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善要结婚,杜月笙给他选定的媳妇,真的给杜家带来了荣誉
杜月笙的一生,可谓是叱咤风云,他不仅能够从容淡定的处理江湖之事,而且对于自己的家事也掌管有度。杜月笙的七儿子到了成婚的年龄,他亲自挑的一个儿媳妇,最终为杜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杜月笙挑的儿媳妇又会是谁?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杜月笙起于草莽,曾经只是一介小混混,在上海滩中以卖梨为生。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杜月笙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黄公馆,最终靠着黄金荣的势力平步青云,成为了上海滩鼎鼎大名的“闻人”。
杜月笙的一生,共取妻五人,她们分别是沈月英(领养长子杜维藩)、陈帼英(生次子杜维桓、五子杜维翰、六子杜维宁)、孙佩豪(生三子杜维屏、四子杜维新)、姚玉兰(生七子杜维善、幼子杜维嵩、长女杜美如、次女杜美霞)、以及最后一个妻子孟小冬。
杜月笙平日里比较喜欢七儿子杜维善,并且极其重视对他的教育,还花高价送他去澳洲留学,攻读地质学专业。几年之后,杜维善学成归来,不过杜月笙的烦恼随之而来,杜维善此时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身边却没有佳偶陪伴,实在是不成,所以,自己需要给儿子选择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
杜月笙在上海大名鼎鼎,所结交的朋友也是非富即贵,全国各地的军阀、政治家、商贾巨富,甚至是江湖人士,都是杜氏公馆的座上宾,因此而言,当杜月笙公布儿子寻偶的消息后,顿时成为了上海滩中的大新闻。
当时的人们都意识到,如果能与杜家攀上亲家关系,绝对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于是乎,全上海滩的媒婆们,几乎每天都在杜公馆门内进出,争相为杜公子介绍心仪的姑娘。她们巧言善辩,拿着上海滩巨富之家姑娘们的照片,简直是夸出了花来,令杜月笙本人挑的眼花缭乱,甚至自己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到了傍晚,杜月笙独自坐在书桌前,将几十个女孩照片资料摆在桌上,一张一张的端详,并根据女孩的家世与身份,作出自己的评判标准。到了最后,他终于选定了一个女孩,这张女孩的照片上写着三个字——谭端言。杜月笙为何要选定谭端言作为自己的儿媳妇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她是谭敬的女儿。
谭敬是谁?在旧社会的上海滩中,提起谭敬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谭敬字和庵,祖籍广东开平,其祖上曾在广州十三行专营海外贸易,后在上海定居。谭敬家庭背景深厚,他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中,对商场之事十分感兴趣,并在1939年留学归来后,投入到金融与房地产行业之中,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跻身上海滩富翁之列。
与此同时,谭敬本人热衷于收藏,是收藏界少有的大家。1939年至1949年,国家处于战乱状态,不少收藏家开始抛售自己的收藏品,而这恰恰为谭敬的收藏事业提供了机会,他花费巨资,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收藏品仓库,又一跃成为上海滩收藏名家。
杜谭两家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杜维善英俊潇洒、风度翩翩,且颇具才识礼节,谭端言是名门闺秀,不仅长相秀气,也还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字画古玩别有一番见解。两位年轻人相见恨晚,并在相互的爱意交流之中,由父母做主完成婚礼,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情侣。
杜维善从小受到父亲杜月笙的影响,也喜欢欣赏古玩字画,不过,相比于父亲的财大气粗而言,杜维善更加愿意收藏邮票、粮票等“小玩意儿”。直至有一天,杜维善在古玩店中遇到了一株汉代五铢钱,才令其下决心收藏古代货币。有一次,杜维善看中了15枚古币,而老板却要价20万,杜维善只能与妻子谭端言商议,准备将房子进行抵押贷款。谭端言虽然有些犹豫,但仍然支持丈夫的收藏事业,最终将房子抵押出去,如愿买下了这15枚古币。
杜维善一生热衷于收藏古币,尤其是西域古币,更是他的收藏重点。在几十年的收藏生涯中,杜维善收藏了西域古币几百枚,并且每一枚都是他精挑细选的精品。1991年12月26日,杜维善公开宣布,向上海博物馆无偿捐赠367枚古币,其中包括古西域20多个国家的货币,包括安息货币、萨珊王朝货币、印安王朝货币等等,其价值之高,简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
2004年时,杜维善先生再次将2000多枚丝绸之路货币,捐献给上海博物馆。2012年6月,他又捐献贵霜铜币157枚、金币12枚、以及阿拉伯-萨珊银币143枚,大大弥补了我国古币收藏界的空白,为后世研究古代货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鉴于杜维善与谭端言的特殊贡献,上海相关部门还特意授予他们“白玉兰奖”,给予其最大的肯定与嘉奖。
人们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位默默支持他的女人”,正是因为有谭端言的鼎力支持,杜维善才会有如此成就。而这一切,都源于杜月笙的慧眼识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