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番位、耍大牌、阴阳剧本?《青簪行》是杨紫走下坡路的关键吗?
《青簪行》可能是杨紫拍过最糟心的剧了,没有之一。
这部作品从立项宣传幺蛾子就没断过,最开始是剧方溜粉,男女主演的揣测争议不断,引发粉圈拉踩。
虽然操作不讨喜,但确实有效,打响了《青簪行》的名头。无论是原著《簪中录》的IP效应,还是庞大的书粉基础,都让这部戏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事实也是如此,在营销号长久预热后,片方公布了男女主演名单,杨紫+吴亦凡的搭配,话题十足。
更何况,掌镜的林玉芬手握诸多爆款作,观众熟知的《步步惊心》、《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以及《三生》系列,都由她指导完成。
优质IP+名品导演+顶级流量,这种强强联合的事,无疑是互利互惠的典范。
可《青簪行》却硬是靠着反套路,导致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把网友积攒的好感都磨光了。
《青簪行》原著出圈,主演顶级流量,为何负面新闻不断?
2019年11月14日,娱乐圈最大的番位风波,出现在了《青簪行》剧组。
作为重点IP之一,《青簪行》备受瞩目,最终敲定了杨紫和吴亦凡。作为顶级流量,两人的粉丝与国民度都不错,原本是强强联合的戏码。谁料,流量之间也分伯仲,范围之争突然出现。
双方粉丝爆破官微,纷纷在评论区发正主实绩。舆情汹涌,闹得不可开交。
最终,团队选择冷处理,官微也在没有发布过相关动态。随着主演进入剧组,争执也尘埃落定。只不过,番位始终是粉丝之间的一根刺,横亘在彼此之间。
这次,出品方显然聪明了不少。去年公布男女主演时引发的番位之争历历在目,此后《青簪行》秉持谨言慎行的原则,再也没有发布过相关动态。
如今,剧集拍摄几近尾声,项目也到了招商阶段。于是,官微放出了《青簪行》的海报,男女主演的名字一左一右,配在彼此形象旁边,避免了前后导致的番位争端。
可还是出问题了。
当时番位之争没有妥善的处理,从而埋的引雷逐渐引爆。有粉丝列举这部戏是女主黄梓瑕复仇破案的故事,毫无疑问是女主一番。更何况,卫视招商会靠的也是杨紫抗剧,凭什么戏外就要给吴亦凡让位。
另一方面,吴亦凡作为归国的初代流量,解锁全线时尚周刊,手握国民爆款综艺,《青簪行》又是他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如果让女主压了番位,显然降了身份,又拿什么争商业价值?
当这个问题,双方都无法退步,自然不可解。
但过往总有痕迹,粉丝寻求主演一番的证据时,意外发现主演的行程与剧组安排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A/B组的拍摄本是协调演员时间,推动拍摄进度,谁料却在细节中发现了阴阳剧本的痕迹。
更何况,吴亦凡团队曾经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本就有迹可循,抽丝剥茧下,迎来了粉丝的反击。
没人知道事情真相如何,但证据摆在那里,根本无法忽视。最初的番位之争牵出了影视圈的阴阳剧本,官微缄口不言,事情扑朔迷离。
《青簪行》从原本看好的大IP,逐渐变成了撕番不断的代表作。大批网友被这些负面新闻直接劝退。
最终,杨紫发布微博表明态度。她在微博中写道,这部剧是所有人的心血,自己作为演员认真对待角色,拍好每一部戏。至于戏外的问题与摩擦,工作人员会进行处理。希望大家给剧组一点时间,不要拒绝这部戏。
至此,喧嚣纷扰,暂且告一段落。
番位之争波及甚广,新生小花陆续上场,《青簪行》会是杨紫的转折点?
杨紫发的微博本是坦言与自证,但除了粉丝积极响应,网上的舆论明显不算愉快。
尽管《青簪行》的官微没什么动态,但是营销却没闲着,拍摄中的路透不少,杨紫生图被嘲。
直到争端见诸网络,双方团队的平衡被打破,杨紫生病回北京的照片,被按上了“耍大牌”的名头,结合这次的问题,一大批带节奏的账号蜂拥而起,直到现在微博的负面评论也没有断绝。
至此,除非《青簪行》剧本和品质极高,否则在目前的舆论下,很难打个翻身仗。
更何况,吴亦凡的演技一直被嘲,“菩萨”梗百用不厌,路人缘的基底不算稳当。
但作为流量,吴亦凡需要的是标签,演技被质疑就退回到综艺和歌手,问题不大。可杨紫不同,她的本职是演员,靠的就是作品维续热度。
剧垮了,形象受到波及,再想迎头赶上就难了。
这也是困扰所有女演员的课题——无论此前多红,只要负面新闻让形象受到波及,就很难翻身了。
更何况,以前的女演员一个人能打一代,颜值、演技各有千秋。
如今流量时代来临,造星厂的速度越来越快,艺人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一代一代的被推出。
当我们还在讨论80后女明星的婚姻,90后女艺人的作品,00后已经靠着社交媒体和角色迎头赶上。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的话从来没有过时。
但市场就这么大,如今影视寒冬来临,开机立项的作品不多,可靠优质的团队就更难抉择了。
在某种意义上,《青簪行》这个饼真的不错,“悬疑+大女主”的配置,花了杨紫七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没有魔改乱剪,成片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可是剧本的事情被捅了出来,这部戏究竟后路如何,没人知道。
但杨紫的困境,显然摆在了台面上。她和肖战合作的《余生》,原本瞄准的是今夏的暑期档。
双主演同样是顶级流量,作品又是常见的恋爱小甜剧,讨论度居高不下,本是预定的爆款。
可227事件引发的危机,持续了几个月仍未止息。被大批官媒点名的肖战,只能靠着微博一步步试探舆论,能否上映效果如何都是未知。
这成了杨紫的空档。
《余生》推迟未知,《青簪》风波不断。小花一批批迎头赶上,女演员的周期那么短,有人说杨紫开始走下坡路,90后小花的位置岌岌可危。
危机背后是转机,“流量”模式走到尽头,好演员才有春天
每年,总会有爆剧出现。有的是真爆,有的则是“按头爆”。
真爆的剧,讨论度、播放量以及自来水的安利,肉眼可见的增加。
“按头爆”的剧,则是社交媒体的全面攻陷,豆瓣评分的海量好评,以及营销炒作带来的热度。
毕竟,出品商不是做慈善,剧里面安排的演员要有知名度,必须借助作品成为渠道,打开市场。
可剧好不好,观众心里清楚,绝对不是营销就能替代民意。正如耽改作品大火,带动一大批IP,可不是把男演员凑在一起,就能收割一批女粉丝。
《成化十四年》的惨案,就摆在前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