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据说在当时虽然没有人亲自见证了,义和团运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当时在当时它爆发式的蓬勃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为什么当时的义和团,会有如此的影响力?不仅让诸多的百姓信服,而且还让诸多信服的百姓们也参与到了其中。后来经过讨论发现,义和团在当时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爆发力和影响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义和团运动出现的时间,正好是当时清政府自顾不暇、内忧外患的时候。由于当时统治者昏庸无度,受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百姓的生活也是十分的艰难和困苦。再加上当时的清政府懦弱无能,外国的侵略者又是大举入侵,到处烧杀抢掠,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受这些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的百姓们就极其迫切地,希望出现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拯救他们,脱离苦海。而刚好这时候出现的义和团,就是百姓们寄托希望的“救世主”的存在。
2.“扶清灭洋”口号带来的影响。
义和团一出现就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可见其带领者是多么的聪明。简单明了的四个字,不仅告诉了别人自己的立场问题,而且还能收获一大堆拥有爱国主义的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们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在当时国家面临危亡的危急时刻,“义和团”还能发展的如此轰轰烈烈,其实很大一部分来说,它的行为是清政府默许而存在的。我们不妨想想,在当时的那种危机时刻,如果不是政府默许,那么义和团怎么可能会在短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呢?
3.义和团对洋人造成的伤害。
按理说打着“扶清灭洋、专杀洋人”的义和团运动,应该是消灭了不少洋人侵略者才对,那么在这场激烈的人民运动中,到底有多少洋人死于这场义和团运动之中呢?查阅历史资料之后,结局真是令人大失所望。纵然义和团里,都人人自称神功盖世、无人能敌。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对洋人造成多少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影响。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在那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里,他们总共也就杀了200多个洋人,而且其中有很多还是毫无反抗力之力的的女人和孩子。
当然深究其原因,我们不排除当时双方存在的武器悬殊差距。据说,当时每次义和团和洋人的军队碰上,义和团便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几乎是完全没有反抗之力,只能抱头乱窜。最明显的一次,义和团派出一万多人去攻打洋人的一个只有几十人把守的教堂,结果却仍然是惨败。最令人感到无奈和不好意思的是,惨败之后的义和团竟然还在战后高调的离开了。也许对于义和团来说,即使是战败了高调的离开,也会无形之中给支持义和团运动的人,打下一记定心丸。
后来据了解义和团其实是一群十分懦弱胆小的群体。曾经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的时候,大量的义和团成员,便开始成一盘散沙四处窜逃。令人觉得好笑的是,在此之前义和团一直都认为自自己是刀枪不入的存在,但随着洋人的枪炮可以轻易杀死大量义和团以后,余下的义和团成员便胆怯了,随后还慌作一团,落荒而逃。不过,后来也正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的存在,也才让洋人充分的意识到:中国人是非常难缠的一群人,也会他们也会怕死,但是如果如果洋人想要直接瓜分中国,直接统治中国,那么,这群名字叫做义和团的家伙儿,便会一直对洋人进行骚扰。那么这样一来,洋人也就会陷入中国抗争的泥潭中,最终被义和团拖死、拖垮。
结语:尽管义和团运动最后消灭洋人的成就,还是有点让人大失所望,但是我们依旧不可否认,义和团运动对我们中国历史的影响。仔细想想倘若那个时候,义和团没有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站了出来的话,那么我想那时候的清政府的情况,一定会比我们现在了解到的还要糟糕吧。大举入侵的洋人,也许也会比我们后来了解到了要猖狂吧。
历史上蓬勃发展的“义和团”运动,消灭洋人的数量是不是“震惊”到你了呢?如果没有义和团运动的出现,那么那个时候的大清会是什么模样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历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我将与你同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