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子,我68岁还在打工”:人过60,别为4种人伤了身体
在《论语》中,孔子用几十个字概括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 “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指的是人在30岁后要立志干一件事情,对现代人来说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属于自己的小家。
四十而不惑,指的是到了四十岁,你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不要摇摆不定,不要三心二意。到了这个年龄,你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选择上面了,更没有那么多时间供你用来纠正错误。
五十岁知天命,当你年过半百的时候,人生也差不多定型了,这个时候,你就该知道自己一生是什么样子的,别再瞎折腾。
六十而耳顺,指的是人过六十后,对那些议论你的、嘲讽你的、吹捧你的声音都不要太放在心上,要懂得取悦自己,不要为了不相干的事情和人伤了自己的身体。
过来人告诉我,人过六十,最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一个人晚年是否过得幸福,不仅会受到儿女是否孝顺、自己手里是否有钱的影响,还取决于自己的身体。卧病在床,与药为伍、受尽病痛折磨和儿女埋怨,绝对不是老人想要的晚年生活。
人过60,别为4种人伤了身体,否则容易晚景凄凉。
1、为了无法独立的儿女,依然在工地上干活;
葛爷爷今年64岁了,依然在工厂里上班,跟其他人一样过着两点一线、每天十二个小时工作制的日子,月薪在五千块钱左右。
当我询问葛爷爷到了这把年龄还在拼命赚钱的原因的时候,他叹了口气,声音充满了落寞之情:“因为儿子,我68岁还在打工。他都已经32岁了,依然在家里啃老。每天需要上班十个小时的工作,他不干;需要在外奔波的工作,他不干;需要加班的工作,他不干;工资低了的工作,他不干。在去年一年,他五次跳槽,每份工作都干不到三个月。今年疫情爆发后,他就理直气壮地在家里待着,靠我跟老伴的积蓄生活。为了养活我们一家三口,我只能出来工作。”
由于工作时间太长和工作强度太大,葛爷爷累病了三次,身体也大不如前,只能咬牙强撑着。
为了帮自己不成器的子女过上好日子,是很多老人退休后依然在工厂忙碌的主要原因,也有的老人之所以退休后还在工作,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花在了子女身上,老了却得不到子女的孝敬,只好通过继续工作的方式攒一些钱养老。
为了自己的子女继续透支身体,是一个很不划算的做法。如果你为了不成器的子女伤了身体,生病了之后他们可能伺候你吗?你把赚来的钱都花在他们身上,晚年不依然没有个保障吗?人过60,要知天命,要知道自己养老的依靠到底是谁。如果子女指望不上,就别为他们付出太多,以免自己晚景凄凉。
攒些钱供自己养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才是有了不成器儿女的老人需要做的事情。
2、为了不相干的人,生气伤身;
前段时间,外婆生病住院了,我去探望的时候,弄清楚了她生病的原因。
原来,外婆出去买菜,发现菜的分量有问题,要求摊主再称一次,让她看看秤。摊主不愿意,两个人便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来。由于摊主是夫妻两个人,外婆吵不过,一气之下居然引发了旧疾,住进了医院。
气大伤身,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日积月累,人到老了之后身上难免会有些无法根除的旧疾,如果你生气的话,就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到器官,引发旧疾,伤到身体。为了不相干的人生气伤身,真的很不划算。
《莫生气》里有这样一句话:
-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为了小事发脾气,吃亏的人往往是自己。因为生气导致自己生病,损害了身体,苦了的人依然是自己。
3、为了那些死要面子的亲戚朋友,在宴会上伤身。
“亲戚一场,你不干了这杯酒就是不给我面子,这亲戚就没法做了”,就因这句话,今年72岁的李爷爷与人拼了几杯酒,引发了肠胃出血,住进了医院。现在,李爷爷起居都需要人伺候,被儿女埋怨了不知多少次。至于那个逼他喝酒的亲戚,一次都没来探望过他。
《喜宝》的作者亦舒曾经说过:
- “唯一比对方亲戚更讨厌的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家的亲戚。”
死要面子、喜欢拿亲情说话,是很多人的通病。在参加聚会的时候,劝酒、劝烟的人大有人在。只要你不肯喝,哪怕给出的理由再充分,对方都会认为你不给他面子,以断绝关系做威胁要求你不得不喝。
遇到这种动不动就拿面子说事的人,你趁早离他远远的,与他不再往来最好。他的面子,相比于你的健康根本不值一提,不值得你为他搭进自己晚年的幸福。
老人要是失去了健康的身体,晚年生活就真的会过得很艰辛。就算儿女再孝顺,病痛的折磨也会让你度日如年。
4、别为伺候老人伤了身体,让其他人要发挥作用。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长寿的老人固然可以给家庭带来快乐和福气,也会给家人增添负担,尤其是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对此,69岁的汤奶奶深有感悟。
“我婆婆今年97岁了,瘫痪在床十年了。自从我退休后,伺候婆婆就成为了我每天的主要任务。我不仅要给她擦洗身体,喂药喂饭,而且要随时注意她的情况,以防出现意外。为了照顾她,我特地搬到了她隔壁居住,夜起好几次观察她的情况。为了伺候她,我也累病了好几次。”
因为伺候老人十分辛苦,所以汤奶奶的老伴一直推脱着不肯照顾自己的母亲。为此,汤奶奶没少跟自己的老伴吵架。
伺候老人,的确是一件苦差事。要想伺候好老人,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努力,而不是把压力压到一个人的身上。尤其是作为子女,更不应该把照顾父母的重担压在配偶的身上。遇到这样的配偶,老人要及时发脾气,提出要求,而不是一味地忍气吞声。
六十而耳顺,人过六十,少跟别人斗气,少为子女操些心,少搭理那些不讲理的亲戚,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远离疾病的困扰。
今日话题:人过60,该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或者诉说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