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陪葬专用丝布,三次拍卖后价值1.3亿,专家:确实值这么多
2018年10月21日的《每日邮报》上,刊登了一则乾隆帝祭祀所穿龙袍被英国宝龙拍卖行拍卖的消息。据报道中称,乾隆帝的龙袍拍卖价高达15万英镑,约等于133.8万人民币。众所周知,由于晚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在近代百年间,中国遭受了太多列强的侵略,我国许多文物也因此被掠夺至海外,经常出现在国际拍卖行中。
01
乾隆皇帝的龙袍出现在海外,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民国时期军阀大盗孙殿英夜盗东陵。在他盗取东陵的珍贵文物之后,先后有两批不法分子再次进入东陵,盗取奇珍异宝,很多清代宝物被转卖至他国。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盗的珍贵文物中,乾隆皇帝有一陪葬品,价值比龙袍更为甚之,它就是乾隆皇帝裕陵陪葬专用丝布——“裹尸布”。孙殿英盗取东陵之后,就有过关于黄色裹尸布的记载,可随着岁月的更迭,这块裹尸布再也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孙殿英盗墓剧照
直到2005年的一天,北京拍卖会上出现了黄色裹尸布的踪迹。不管这件东西是真是假,却不被世人重视。原来,裹尸布就是一块绸缎袈裟,在琳琅满目的拍卖品中,裹尸布显得太过陈旧,无人问津。拍卖进行之后,一位姓秦的先生对这块标价为8万元的裹尸布十分感兴趣。由于所带钱财不够,他并没有声张,悄悄地离开了拍卖会。等到第二天时,他带着充足的钱来到拍卖公司,指名道姓要买这块裹尸布。经过一番议价后,裹尸布以9万元的价格成交,可秦先生似乎还是很高兴。
▲乾隆皇帝“裹尸布”近照(局部)
等将裹尸布带回家中之后,秦先生对其好好的研究了一番。发现上面不仅有隐约可见的图案和文字,里面竟然还缝合着另一块精美的经被。他立即找来相关专家对这块裹尸布进行了鉴定,最终才知道这块裹尸布学名为陀罗尼经被,是专门包裹尸体,超度亡灵所用,鉴定专家说此物并不值钱,没有什么收藏的价值。秦先生又辗转找到高僧弘道法师,后者俗名爱新觉罗毓从,是乾隆皇帝的六世孙。经他鉴定后,此物被确定为乾隆皇帝裕陵陪葬品。
▲清东陵近照
02
在又一次拍卖会上,秦先生将这陀罗尼经被以7205万人民币拍卖,获得了巨额的经济效益。然而,关于陀罗尼经被的拍卖并没有结束,在第三次拍卖会上,此物又被拍出1.3亿的天价。消息一出,震惊世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陀罗尼经被的消息。一块普通的裹尸布,能够接二连三拍出高价,最终甚至到上亿元,它究竟贵在哪里?众多古玩家和拍卖公司并不是门外汉,经过专家们仔细研究分析后表示:拍出1.3亿天价并不夸张,它确实值这么多。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乾隆皇帝剧照
第一,该文物的年代较为久远。众所周知,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在执掌政权60年之后禅位给嘉庆皇帝。四年后,乾隆皇帝与世长辞,享年89岁。乾隆逝世后,嘉庆将父亲安葬于清东陵的裕陵之中,而陀罗尼经被也被一并埋葬在陵墓之中,直到孙殿英盗墓后才问世。该件文物的存世时间长达200余年,上面的精美图案和文字依然清晰可见。因此,这件文物的价值,自然十分巨大。
▲“裹尸布”近照
第二,陀罗尼经被通身采用缂丝和缫丝工艺,本身价值就极高。自古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陀罗尼经被通体采用缂丝缝合,制作工艺复杂精密,可谓价值不菲。而且陀罗尼经被选用的是上等獐子绒和藏羚羊绒,这两种材料十分稀少,价值极高。第三,陀罗尼经被是一件内涵极高的宝物,和普通的金银玉器不同,其拥有很高的宗教研究价值,上面的梵字经文是当时清朝中央政府和西藏地区交流的证明。
结语
此外,据史书记载“皇后至妃嫔亦皆用陀罗呢衾、陀罗呢缎。贵人以下,则待恩赐方准用。”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皇室成员都能使用陀罗尼经被,这更是一种身份等级的象征。因此,陀罗尼经被的价值极为巨大,也就能拍出1.3亿的天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