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虚拟出来的,有更高维度的文明控制着人类?看完细思极恐
虽然人类一直在探索地外文明,但目前来看,仍然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而除了刘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说明一旦某个文明被发现,就必然遭到其他文明的打击之外,还有一个法则认为,我们人类不应该向外探索外星文明,那就是英国著名的宽家史蒂芬·巴克斯特提出的虚拟世界法则。
1969年是个分界线,在此之前,也许对虚拟世界的要求很低,里面的事物只要能够平行移动就可以了,但在之后,人类已经实现登月探索了,所以就得准确地模拟出来,哪怕是地上的一粒尘埃,也要能体现出来。
正如我们使用的电脑,遇到了过多的程序运算会死机一样,模拟出我们这个世界的系统,伴随着我们向外的探索,也会越来越接近它死机的临界值。直到有一刻,我们机器的第N次踏上一个新的星球,这个世界瞬间瓦解。
这也就是为什么史蒂芬·巴克斯特认为,如果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那我们人类最好不要向外探索。虚拟世界的想法听起来好像太过天马行空,但是你把它带入我们的现实,好像一切又能说得通了。
曾经有人大胆猜想过,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只是一串代码,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点,只不过就是代码运行到了这个时间点,我给大家打这些字,也只不过是早就已经被编程好的东西。
但是史蒂芬·巴克斯特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就是整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是人工智能。而不是被设计好的程序。
听到这个说法,小编马上想到了,如果说我们都是人工智能的话,那如果把人工智能扔到一个虚拟世界当中,他们的处境和我们的处境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于是小编脑海中就假象,把人工智能扔到一款叫“我的世界”的游戏里面,会发现,他们的处境与人类的处境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系统的运行速度,限制了它们可观测的整个世界的大小,而我们这个世界的光速,限制了我们可观测宇宙的大小。
人工智能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如果饿了,可以通过狩猎过的食物,也可以通过采集获得果实充饥,直到有一次,他们不下心将麦种子掉进了土壤里,发现了,原来这粒种子是可以种植的,所以他们懂得了耕种。
后来他们发现,对于这些动物来说,不一定只能去狩猎它们,例如母牛,还可以从它那里挤出牛奶,于是他们有了畜牧。
慢慢地,随着他们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它们发明出了很多自动收割机器,或者是刷怪塔或者是自动盖房子的机器,甚至后来,它们发现了具有很大威力的炸药做法,之后他们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世界的主宰。
某一天,其中一个AI会对另一说:“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是被制造出来的,或者我们有没有可能只是一个程序。”另一个AI则回答道:“可能,怎么可能会有人设计出这么庞大的一个世界呢!”然后这个话题就不了了之了。
小编认为,既然我们能创造二维世界,那么就非常可能存在更高维度的生物,而我们的三维世界或许就是它们创造出来的,真实令人细思极恐!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