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本间谍猖獗,我军改用方言传情报,全球听懂的不超1亿
抗战时期,日军曾屡次截获我军作战情报,翻译过来后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却直接被整傻眼了!
自古至今,谍报人员一直都在日本对外军事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两方势力对抗期间,专门负责刺探情报的“忍者”就是谍报部队的雏形。十九世纪60年代后期,逐步走上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为满足作战需求,开始加强了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
抗战时期日本间谍猖獗
抗战当年,日本间谍机构培养的情报搜集人才,有的会以外交官、商人、医生、学生等合法身份来作掩护,有的则会剃发换装模仿中国人躲在暗处,动用各种手段收买汉奸,窃取机要信息,以此推动攻占中华大地的进程。当时,日本人测绘的中国地图十分细致,甚至小到每条街巷都标的清清楚楚。
我军方言传情报,日军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哭了
也是在当年,我军的作战电报信息总会被日军截获。多次受挫后,军中就有人提出了用方言来传递密电的方法。众所周知,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地区几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交流用语,甚至在一个省份内,就会存在多达几十种方言。虽然,日军在战前就已经在我国安插了大量间谍和卧底,但他们根本不可能把每种方言都学会,而且很多方言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根本没有对应的汉字。
于是,经过一番甄选,我军曾采用过广西和福建的地方用语来传输情报。由于,当时能听懂这种语言的人在全球都不超过1个亿,所以日军截获电报后费了好大功夫才翻译出来,结果却是每个字单独看都认识,但连起来怎么都搞不懂到底在说什么,旁边的汉奸看着也是满头雾水。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过,网上还有笑话称,在抗日战争中,我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还会经常派两个温州人来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虽然能够截获,却也还是一样翻译不出这发音。而在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里,温州话也是名列前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