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宇宙”的韩国人怒了:“春节”不只是中国的!
我是锡安。
今日除夕,
中国传统的春节。
却让邻邦韩国坐不住了,
我是锡安。
今日除夕,
中国传统的春节。
一向自诩“宇宙都是韩国的”的欧巴们,
两周前,他们炮轰了谷歌电邮,
要求修改“Lunar New Year”的搜索结果,
提出要求:农历新年,不再默认指向“中国春节”,
理由霸道:俺们韩国也过农历新年!
锡安在此处要科普一下:
韩国是1999年才正式恢复“春节”的,
当然,人家叫“旧正”,放假3天。
韩国春节:白纸写春联
白纸黑字,写完挂大门后。
白纸包好压岁钱。
全家老小都跪在白挂联前……
千万不要小看这白挂联,
韩国人曾骄傲宣布:“贴春联也是韩国首创!”
这次闹到谷歌:
“农历新年不只是中国人的!也是韩国人的!”
谷歌闻言大喜,
马上更改了词条搜索显示。
今天,锡安试了一下,
在谷歌搜索输入“Lunar New Year”,
首条显示已不再是“中国春节”。
韩联社更以误导式的标题吸引民众,
中心思想:“我们好有理思密达!春节不能只是中国的,也是我们韩国的!”
韩国春节:白纸写春联
白纸黑字,写完挂大门后。
白纸包好压岁钱。
记录了萝卜从播种、长大,再到被腌制成四川泡菜“风味萝卜干”的“一生”。
此外,还有一个长达20多分钟的视频,
展现了中国西南过冬的习俗:腌腊肉、做泡菜等。
视频中,李子柒用两种方式处理自种大白菜,
一种是用盐浸泡白菜,做成酸菜;
另一种是给白菜涂抹上辣椒再密封,
做成辣白菜。
未料,这辣白菜立刻触了“太极虎鞭”,
李子柒遭到了韩国网友的强烈网暴。
无数韩国网友蜂拥而上,怒斥她:
“你偷了韩国文化!”
“作为1400万大V,你怎可做辣白菜呢?!”
为了昭告天下“泡菜是韩国的”,
韩国诚信女子大学的一男教授竟以此为标题,
直接跑到《纽约时报》上为韩国泡菜喊冤!
《纽约时报》上被刊登的泡菜广告
《纽约时报》正愁最近“黑中料少”,闻言大喜!
“来者是客,中国人咋欺负你的,细细道来!”
誓要帮韩国人打赢这场泡菜大战,
还将这碗“泡菜"直接送上了国际版。
从没有哪支广告能像韩国泡菜一样,
只刷存在感,不为挣钱。
然而,这绝非韩国泡菜的偶发性执着,
早在2013年,韩国各大媒体欢天喜地的高喊:
“韩国泡菜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
结果被立即警告。
后来世界人民才发现,
原来他们真正申遗的是“韩国泡菜越冬文化”,
就是“大冬天一群人一起出来泡菜”的行为,
压根儿就不是泡菜这种食物。
即便如此,还是被拒了!
但“泡菜之争”依然硝烟弥漫,
甚至还惊动了外交层面。
去年12月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
路透社记者向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提问:
“韩国和中国媒体在网上就泡菜的起源有争议。
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愣了一下笑着回应:
我泱泱大国,岂能与你在一个泡菜上纠缠不清。
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
泡菜到底是哪儿来的?
早在3100年的商朝武丁时期,
中国人就开始用盐来处理食物,
当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盐渍菜。
目前公认有关泡菜的最早文献记载是《诗经》,
《小雅·信南山》里有这样一句: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菹字,是世上第一个关于泡菜的专用字。
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泡菜的制作过程:
“泥头七日便熟”,
说明在1400多年前,
中国人就能制作出风味独特的泡菜了。
如果这些源自中国的文献记载还不足以论证,
那就来看看韩国自己是怎么说的:
还有一点让锡安觉得颇为讽刺,
一向以“泡菜宗主国”自称的韩国,
居然80%的食材需要依赖进口,
而中国山东仁兆镇分分钟可让韩国泡菜”泡汤“。
03
中国马建忠:韩国国旗之父
之前有句戏言:“宇宙都是韩国的。”
韩国不仅把中国文化视为己有,
还试图在全世界范围内篡改历史。
尤其喜欢抢在中国前申遗,
除了最出名的端午节,
凡源自中国的历史文化,
他们几乎都尝试过申遗。
2006年,韩国人想将“
风水”申遗,
但被中国学者有理有据的驳回了。
既然提到了风水,
不得不说一下韩国的国旗。
当年韩国还是清朝的藩属国,
马建忠是清朝派驻到韩国的一名外交官。
1882年(光绪八年),
朝鲜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即将出使日本,
临行前向清政府请求:欲中国龙旗作国旗使用,
清廷回:藩国不能用五爪龙旗只能用四爪蟒旗。
“韩国和中国媒体在网上就泡菜的起源有争议。
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愣了一下笑着回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