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最大敌人 谁当总统都不会改变 金正恩这话没毛病
作者:政委工作室小吴同学
据朝中社平壤1月9日报道,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继续进行,于2021年1月5日至7日就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工作做总结报告。报道称,金正恩同志在报告中阐明全面扩大和发展对外关系的总体方向和政策立场。要坚持以强对强的方式对付无恶不作、为非作歹的敌对势力和挥舞强权大棒的大国。要把对外政治活动聚焦于制服我国革命发展的基本障碍、最大的主要敌人——美国。无论美国由谁掌权,美国这一实体和对朝政策的本心是绝不改变的。
简而言之,金正恩在报告中阐述了两层意思,其一,美国是最大敌人;其二,谁当总统都不会改变。不得不说,金正恩这话非常准确,没毛病,对于朝鲜而言,最大的威胁的确从来都来自美国。
回溯历史,如果不是美国横加干涉,朝鲜早就实现南北统一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朝鲜作为占领区,以北纬38度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随后,朝鲜南北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人民军势如破竹,基本稳操胜券,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直接出兵介入。最终,经过各方激烈对决,38度线一直被定格到了现在。假如不是美国当年的蛮横介入,朝鲜早就实现了南北统一,事实上,南北冲突不过是朝鲜的内战,美国原本就不应参与。从那时起,美国和朝鲜就陷入了敌对关系,直至今天,已经70年有余。朝鲜经济迟迟得不到发展,也是因为美国一直的军事威胁。
众所周知,朝鲜在经济上是短板,不太富裕,除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外,美国的军事威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反击美国的军事威胁,朝鲜一直在试图发展核武器,这必然会大大影响朝鲜经济的发展。在美朝对立的70余年间,美国多次兵发朝鲜半岛附近,对朝鲜进行赤裸裸的军事威胁,霸权主义嘴脸暴露无遗,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即便想好好发展经济,也非常困难,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所以,美国不仅阻止了朝鲜半岛的南北统一,更阻碍了朝鲜经济发展的正常步伐,那么,说美国是最大敌人,一点毛病也没有。谁当美国总统都不会改变对朝政策,非常靠谱。
金正恩不仅强调了美国是敌人,还强调了这不会因为美国的政治换届而改变,可以说非常客观,也很靠谱。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对朝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呢?其一,美国需要东北亚局势长期不能太稳定,这一方面是遏制围堵中俄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美国大兵能够继续留在这里的重要原因;其二,美国对朝鲜政权有着天生的意识形态敌对,认为其和自己不同,不应该存在;其三,美国是韩国的重要盟友,而朝韩势同水火,关系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无论朝鲜说什么,做什么,美国都会把它当做敌人的,这不仅是政治需要,更是利益需要。金正恩对美国定位的描述,虽然看起来很激烈,充满火药味,似乎与和平发展的世界大势格格不入,但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真的没毛病,大实话一句。同时,金正恩对美国的评语,可能还有更广泛的适用意义,因为很难想象,霸权主义会改变其强权政治的本性,当然,也不会改变其吃人的本性。
2021年1月10日,在平壤举行的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推举金正恩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这次代表大会还修改了劳动党章程,将各级党委委员、副委员长的职务名称改为责任书记、副书记,政务局改为书记局,政务处改为书记处。
关注朝鲜的人大概都还记得,2012年4月11日,朝鲜劳动党会议修改党章,将已故的金正日推举为“朝鲜劳动党永远的总书记、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永远的领袖”,将朝鲜劳动党的党首名称改为“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
2016年5月9日,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金正恩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此举在外界看来一方面是强化党的领导,另一方面也是在树立金正恩领导体制的同时避其父之号。然而,此次朝鲜劳动党八大再次将金正恩推举为总书记,这与朝鲜平日在民间所推行的教化“孝”似有出入,应该会令很多人不解。
“总书记”一词来自于苏联,其前身是领导苏共中央书记处日常党务工作的“责任书记”。
1922年,俄共的一次全会上决定斯大林开始任总书记,1924后,因为斯大林的原因,该职务变成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共高层权力出现真空,由被称为“三驾马车”的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共同掌权。其中马林科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担任内务部长,赫鲁晓夫则被“边缘化”,担任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可见,彼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并不是大权在握的角色。虽然赫鲁晓夫之后通过一系列手段夺取了最高权力,党首名称仍为第一书记。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接任第一书记执掌最高领导权。直到1966年,苏共才恢复“总书记”一称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纵观今日世界之共产主义政党,除美国共产党党首称为主席、日本共产党党首称为委员长外,几乎各党党首大多均称为“总书记”或“第一书记”。
◆胡锦涛总书记和日共委员长志位和夫
从上述来看,现今朝鲜劳动党重新推举金正恩为总书记,并将各级党委领导名称改为书记,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金正恩唯一领导体制牢固确立
朝鲜正式进入金正恩时代
从2020年起,朝鲜劳动党的各项活动和工程就已经在为开启金正恩的时代而造势。这一次朝鲜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会场上只摆放了党徽而没有摆放两位太阳像以及会场入口摆放金正恩着元帅服的肖像照便是一个证明。
如果说2020年10月10日凌晨的阅兵是吹响朝鲜进入金正恩时代的号角,那么此次八大重新推举其为总书记便是号角之后的宣告书:金正恩的权力已经彻底稳固。
党的政治生活
正常化、正规化、严肃化
自2012年金正恩执政以来便致力于扩大党的权力、以党来领导军队及其他各方面的活动。通过对军队的一些高层领导的撤职、调动,使得军队交出原本属于党的权力范围内的职权,明确了党政军三者的职权范围。在明确党的领导体制后,金正恩就推行党的政治生活正常化。
众所周知,在1980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后,朝鲜便再也没有召开过党的代表大会。直到2016年,朝鲜才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而今年党的八大如期召开,意味着劳动党的政治生活的正常化。
同时,金正恩重新选举为总书记,也意味着劳动党不再是家天下,劳动党总书记一职不再是需要避讳的尊号,而是一个正常的党的最高领导人之职;金正恩的党首之职,不再是依靠父荫取得,而是靠党的代表大会和正常的程序选举而来。
这样一来,以朝鲜劳动党为发端,朝鲜全国的政治生活将逐渐正常化、正规化、严肃化,不再如以往一样。
将朝鲜劳动党重新塑造成
与主流共产主义政党较一致的政党
如前文所述,世界上主流共产党的党首之职均为总书记,其他部门党务工作领导也以书记称呼,此举将使朝鲜劳动党内部职务的称呼与世界主流靠拢。
金正恩执政以来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且将主体思想、先军政治主义化、体系化,合并称为“金日成-金正日主义”,将劳动党打造成一个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
◆金日成与金正日的画像
金正恩本次当选为总书记,与五年前朝鲜劳动党七大当选委员长,个中的政治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称谓背后的全党的体制改革,在朝鲜近现代史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绝不能简单的因为“反正都是当一(huáng)把(dì)手”而等闲视之。
然而,改革最终的成果能不能如其所愿,尚需时间给予我们答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