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德胜成交火爆,家长拼抢学区房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北京楼市,德胜成交火爆,家长拼抢学区房》是一篇关于学区,北京,楼市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自元旦至今,德胜区域的二手房成交很火爆。
从1月1日至11日,德胜区域二手房成交量一共49套。

单看这个数字,没什么感觉,不就49套房子吗?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优劣。
用数字说话,来做个对比。
首先,看看德胜区域在2020年底、2021年初最火爆时期的成交量。
2020年11月,成交125套;
2020年12月,成交207套;
2021年1月,成交161套;
2021年2月,成交77套;
2021年3月,成交109套。
21年7月之后,行情冰冻。因为多校划片,大量的学生被调剂,甚至被调剂出区。德胜立马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彻底蔫了。这一点,从成交量上体现的也很明显。
2021年8月,成交38套;
2021年9月,成交18套;
2021年10月,成交41套;
2021年11月,成交44套;
2022年1月,成交59套;
2022年2月,成交24套。
21年8月至22年2月,德胜的成交量少的可怜。
到了22年底,疫情又来了,德胜的成交更加冷清。
2022年11月,成交37套;

2022年12月,成交41套。
元旦之后,风向突变,短短11天的成交量,就超过了此前一个月的成交量。
只有一个感觉,买房人不是在买房,而是在抢房。
多校划片都两年了,为何还有家长如此头铁,选择买入德胜呢?
我跟部分买德胜区域房子的粉丝沟通过,大致有这么三种:
其一,为了娃小升初准备。
意不意外?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虽然小学没有选择德胜,到了小升初的时候,一个个坐不住了,纷纷杀入德胜或类似的学区。
因为经过了菜小、渣小的毒打,这些家长对于换房的决心,异常坚定,毫不犹豫。
不只小学有学区,初中同样有学区。
这一类家长的数量,不可小觑。
其二,为了娃幼升小准备。

大家说买学区房,通常指的就是幼升小买房。21年、22年,连续两年,德胜都有调剂。看起来家长们似乎应该躲着德胜走了。
其实不然,依然有相当部分23年、24年入学的家长,义无反顾的选择买入德胜。
多校划片也好,调剂也好,都有可能发生。但只有买在这个片区,才有可能在该片区入学;如果不买在这个片区,大概率就不能在这个区域上学了。
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其三、老大小升初、老二幼升小。
这个节点选择杀入德胜的,还有一部分二娃家长,老大恰好小升初,老二幼升小,两个娃的教育问题,家长就更有动力买入了。
说几点感想:
一、学区房的成交价是市场博弈的结果。
学区房,有家长认可,才会有学区溢价。家长的认可,也就是共识,支撑了老破小的超高价格。40平米,700万,放在很多城市,完全不可想象。有700万,好房子肯定能买得到,为何要浪费在40平米的老破小上?
二、多校划片导致学生被调剂出区的因素,已经充分反映在德胜学区房的价格里。
接下来,德胜学区房的价格可能依然会有起伏,甚至个别房子会出现大的动荡。但是整体上,德胜区域房价经过两年的政策蹂躏、冲击,已经通过频繁交易重新确定了价格体系。价格已经充分筑底。
三、买德胜区域,确实有被调剂的风险。
最近两年,德胜区域调剂的学生比较多。如果娃是最近一到两年入学,买德胜的学区房,就得做好被调剂的心理准备。
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
虽然现在想方设法教育均衡,只要学过一点辩证法,就能知晓,均衡是相对的、短暂的,不均衡是绝对的、长期的。优质的教育资源,长期来看,分布是不均衡的。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楼市,德胜成交火爆,家长拼抢学区房》的全部内容,如果《北京楼市,德胜成交火爆,家长拼抢学区房》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