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印度在中印边境东段扩充3个营的兵力,总数约为3000人
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印两军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中方一侧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这次会谈是上午10点开始,一直到凌晨2点多才结束,共持续了16个多小时。印度代表团由第14军团司令梅农中将率领。从各媒体报道来看,这次会谈还算顺利,讨论的是边境局势正常化的建议:
1.东部从拉达克三个摩擦点撤离事宜,并达成协议。2.印方希望剩余摩擦点撤离能够如班公湖地区那样顺利进行。3.完成了班公湖北岸和南岸的地面恢复。4.中印边境局势将恢复至2020年4月之前的状态。5.尽快促进印国家安全顾问和中国外交部长会谈,以解决双方在未确定的边界问题上的分歧。
1.莫迪在中印边境东段增兵3千
会谈结局似是好消息,正当我们期盼这是最后一次军长级谈判的时候,从中印边境的东段又传来了坏消息。
按照谈判结果,需要中印双方都要拿出诚意,而实际上中印西段撤兵也算一种履行了承诺,但西边局势刚稳定,印度又动起了东段的歪心思。
莫迪,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据印媒21日报道称,印度陆军计划在靠近中印边境的西孟加拉邦巴纳格尔扩充3个营的兵力,总数约为3000人。
这样的派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2.印媒1月曾在中印边境东段挑事端
1月中旬,中印边境局势仍然十分紧张。
两国军队仍在边境西部对峙,印度媒体爆料称,中国在边境的东部建成了新的村庄,大约有101户人家。
印度政府18日作出谨慎回应,称“中国过去几年在边境地区加强了建设活动,作为回应,印度政府也加强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1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作出了回应:
中方对中印边界东段地区,也就是中国藏南地区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从不承认在中国领土上非法设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方在自己领土上开展正常的建设活动完全是主权范围内的事。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印度所谓“阿鲁纳恰尔邦”的历史,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
该地区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有西藏的“江南”之称,是中国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看来,不难发现,印媒就是在炒作,就是想挑起中印事端。
有专家表示,中方在传统掌控的领土内修建设施,于情于理都不容置疑,根本不存在中国“越界建村庄”一说。
3.西线撤军只是缓兵之计吗
据外媒报道,这次增兵的3000人来自第17山地打击军,成立于2013年。
这支部队也是中印边界部署的第一个专门进攻型山地作战部队。
印度一名国防部消息人士表示,山地打击军是重组部队,后面还将继续扩充兵力。
新德里方面解释,这次增兵只不过是第17山地打击军重组的一部分,和中印边境对峙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这话听上去还是有些牵强的,更无法让人信服。
再次增兵,且不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又不说是印度在破坏和平的举动,小编综合媒体消息认为,印度政府今后还将把中印边境冲突当作其政治资本,目前的休战只是因为印度军队的后勤不能克服高原严寒,缓兵之计罢了。
因为,印军高层对这次增兵行动特别重视,印军首次将自己最先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部署到了锡金东部附近,印度东部战区空军司令阿米特就坐在“阿帕奇”驾驶舱内,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4.印度出尔反尔不是第一次
众所周知,印度在边境问题上违反承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频繁地越境挑衅使得印度的承诺不再具有任何价值。
一边脱离接触一边又悄悄增兵,很难不让人怀疑眼下的撤军会不会只是个幌子。
比如,2020年6月30日,中印双方针对边界问题举行了第三轮的军长级会谈。
那次中印双方一致同意,开始分批次组织一线部队“脱离接触”。
中方也以为印军能以此作为自己一个很好的台阶正常撤兵。
但那段时间印度疫情趋于严重、经济下滑、工厂罢工等等,印度竟然用中印边境矛盾来转移国内视线,不但没有按要求“脱离接触”,也没有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
不同的是,印度国内疫情正在持续蔓延,而且印度各地发现了多达240种新冠变异病毒,不知道莫迪将如何去处理。
5.能快速撤军就能快速推进
我们都知道,解放军在撤军时,一天多的时间里就能调走200多辆主战坦克,并调来100多辆重型车辆运兵。
这让印军高层对解放军快速的撤离速度感到惊讶。
“中方的撤军速度实际上也显示了他们的部署速度。这是一门军事艺术。”一名印度政府高级官员称。
其实,撤军速度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部署速度。
有报道称,解放军可以在48小时内集结20万大军到达指定地点。
我们的“东风快递”也可以在24小时内,将2000枚战略洲际导弹精准投放在指定地点。
所以这次撤军速度比印军快是我们作战能力的展现,也是我们国力的体现。
所以,印军如有什么行动,我们能快速撤军,就能快速推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