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氧气含量仅占20%,如果突然翻倍,人和动物都逃不了
阳光、水、空气是构成生命的三大基础要素,没了其中任何一样,地球都不适宜人类生存,而氧气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人类一旦离开氧气过不了多久就会窒息而亡。
但这并不代表,氧气是越多越好的,甚至,在某些时候,氧气还会变成毒气,当氧气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体就会出现“氧中毒”现象。
我们通常说的氧气,是指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气体,氧气均匀地分布在空气的各个角落里,除了深海或者青藏高原等受到气压、海拔影响的地区外,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为百分之20左右。
植物是地球氧气的“制造机”,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地球处于一个富氧状态,当时地球的氧气占比达到了百分之35左右,生物和植物的体型都无比的巨大。
然而,地球的氧气变化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现代氧气突然增多,人类的身体会感到严重的不适,届时,即使氧气再多,人类也无法正常呼吸。
那么,假如现在地球的含量突然增多了两倍,地球上的生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生物会回归到恐龙时代吗?
首先,氧气会为细胞提供活性,而人类的大脑和心脏的跳动,都离不开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但如果氧气翻倍,人的大脑反而会出现缺氧的情况,这时候的人类伴随着胸部不适,胸闷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休克的症状。
而即使人类强行适应了氧气含量的变化,生物的寿命也会大幅度减短,在富氧状态下,人类的新陈代谢系统加快,这也意味着人类会过快地衰老。
而氧气还会与人体细胞中的氧化酶发生反应,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变成脂褐素,大量的脂褐素堆积在人体的血液当中,会导致人类思考能力下降,行动缓慢,最终每个人都变得“老态龙钟”。
在氧气翻倍的情况下,只有植物和昆虫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相反,氧气还会为昆虫提供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昆虫类的体型被放大数倍,而在过去,处于富氧时期的地球上的虫子,仅仅是一只蜻蜓就有两米那么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