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再现河流痕迹,科学家分析其历史,找到令人兴奋的信息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算起的话,人类已经在太空中探索了70年,但一直都没有找到“第二个地球”。人类寻找“第二地球”的动机并不难理解,因为随着人口不断的发展对地球环境造成的压力,再加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地球最终会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类要将文明延续下去,就必须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星球。起初,科学家将希望寄托在月球身上,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之后将希望放在了火星上。时至今日,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仍未停止。
那么,火星有可能成为人类所希望的“第二地球”吗?在还未进行正式探索之前,科学家们就从火星的体积、质量、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等参数进行观测和研究,发现它在这些方面与地球挺相似的。但在进行正式探索之后,科学家通过火星探测器所探测到的数据意识到,火星的自然环境也不容乐观。凡是火星探测器探索到的区域,其表面都不存在液态水。而且从位于火星轨道上的人造卫星的拍摄情况来看,火星地表确实未出现水体。
一开始,类似的消息无疑给科学家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很快又有科学家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与液态水有关的痕迹。几年前,有科学家通过好奇号火星车拍摄到的照片发现了火星表面存在冲刷痕迹,按照人类对地球地貌的研究,这样的痕迹应该是液态水流动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科学家推测在火星的极地地区可能存在着面积客观的冰区。
前段时间,一位荷兰科学家公布了自己在火星研究上的新发现,他在一系列火星地表照片中发现了一条类似河流形状的地貌。据了解,他们借用了美国宇航局在火星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进行地面图像捕捉,最终在一个被命名为“海拉斯”盆地的西北部地区发现了一条古老的河流。同时,科学家发现该河流从两旁的岩石峭壁中流过,并推测它是一条比较活跃的冲击河流。
更不可思议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对该河流两岸的冲刷痕迹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这条河流至少在那里流淌了10万年左右,因为岩石上的痕迹是无法在短短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内形成的。如果科学家的推测成立的话,那么就直接证实了过去的火星是存在水体的。后来,荷兰科学家将研究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该河流,然后发现了整个海拉斯盆地比其周围的土地还要低很多,它曾经是否也是一个湖泊呢?
科学家认为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而且海拉斯盆地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那条大约有10万年历史的河流之外,还存在着许多纵横交错的河流,看来这块区域在过去应该是一块巨大的水体,其中甚至有可能已经孕育出了生命。只要火星探索一有新的线索和发现,人类都会对其投以巨大的关注,可见火星在人类心目中是多么重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