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回国路上收到电报:沿途切勿下船,50年后才知道发报人是谁
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一个国家,经济再好,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人才,那也不能实现快速发展。中国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发展到全球第三军事强国,其背后是无数科学家默默奉献。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很多科研人员都是饿着肚子搞研究,根本不求回报,只想帮助祖国做出成果。还有一些科学家原本生活在海外,听说新中国成立了,立即就抛下安逸的生活回国搞研究。
在新中国的科技发展的初期,家喻户晓的科学家钱学森毅然回国,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人造卫星等项目,他是中国至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不过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并不容易,而是历尽坎坷才回了国,而钱学森在回国途中收到了一封电报,上面写着:沿途切勿下船。直到50年后钱学森才知发报人是谁。
按道理说,当时中国的学生是没有条件前往美国留学的,但是由于美国国会退还给中国的多余的《辛丑条约》赔款,并同意中国往美国输送留学生,这才使得很多中国优秀学生有机会留学美国。
钱学森于1395年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之路,这一去,美国立即就发现了钱学森的才华,以至于后来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时候,美国直接将其软禁。后来在中国的外交手段下,美国不得不放钱学森回国。
在回国的途中,钱学森收到了一份秘密电报,这份电报的内容是叮嘱钱学森在回国途中不要下船,到中国后会有人来接。当时钱学森以为是自己父亲发来的电报,后来追问父亲却被否认,这件事也逐渐被他遗忘。
直到50年之后,这个时候的钱学森年事已高,在闲暇之余他又想起了这件事,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是中国外交部发的,因为当时钱学森还没回到中国,万一中途出现问题,就不好处理了。为了不生出事端,外交部也没有亮明身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对技术人才也是相当重视的,当年钱学森不惧美国,毅然选择回国,中国同样支持钱学森到底,为了让钱学森顺利回国,还只能假装成其家人的语气给其发电报。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我们可以从“中途不要下船”这几个字中体会到钱学森回国的惊心动魄。美国是一个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国家,钱学森回国的途中必定是暗藏杀机。钱学森能安全回国和中国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钱学森回国后,比在美国的待遇可以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当时国家主席亲自接见了钱学森,可见中国对他的重视,后来钱学森在科研上的成就也没有辜负国家对其的厚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