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高调宣布:其驱逐舰重返南海 将执行“海上安全行动”
美国继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施压。香港“东网”消息,美海军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周六(21日)穿越台湾海峡后,22日重返南海,并在该地区执行所谓“海上安全行动”。
据报道,北京时间22日,美国海军在其官网宣布了所谓“美国海军巴里号重返南海”的消息,宣称该舰将在该地区“促进和平及稳定”。↓
而关于“巴里号重返南海”,报道援引巴里号指挥官克里斯·盖尔(Chris Gahl)的说法,老调重弹地宣称,“持续在南海活动,对维持一个自由和开放印太地区是至关重要的,所有国家船舰在国际水域自由航行是极其重要”。
不过,“东网”称,美军并没有透露“巴里”号在南海的行动详情,仅表示这是该舰今年第5度在该区部署。
今年4月,“巴里”号导弹驱逐舰也曾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华敏大校当时就此发表谈话称,4月28日,美海军“巴里”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对美舰跟踪监视、查证识别,并予以警告驱离。
发言人强调,美方挑衅行径严重违反有关国际法准则,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人为增加地区安全风险,极易引发不测事件,与当前国际社会合力抗疫的氛围格格不入,与南海地区国家保持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意愿格格不入。
我们敦促美方把精力放在本国疫情防控上,为国际抗疫多做有益的事,立即停止不利于地区安全与和平稳定的军事行动。战区部队将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坚定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文/仔仔(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摸一摸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
南海,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蔚蓝的海面上。除了美丽的海边风光和人文景观,南海还拥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港口航运资源、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
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横跨北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宛如一串美丽的珍珠,而南海就是这串珍珠中最闪耀的那颗,即便与地球上所有海域做比较,都是不可多得的“聚宝盆”。
正是因为这个“聚宝盆”过于闪耀,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来世界各国的关注。这不,又发生了啥?南海海域燃起火光,为中国创造了近5000万亿利润。
据了解,在对南海的勘探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能源——可燃冰。可燃冰实则为天然气水合物,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为了找到可燃冰为人类造福,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终于在201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首次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勘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甚至有望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随后专业团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几年后终于在神狐海域进行了第2次可能并开展事业,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开采中,由国内海外共70多家单位高达上千名科研人员参与,以平均每天2.87万方的采气量,合计开采量高达86万方,再次刷新纪录!与此同时,此次试验的成功,或将为中国创造近5000亿元的利润。
不过,可燃冰是怎么形成的?可燃冰一般是在气候寒冷、地层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由分散在地层内的碳氢化合物不断积聚而形成的。因此,在海底水深300—500米的温度和压力下,都能生成可燃冰;在海底之下500—1000米的范围内也储存有可燃冰;而南海海底600—2000米以下的温度与压力,也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
通过多年的勘探,全球可燃冰矿藏储量十分可观,它的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
如果把这些蕴藏在海底的所有冰矿开采出来,可供人类使用6.4万年。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可燃冰的储量丰富,尤其是在南海地区,难怪在得知中国南海烧出价值不菲的可燃冰后,全球那么多国家都坐不住了。
一时间内,有的国家提议购买中国开采可燃冰的技术,有的国家提出与我们一同合作开发,不难看出可燃冰的价值确实极高。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想必未来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举报/反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