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的转折点!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我最近虽然没有写文章,但浏览国际时政的习惯却从来没有停下,所以,对着这场能够改变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的战争,倒也没有孤陋寡闻到一概不知。所以,今天恢复更新的话题,咱们就拿印巴的本次战争来作为开始吧。
之所以把这次发生在印巴之间的事情称之为战争,而不是冲突,是因为这次印巴双方所做的准备就是以战争规模在筹划的,虽然战争过程较为短暂,但其影响力甚至都超过了已经打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要知道,即便是‘强大的’俄罗斯,至今也还没有如此高效且密集地打下美国f-16的。但是,巴基斯坦居然做到了。这就像古龙武侠中荆无命的剑,看似普通,却出手就要命。
正因为这种打法简单高效且狠辣无情,才使得本来准备大打出手的印度被吓破了胆,呆愣原地数小时后的反应并不是拔剑上去和巴基斯坦拼命,而是拔脚就跑。这种表现非常符合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状态。猛然间发现你原本准备揍一顿的家伙竟然是个搏击高手且出手狠辣,不吓尿了还能拔脚就跑,已经算是心理素质很不错的普通人了。至于反抗,那是绝对不敢的。
这段时间虽然没更新,但却也时时关注并偶尔参与讨论。在印巴这件事刚激化呈现战争苗头时,我曾经说过:如果真的爆发战争,在战争之初,巴基斯坦一定会打得非常不错,但却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只要巴基斯坦不飘,本次印巴博弈,巴基斯坦基本稳赢。
虽然我能够判断出巴基斯坦在战争爆发初期稳赢,但却并不知道是这样一种赢法。我的判断依据是:如果印巴真的爆发战争,东方大国不会坐视不管。以中印之间的武力值对比以及东大一贯谋定而动的习惯,只要巴基斯坦听从规划,让喜欢贸然而动的印度在战争初期吃个大亏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只是我从来也不敢想,这个亏竟然不是印度吃得最大,而是整个西方世界。
事实上,早在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们的耿副代表就曾经直言:“如果中国真的援助了俄罗斯,那么现在俄乌战场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句话我当时还做了解读。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想到,已经给人感觉壮士迟暮的歼10竟然可以在一场现代空战中大放异彩,片叶不沾身地打败了师从俄罗斯和法国的顶级剑客。这件事不在于打败了,而在于片叶不沾身。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战斗结果,才使得印度本来非常高的心气儿被迅速戳破,并吓破了胆。
而事实上,所有的参与者或围观者都知道,在东方大国,歼10真的是一个迟暮英雄,珠海航展上那块塑料布下的落魄英雄,即便是那些国外情报人员对它也产生不了兴趣。但没想到,所有人都看不上眼的这位落魄剑客一旦拔剑,放到搏斗场,竟然就是无敌般的存在。那么,这位剑客背后的那群具有家学渊源且技艺精进的青壮小伙们,又该具备怎样的杀招?但凡准备和东方大国较劲的国家,一旦想到这一层,脊背上都得冒出巨量冷汗。
于是,我们看到了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昨日,英法德乌四国经过讨论,决定无条件停战30天。并严正警告俄罗斯,如果俄罗斯不答应这个停战要求,那么欧洲将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的具象体现:“说最狠的话办最怂的事。”
很显然,当初他们还以为耿副代表在用外交词汇吹牛逼,但现在他们真的意识到,他们竭尽全力帮助乌克兰打了三年多的战争,真的只是一场笑话。带给他们的这种震撼不亚于当年海湾战争带给中国的震撼。因为在印巴的这场短暂交手中,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中方所提出的体系化战争并非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已经形成了真正高效而实用的作战体系。如果不老老实实停下冒失而冲动的战争准备,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那么以后恐怕连反思的机会都不会再有了。
同样,这场战争也会给美国带去真实有用的信息,那就是:今后的美国政府最好是想着怎么谈,而不是想着怎么打?如果说以前中美交手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那么将来美国得到的只能是铩羽而归。两败俱伤的结果美国都无法接受,铩羽而归对于美国来说也就无异于自杀。一个曾经睥睨一切,霸道天下的前老大,一旦被踢下位子,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巴基斯坦这一战果,也是足够它吓一跳的。这可不是什么兵棋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优势。这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影响力所在。
回到印巴战争,前面我说过,只要巴基斯坦不会因为本次战争的初期战果而发飘,那么巴基斯坦基本上就可以处于稳赢的局面。但如果发飘了,结果则不一定理想。毕竟,以印度的国家体量以及军事实力,真要耐下性子和巴基斯坦打一场持久战,巴基斯坦的国力肯定支撑不住,而对于东大来说,一击必中是我们可以帮助其获得的,而持久战争,并不符合东大的利益,也不符合东大一贯的外交原则。
东大一向更注重大局的谋划和长远的利益。但是一些缺乏长远眼光的伙伴们则未必如此,一旦在战争中获得优势,巴不得把这种优势化作最大的,最理想化的战争成果。当年在抗美援朝时,经过三次战役的彭大将军就认为适可而止对于自身来说是必须的,也是有益的。但看到韩国军队及十六国联军兵败如山倒的金大将军,则认为可以穷追猛打,趁势取得统一半岛的战果。结果如何?这些都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历史的经验。
不过很显然,巴基斯坦方面是能够听得进去话的,于是,在短短一次交锋之后,印巴双方就达成了停火协议,虽然还是无法杜绝局部冲突的延续,但已经被吓破胆的印军,应该不会再试图贸然而动采取大规模的持久战争了。
有朋友问,如果巴基斯坦愿意停下来,保持战果,而印度不愿意怎么办?这一点的确可能会发生,但印度缺少真正的战略家,就连当年的尼赫鲁也是一个容易上头的主儿,如今的莫迪就更加无法具备军事战略的眼光。所以,印度以长期战争来争取优势的做法恐怕也无法实现,而且,即便真的实现,这样的消耗或者是巴基斯坦无法承受的,但巴基斯坦毕竟不是印度的真正对手,我们和印度还有着不小的边境对峙呢。把所有军力耗在印巴对峙中,对于印度来说,也是不合算的。
而且,印度如果真的这样做,巴基斯坦也不是没有破解之法。只要用自己的优势装备盯准印军的某些重要目标进行精准摧毁,那么一场持久的印巴战争就会让更多的东大装备大放异彩。这些打击印度可能会承受得住,但西方世界是绝对不容许这件事发生的,因为当更多的东大装备大放异彩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反思的东西就会越多,绝望的心态也就愈加会蔓延。
所以,它们也不赞成印巴战争的继续延续,促谈劝和,这次西方世界应该是认真的,比所谓的俄乌和平,要真心许多。未来的世界,或者会因为这场战争,而心平气和很多。