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直言:美国对华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均无胜算
参考消息网7月18日报道卫星社网站7月16日刊登署名为叶卡捷琳娜·布利诺娃的文章,题为《为什么美国对华战争无论是“冷”是“热”均无胜算?》,现将文章摘编如下: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贸易、高技术行业等不断施加压力。
“国际地位的一切科学衡量标准——经济、科学、人口、政治、军事、新冠疫情——都表明,美国没有条件打赢与中国的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墨西哥城自治大学转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海因茨·迪特里希说。
迪特里希说,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反复无常,美国国内党派分歧和社会分歧呈现出一场系统性危机。这场危机加剧了美国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平等、激增的国债和不断高涨的抗议潮。他告诫说,除了危及美国的内部稳定,它还有可能影响全球均势和世界和平。
迪特里希说,尽管美国在南海炫耀武力,但它不太可能与中国直接对抗,因为那注定会失败。
这位学者认为,当今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比1945年以后要弱多了”,它已经从“有核武器牙齿的老虎”变成了“纸老虎”。
迪特里希认为,华盛顿低估了中国的适应力,这种适应力基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辩证精神,这些多次帮助中国克服了艰巨的历史挑战并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转型铺平了道路。目前,中国社会正在取得巨大的技术飞跃成果。
迪特里希说:“这些成功带来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全力支持政府,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明确战略领导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团结,具备了符合所有重要衡量标准的全球性力量和地位。”
延伸阅读:外媒直言:中美之间将爆发一场“有限的冲突”
西班牙《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7月1日发表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副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阿隆索·萨尔迪瓦的文章《尚未到来》,称中美两国的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并将在未来10年里继续运用这些能力扩大优势。但中美战争,包括冷战的风险极低。文章摘编如下:
中美之间的冲突将是本世纪20年代的主题,而且这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冲突。中美两国的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并将在这10年内继续运用这些能力扩大优势。中国将在各个方面缩短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因此在本世纪20年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占据全球领导地位,也不会形成军事集团。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相当不稳定的世界中,但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战争风险,包括冷战的风险都相对较低。
中美之间将爆发一场“有限的冲突”。众所周知,两国正在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而第三国的参与或将有助于双边协议的达成。
美国和中国将继续扩大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两国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因此发展速度将比其他国家更快。这就好比,掌握了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在此基础上拥有更加优越的人工智能。
中国将不断缩短与美国的距离。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尽管美国设置重重障碍,中国已经缩短了两国之间的差距。无论什么艰难险阻都不会改变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
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和美国都想成为领导者,因此势必冲突不断。然而,正如前文所言,中美之间的冲突将是“有限的”。
之所以是“有限的战争”,是因为两国都不愿看到中美冲突演变成一场核危机。在冷战期间,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曾声称,如果对方想要赢得战争,那么一定会诉诸核武器。但这种说法只是宣传手段。时至今日,有预谋的核战争依然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在冲突中,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独善其身。如果各方都能理解这一点,同样有助于化解冲突。美国和中国在第一轮贸易战后马上打起了算盘,结果发现美国输得更惨。
更重要的是,尽管中国和美国都掌握着强大的实力,却没有能力建立新的全球规范或制度。
面对这种让人无能为力的局面,美国的反应正在造成破坏性影响——美国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任意妄为,但却无法左右大局。
中国的反应措施对美国来说则颇具竞争力: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同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些机构和倡议与现有国际机构和倡议并行不悖、各自开花。总而言之,未来10年内中美之间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很小,其战略竞争将集中在技术和经济领域。
延伸阅读:中美在南海“针锋相对” 美媒:五角大楼此举传递危险信号
美中大型军演很少在同时、同一地区举行。
美国在南海举行双航母军演叫板中国?中国海南海事局此前发布航行警告说,7月1日至5日在西沙群岛海域举行军事训练。美国一直紧盯中国在南海的一举一动,然而当其军方4日发表声明称,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和“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当天在南海地区举行演习,“以无与伦比的海上力量”庆祝美国独立日时,国际舆论仍然颇感意外。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是华盛顿自2014年以来第一次派出两艘航母在南海举行军演,此次派出的随行军舰共四艘。美中大型军演很少在同时、同一地区举行。在“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这一借口的包装下,作为南海域外国家的美国再次不远万里地来耀武扬威。
尽管美国海军官员强调,此举“不是针对任何政治或国际事件的回应”,然而这样的时机令外界难以相信美国不是“别有用心”。显示军事存在、“秀肌肉”、搞所谓的威慑、为盟友撑腰打气,这是中国海军问题专家张军社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美国军演目的作出的总结。
更加“巧合”的是,美方5日宣布,B-52H战略轰炸机在关岛基地重新部署。到底是谁在影响区域的局势稳定?答案不言而喻。
美方否认针对中国军演
当地时间4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表声明说,“尼米兹”号和“里根”号航母打击群“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作战地区进行一些战术演练,最大限度提高防空能力,延长航母舰载飞机发动远程精确海上打击的距离”,两艘航母上的飞机“在防空和攻击演练中模拟敌方攻击,对战斗群探测、拦截以及接触威胁目标的能力进行检验”。声明称,“两个航母打击群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演练,令作战指挥官有机会体验只有美国海军才能驾驭的高度作战灵活性和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声明还提到,“里根”号航母打击群是海军唯一的前沿部署打击群,是美国最显著的“决心象征”。“尼米兹”号和“里根”号航母在第17和第5航空联队以及水面舰艇的配合下,形成世界上最有效和最机动的作战力量,对美国与地区盟友和伙伴国家的共同防御协定提供支持。
7月1日至5日,中国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军事训练。截至本报昨晚发稿,中方尚未对此次军事训练作出进一步说明。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看来,“美中罕见同时在南海军演,较劲气氛浓厚”。
近日,两国已就南海问题进行过交锋。7月2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声称中方在南海“有争议”地区举行军演不利于减缓紧张情势和维持区域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日驳斥道,中国军队在西沙群岛有关海域进行军事训练,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无可非议。
根据香港中评社5日的解读,美国海军举行双航母演习是为了向中国表明,他们已经恢复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严重受影响的威慑性巡逻活动。《华尔街日报》5日称,此前,美国“罗斯福”号航母因新冠病毒扩散而瘫痪,被迫在关岛港口停靠了两个月。有美国官员认为,中方在利用美国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的时机来加强南海活动。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5日援引俄战略调查研究所专家叶尔马科夫的话表示,美国的最新动向是其没有放弃对中国军事施压的一个“重要信号”,中国会对美方此举做出回应,但在军事上会采取克制立场。
“美国部署航母及其打击力量经常被用于传递威胁对手这一信号,而部署两艘航母则是一种重要的武力展示。”
美国《纽约时报》5日分析称,2016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参观了部署于南海的两艘航母,意在提醒北京,华盛顿对地区盟友有怎样的承诺。《华尔街日报》5日也说,美国是为了向中国发出明确的信息,即它不赞赏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扩张。报道称,美国和中国的大型军事演习很少在同一地区举行。2014年,美中曾签署一项协议,旨在通过改善沟通来防止海军之间的意外冲突。
不过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凯利3日表示,两艘航母出现在南海“不是对任何政治或国际事件的回应”。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凯利称,双航母作战演习是为部队带来先进的训练机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